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番禺蓮花山風(fēng)景區(qū).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xué)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蓮花山一天游蓮花山簡介:蓮花山是珠江三角洲的一座名山,位于珠江口獅子洋畔,是獅子洋西岸的制高點;占地2.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8米,距廣州市區(qū)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陸交通十分方便,是一個溶古代粗獷和現(xiàn)代秀美于一體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廣東省風(fēng)景名勝區(qū)?!吧彿逵^海”2002年被廣州市政府列為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蓮花山歷史文化積淀非常深厚,它是一位歷史老人,是番禺2200多年歷史的見證者。番禺區(qū)內(nèi)的歷史文化遺跡很多,其中蓮花山上的古跡最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它擁有國內(nèi)罕見的、具有2000多年
2、歷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采石場遺址,有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省會華表”蓮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間建造的蓮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觀音立像。到嶺南來旅游,千萬不要錯過到蓮花山觀光的機會。 關(guān)于蓮花山名稱的由來,這里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據(jù)說,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條孽龍,在珠江口興風(fēng)作浪,作常淹沒田地,顛覆舟船,沿岸居民飽受其害。適逢南海觀音云游此地,眼見孽龍為禍,生靈涂炭,便大發(fā)慈悲,于是將其乘坐的蓮花擲向水中,鎮(zhèn)住孽龍。這朵蓮花則化為巨石,永鎮(zhèn)山中,成了今日蓮花山南天門邊的蓮花石。蓮花山由此得名。
3、 蓮花山由48座紅色砂巖低山組成,屬丹霞地貌的地理構(gòu)造。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蓮花山這座由觀音菩薩的蓮臺化成的小山,確實不同凡響。它的奇、特、異。秀、靈吸引著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的人群。蓮花山的紅砂巖石質(zhì)優(yōu),密度高、砂質(zhì)細,古人用它來作為磨刀石,所以蓮花山又叫“石礪岡”。這些紅砂巖也是做墻基的好材料。據(jù)專家鑒定,建于2100多年前的南越王墓,墓穴所砌的12種石料中,有8種采自蓮花山。當年在這里開采的石塊是從水路運到廣州象崗山的。蓮花山位于獅子洋之濱,當年,石塊就是用船只沿珠江運到廣州城。從
4、西漢時期起,歷代先民在這里開采石料,因此,在山的東部地區(qū)形成了逶迤數(shù)里的石林與巖洞,遺留下無數(shù)雄偉壯觀的紅色砂巖懸崖、險峰和石柱,形成了國內(nèi)罕有的“人工無意奪天工”的蓮花山石景區(qū)。這里石壁陡峭,如斧砍刀削,石壁上釬痕累累,鑿跡斑斑在目。置身于古石場里,猶如走進了歷史,耳畔不時仿佛響起鑿石的叮當聲,先民們艱辛而冒險的懸空作業(yè)的景象又浮現(xiàn)在眼前。游蓮花山古采石場,游人不可不看燕子巖、飛鷹崖、觀音巖、獅子石這幾個景點。因為它們是千姿百態(tài)的蓮花山石景中的典型代表。 燕子巖是古采石場的精華所在。區(qū)內(nèi)峭壁嵯
5、峨,巨石橫空,或形成一線鳥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偉壯觀,氣勢巍然。從崖下向上仰望,只見四面崖壁連環(huán)對峙,奇峰突屹,廣闊的天空被縮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搖搖欲墜,令人驚心動魂,神搖目眩。在燕子巖景區(qū),細聽巖上滴水聲,看著盤旋飛舞的燕子,靜中有動,如詩如畫。巖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綠色的墻壁,每當春夏之交,花開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水彩畫。這里風(fēng)景秀麗,山水相襯,成為許多電影、電視導(dǎo)演們首選的外景拍攝地。 這些奇形怪狀的巨巖,有些像刀削似的,斷面十分平整;有些石壁深陷,像個巨大
6、的神龕;還有些屹立水中,直指藍天,仿如擎天巨柱。這些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先人斧鑿刀劈而成。古代石匠們使用的工具十分簡陋、粗笨,但他們卻非常聰明,而且經(jīng)驗豐富,他們根據(jù)石頭的紋理走向,在巖石上打三個石眼,順次輪流敲鑿,石塊就會沿紋理轟然斷開。千百年過去了,至今石壁上的紋理仍清晰可辨,風(fēng)化程度極低,可見這山上的紅砂巖石何等堅硬?! 〈┻^美瑩洞天,來到百福廊。站在廊中放眼望去,一堵石壁迎面而立,上刻有100個福字,排列整齊,每個福字的字體各不相同。在此拍照留念定會令你與百福同在。 觀音巖原是一處
7、采石遺留下來的石室,在蓮花山,像觀音巖這樣的石室有許多。觀音巖原是尼姑庵,供奉觀音菩薩,堂內(nèi)仰望,依稀可見石頭壁上有“雍正七年”字樣,但目前尚未找到有關(guān)這四字的來由。 獅子石,位于蓮花山的東麓。一石酷似雄獅,盤踞山崖,面向東方,狀似向著珠江口吼叫,所以蓮花山也被稱“獅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稱為獅子洋。據(jù)考古學(xué)家分析,蓮花山原只是海面上的一個小島,千萬年過去,滄海桑田,海水退去,陸地抬升,蓮花山成為陸地的丘陵,海底也變成了陸地。獅子石原來是小島邊上的一座巖石,千萬年來受海浪和海風(fēng)的不斷拍擊、侵蝕
8、、風(fēng)化而成今天的形狀。它像蓮花山的忠實守護者,日夜守護著蓮花山。它也是蓮花山滄海桑田變化的最佳見證?! 〈┻^深邃的飛鷹隧道,來到飛鷹崖。飛鷹崖景觀與燕子巖一上一下,正好相反,在崖上憑欄遠眺,只見阡陌縱橫,良田萬頃,浩渺珠江,婉蜒東流,南國風(fēng)光,盡收眼底?;厥赘┮?,但見一支支直指云天的石柱、石筍,巍然而出的石屏風(fēng)歷歷在目。這些景觀的形成是2000多年來,歷代先民延續(xù)不斷地劈山取石,一鑿一釬地“雕琢”而成。真是“人工無意勝天工”,當年誰也不會想到會出現(xiàn)這樣巧奪天工的奇景?! ∩徎ㄋ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