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山中清雅擔酒尋花》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山中清雅????擔酒尋花讀裴開元的畫袁立鶴“素樹幽篁澗石隈,當年贈此好情懷。如今寂寞空山里,誰復緘情折野梅?!?,看過裴開元的寫意人物畫作后首先會想到的,是這首倪瓚的詩。因為在他的畫中,觀者可以看到萬仞重山間最溫暖的真性情所在。裴開元是位軍旅畫家。他以軍旅畫家特有的勤奮和責任,孜孜不倦于軍事題材的創(chuàng)作與探索,將迷彩包裹下的軍旅生活,作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圭臬,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創(chuàng)作出了《試飛英雄李中華》等一批作品,并屢獲殊榮。同時,他瀟灑曠達的寫意人物畫也頗受認同,可謂是“隨心散性見精神”。在此文中,重點談談他的這一系列作品。他的寫意人物畫,筆墨典雅,意境高古,得中國傳統(tǒng)水墨人物繪畫之精髓。他的
2、很多作品從傳統(tǒng)藝術中吸取營養(yǎng),自成卓然一家,而其水墨人物畫多取材于歷史典故,線條宛轉多姿,筆墨清雅,清逸古拙,人物衣紋線條柔美,極富文人情趣,在中國當代人物畫界獨樹一幟?!傲膶懶刂幸輾狻薄T谖疫@個北方人看來,裴開元以浪漫唯美且?guī)ФU意的古典寫意精神追逐古人的生命樣態(tài),以如歌的行板吟唱出來,有如晚唐杜牧詩的意味。裴開元的水墨人物從中國傳統(tǒng)寫意人物中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追求清逸古拙的古典審美情趣,人物造型奇特古拙,內蘊神秀,作為人物點綴的亂山,溪塘,怪石,茶具,棋具和樂器,用筆亦平實沉著,充滿古意。南朝謝赫的《畫品》中確立了“氣韻生動”為第一的評定標準,而裴開元的水墨人物畫無疑就是以氣韻生動見長。
3、他的水墨人物讓我們意識到,重視繪畫本身的筆墨趣味,追求意韻之曼妙悠遠,格調之清新雅致,書卷氣之濃郁,在今天仍具有無可替代的審美效果。裴開元以傳統(tǒng)文人仕女畫的創(chuàng)作繼承了藝術創(chuàng)作思想的特點,作品強調表現(xiàn)傳統(tǒng)的詩書畫三結合,重視筆墨情趣,同時又個性鮮明,除風格面貌自具特色外,他非常注重為表現(xiàn)題材寓有較強的思想性,構思切題又精巧細膩,不落俗套。我覺得裴開元作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心跡的栩栩如生,取代了物象的栩栩如生。《文心雕龍》中有語,“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不虛也。他的作品(如《輕舟一路繞煙霞》,《林泉清逸》,《溪山雅集》,《我心素已閑》等近作)的形式感無疑是強烈的,以致形式感
4、漸從自然狀態(tài)中剝離了出來,筆下的物象不僅真實而且因形式感強化凸現(xiàn)了一種“疏離迷幻”的感覺效果,還仿佛有一縷縷淡淡傷感遲暮的痕跡。通造化之妙、齊造化之功,向來是中國文人極盡向往和探究的至高境界。境界是人格的體現(xiàn),是學養(yǎng)的體現(xiàn)。懷著一種純素若雪的自矜,內心清凈,故筆下無濁氣,洋溢著空明禪意,恬淡靜好。“紅樹醉秋色,碧溪彈夜弦。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這就是我觀賞裴開元作品視覺的邏輯起點。觀他的高士仕女溪山閑游的系列作品,有一種歲月靜好的安詳。他筆下的高士逍遙自在,而少女清純、嫻雅,似不食人間煙火,且有超越塵世之感。而作為襯景的遠山、鮮花、白云,小屋,池塘,老樹則水墨酣暢,潤澤淡遠,不求形
5、似,但求極有趣而酣暢的墨韻。觀《溪山雅集》這幅戊子年的近作,意境靜好,設色優(yōu)雅沉著。符號化的古樹、奇石、祥云、游魚展現(xiàn)出一種鮮活的生命的狀態(tài)。然而細品他的高士仕女作品,又使人有一種淡然的惆悵與無法揮拭的寂寞在心底揚起,在此體驗如此美好又寂寥的意境。他“每一著筆,心在流水寒煙之外”的筆墨,滿足了畫家與觀者對“愿使歲月靜好”(胡蘭成語)生活的共同向往。虛淡蕭散的書風和凄清詩情相應和,這種情感表現(xiàn)影響了作品的風格與構圖,更加豐富了作品的詩意美面。對他這些典雅,古樸且?guī)в型さ淖髌?,撲面而來的不僅是筆墨形色這些表層形態(tài)的東西,更是一種時光的追懷。他筆下創(chuàng)造的各種人物,特別是高士形象,以其豐富的
6、感情內容和獨特的精神風貌,感染和熏陶著人的視覺與心靈。他的作品通過含蓄而有詩意的畫面,傳達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在某種意義上說,他筆下創(chuàng)造的水墨人物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精髓的繼承與發(fā)揚,他在創(chuàng)作中強調筆墨的簡約與表現(xiàn)力,注重作品的文化內涵與書卷氣,情趣盎然,反映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迷戀,他的水墨人物創(chuàng)作,本質上是—種文化心理的綿延,畫家或癡迷于傳統(tǒng),或傾心與現(xiàn)代,皆有其性情之源,他性情沉靜少言,心地淳厚,他畫“萬物靜觀皆自得”、“澄懷悟道”,其人也如此,即畫其心境而已。他筆下的老者或于亂山花蔭下對酌,或于靜默中而悟天地時序,這是中國文人典型的淡泊致遠心態(tài),中國文人自古就有一種出世的隱逸傾向,陶
7、淵明式的“隱居南山下”已經成為一種集體的文化心理傾向。文人觀山悟道(如他的《輕舟一路繞煙霞》等作品),睹物思人,高士對酌忘我(如他的《人生求官不可得》等作品),物我交融,還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狀態(tài)。有了這樣的文化積淀,他的藝術表達可謂游刃有余,他在筆墨的氤氳中求形外之意,會弦外之音,得空外之響,得意而忘形,無言而會心,筆下自然出卓然靜氣,而無塵俗之病。他在繪畫中尋求一種古意,意非復古,而是尋求一種氣息,細究之,這種氣息應該清雅脫俗,格高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