安心念佛要義

安心念佛要義

ID:39051872

大?。?26.25 KB

頁數(shù):245頁

時間:2019-06-24

安心念佛要義_第1頁
安心念佛要義_第2頁
安心念佛要義_第3頁
安心念佛要義_第4頁
安心念佛要義_第5頁
資源描述:

《安心念佛要義》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安心念佛要義慈安記前言:法華經(jīng)言:“三界不安,猶如火宅”。娑婆生死無常,輪回路險。六道之內(nèi),一切皆苦。人天偶居如電光,地獄等多常住久劫。如此苦痛,我等皆當努力求出輪回。修行之途,多有艱難,而又時居末法,大圣遠離。眾生根機低劣,難堪三乘圣法?!洞蠹?jīng)》言:“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幸有此念佛法門,我等愚劣眾生,能依仗彌陀大愿,而得出生死。而此生能遇此弘愿念佛法門,乃無比殊勝之緣。切切當珍惜。凈土念佛,為世尊慈悲至極之顯,救度本懷徹唱。以諸佛慈悲者,偏在苦難凡夫故。而此法門,六道難出的薄地凡夫,乃至五逆謗法罪人,若得依從,皆得疾出生死,竟入不退菩提。而上至一切諸佛也不離此

2、法門成佛,如《般舟三昧經(jīng)》中言:“三世諸佛持念阿彌陀佛而成佛”。如文殊普賢為等覺菩薩。已近妙覺佛果。尚發(fā)愿求彌陀接引,以疾圓佛道。華嚴法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尚以十大愿王,回向求生。故此法門上能成佛道。下能化眾生。無上圓頓之教也世多有不通教理,以此無上妙法,認為是愚夫愚婦之行。甚有邪見之輩,巧言舌辯,障礙念佛行者,此比比皆是。如此,致使一切佛度生妙法,難以暢懷。眾生脫苦之捷道,塞而難通。凈土法門,義理甚妙,唯佛能徹。而行持卻簡單無比,縱是不識字的阿公阿婆,乃至只能學舌的鸚鵡八哥,皆可行持。如凈土三經(jīng)中佛勸言,眾生但能相續(xù)專稱彌陀名號,上到一輩子,下至十聲乃至一聲,即得彌陀大愿攝受,莫不皆往。

3、所以名:易行道。今略說數(shù)語,在此前言,告諸行者,娑婆之苦實不可戀,極樂之樂應一心慕之。當一心念佛,死心塌地念佛,盡此一生,即得往生凈土,永受諸樂,直入菩提。慈安2015.3.27目錄01.圣道門和凈土門33.回向的問題02.論三心34.念佛多少的問題03.深信心35.六字和四字之事04.回向心36.放不下會障礙么05.念念不舍37.善男子和善女人06.能歸所歸38.遠離喜狂禪者07.名號決定39.心凈佛土凈08.念佛成佛40.保護念佛心09.如何念佛41.感受不到佛光10.念佛的心42.什么是凈土宗?11.三心即一心43.凈土宗的菩提心12.決定信的問題44.關(guān)于“攝取不舍”13.念佛和稱佛

4、45.為何以善導為準14.念佛具足三緣46.善導思想是純土15.念佛和懺悔47.略談圓頓之意16.疑佛五智48.冤親債主和嬰靈的問題17.往生不依心分別49.佛度眾生的急切18.名體不二50.什么是一向?qū)7Q19.名號之外皆戲論51.行起解絕20.念佛和教理52.略談學法依止21.彌陀開示語53.念佛如坐車22.名號不可思議54.地獄略說23.念佛必生55.凈土流派誰最正確?24.罪業(yè)凡夫56.臨終最后一念的問題25.名號具足57.為什么某些自稱專念佛的沒往生26.舍是什么意思58.有罪更應該念佛27.臨終之事59.再談臨終28.彌陀名號六字釋60.念六字名號為圓滿29.專雜得失61.念佛三不

5、問30.彌陀佛光不攝護雜修62.往生事跡31.驕慢弊懈怠63.念佛安心法語32.稱名必生經(jīng)論文證64.六十四、慈安微博文選往生之道念佛為尊一、圣道門和凈土門龍樹菩薩在其著作《易行品》中,教判大慈世尊一代大教,八萬四千法門為兩大類:第一、難行道;第二、易行道。道綽大師的著作《安樂集》,教判名為圣道門和凈土門。難行道者,即圣道門。圣道者,三乘圣者證真修行之道也。門者,通入之意。依戒定慧六度萬行等,能斷惑證真,從凡地入圣流,故此類修行之法也名「圣道門」。其修行之途,難行苦行,極其不易,如經(jīng)論中廣說,言多劫修行滅貪嗔,或言三祗百劫證菩提,或多生中為求菩提而舍身棄命,捐骨施髓等。故名:難行道。易行道者

6、,即凈土門。如彌陀如來大愿成就了安樂凈土,一切善惡凡夫皆可托其大愿,往生其凈土。永離諸苦,不退菩提。如凈土三經(jīng)中佛勸言,眾生但能相續(xù)專稱彌陀名號,上到一輩子,下至十聲乃至一聲,即得彌陀大愿攝受,莫不皆往。所以,名:易行道。圣道門修行之理者。如《名義集》言:“煩惱菩提體元一矣。涅槃生死。見有二焉?!庇秩缥﹦t禪師云:“迷則菩提為妄想;悟則妄想為菩提?!逼刑釤乐皇敲晕虿煌?,其體不二。天臺釋云:“寒雖結(jié)水成冰,暖則釋冰為水?!比缢捅?,其體是一。但,迷悟兩字,說起來簡單,修行起來,卻不是那么簡單了。古今大德,山洞禪堂,閉關(guān)行腳,戒行苦修,而能開悟的又有幾人?出家的環(huán)境比較好,尚且不易。何況在家,俗

7、世雜身呢?應知。又,開悟者,尚有悟后起修,如《楞嚴經(jīng)》言:“理則頓悟,乘悟并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即如諸經(jīng)所說之歷劫修行。末法時代,眾生根機下劣,貪嗔癡慢疑,驕慢弊懈怠熾盛,內(nèi)心易生邪見或錯見等。有眾生聽聞煩惱即菩提,難解其義,反認為自己是頓悟菩提。如此,煩惱我執(zhí)不但未滅,反增執(zhí)造惡。如《法華經(jīng)文句》言:“又聞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菩提相即煩惱相。明暗不相除。顯出佛菩提。眾生聞此復起慢恣。不復修善,懈怠放逸。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luò)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