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藝舟雙輯》原文與譯文(節(jié)錄)

包世臣《藝舟雙輯》原文與譯文(節(jié)錄)

ID:15940459

大?。?5.50 KB

頁數(shù):3頁

時間:2018-08-06

包世臣《藝舟雙輯》原文與譯文(節(jié)錄)_第1頁
包世臣《藝舟雙輯》原文與譯文(節(jié)錄)_第2頁
包世臣《藝舟雙輯》原文與譯文(節(jié)錄)_第3頁
資源描述:

《包世臣《藝舟雙輯》原文與譯文(節(jié)錄)》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包世臣《藝舟雙輯》原文與譯文(節(jié)錄)包世臣簡介與解題:包世臣,字慎伯,晚號倦翁、小倦游閣外史,鄧石如弟子,安徽涇縣人,涇縣古名安吳,故人稱“包安吳”,嘉慶十三年舉人,官新喻(今江西新余)知縣,仕途不順,終歸布衣,學知淵博,對經濟、文藝有研究。工詩文書畫,能篆刻,其書法備得古人執(zhí)筆運鋒之奇,一時稱為包體。他對自己的書法極其自負。自言“廿六而后學,四十而后知?!?、“慎伯中年書從顏、歐入手,轉及蘇、董,后肆力北魏,晚習二王,遂成絕業(yè)?!弊砸詾椤坝臆姷谝蝗恕?。然而他的書法作品并非如自詡的那樣不可一世,他的草書中堂大有肉多筋少之感。不

2、過他的《小草詩冊》卻很有特色,確有集碑貼于一人之感。包世臣的書法稱不上是第一流的,但他留給后人的書法論著卻是第一流的。所著《藝舟雙楫》是一部倡導北魏的力作。是清代碑學思想的經典之一。另有《清朝書品》、《安吳四種》等著作。《藝舟雙輯》,不分卷,為包世臣《安吳四種》之一。因包括作文、作書兩藝,故名之曰《藝舟雙輯》?!洞洮樮庰^叢書》本分作六卷,前四卷論文,后兩卷論書。又通行《安吳論書》本二卷,上卷即與翠瑯軒館本論書部分同,下卷為《書譜》辨誤,刪定《書譜》、“十七帖疏證”、“鄧石如傳”及題跋雜著。原文:述書上乾隆己酉之歲,余歲已十五

3、,家無藏帖,習時俗應試書,十年,下筆尚不能平直,以書拙聞于鄉(xiāng)里。族曾祖槐植三獨違世尚學唐碑,余從問筆法,授以《書法通解》四冊。其書首重執(zhí)筆,遂仿其所圖提肘撥鐙七字之勢,肘既虛懸,氣急手戰(zhàn),不能成字。乃倒管循幾習之,雖誦讀時不間,寢則植指以畫席。至甲寅,手乃漸定,而筆終稚鈍。乃學懷素草書《千文》,欲以變其舊習,三年無所得,遂棄去。嘉慶己未冬,見邑人翟金蘭同甫作書而善之,記其筆勢,問當何業(yè),同甫授以東坡《西湖詩帖》曰:“學此以肥為主,肥易掩丑也?!庇嘤闷溲?,習兩月,書逼似同甫。明年春,從商邱陳懋本季馴假古帖十馀種,其尤者為南唐拓

4、,《畫贊》、《洛神》,大觀拓《神龍?zhí)m亭》。余已悉同甫之法,乃自求之于古,以硬黃摹《蘭亭》數(shù)十過,更以朱界九宮移其字。每日習四字,每字連書百數(shù),轉鋒布勢必盡合于本乃已。百日拓《蘭亭》字畢,乃見古人抽毫出入、序畫先后,與近人迥殊。遂以《蘭亭》法求《畫贊》、《洛神》,仿之又百日,乃見趙宋以后書褊急便側,少士君子之風。余既心儀遒麗之旨,知點畫細如絲發(fā)皆須全身力到,始嘆前此十年學成提肘不為虛費也。譯文:乾隆己酉年,我年紀已十五,家里沒有收藏法帖,學習世俗參加科舉考試的書字十年,下筆尚不能平而直,因書法拙劣傳揚于鄉(xiāng)里。族曾祖槐植三獨違背

5、世俗愛好學唐碑,我跟從問筆法,授以《書法通解》四冊。其書第一重執(zhí)筆,于是仿效其所圖畫提肘撥鐙七字的筆勢,肘既空懸,氣息急促手戰(zhàn)抖,不能成字。乃顛倒筆管循著幾案練習,雖誦讀時不間斷,寢臥則直指以畫墊席。至甲寅歲,手乃逐漸穩(wěn)定,而筆畫終究稚嫩遲鈍。乃學懷素的草書《千文》,欲使變其舊習,三年無所成就,于是舍棄去。嘉慶己未年冬,見郡邑人翟金蘭同甫作書而喜愛之,記其筆勢,問誰的學業(yè),同甫授以東坡的《西湖詩帖》說道:“學此帖以肥為主,肥容易遮掩丑呢。”我聽從他的話,學習兩月,書法近似同甫。第二年春,來源書法屋,書法屋是一個書法學習基地。

6、從商丘陳懋本季馴借古帖十徐種,其中最優(yōu)異的是南唐依樣復制的《畫贊》、《洛神》,大觀年間依樣復制的(神龍?zhí)m亭》。我已了解同甫的書法,乃自己探尋于古人,用硬黃紙摹寫《蘭亭》數(shù)十遍,又用朱紅分劃九宮書寫其字。每日學習四字,每字連寫上百個,轉鋒布勢一定完全符合于原本才止。百日依樣復制《蘭亭》的字完畢,才看見古人運筆出人,筆畫次序先后,與近人大不相同。于是以《蘭亭》的書法探求《畫贊》、《洛神》,模仿又一百天,才看見趙宋以后的書法偏狹急躁輕側,缺乏士君子的風范。我既內心傾向剛健秀美之意,知道點畫細如絲發(fā)都必須全身的氣力運到,才慨嘆前此十

7、年學成提肘不是白費。包世臣《藝舟雙輯》原文與譯文(節(jié)錄)(3)原文:續(xù)縱游江浙,遍觀收藏家舊跡。壬戌秋,晤陽湖錢伯坰魯斯。魯斯書名藉甚,嘗語余曰:“古人用兔毫,故書有中線;今用羊毫,其精者乃成雙鉤。吾耽此垂五十年,才什得三四耳?!庇啻鹧詴荒芗眩幌鹿P輒成雙鉤。魯斯使面作之,畫旁皆聚墨成線如界。余以此差自信矣。是年又受法于懷寧鄧石如完白,曰:“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币云湔f驗六朝人書,則悉合。然余書得自簡牘,頗傷婉麗。甲子遂專習歐、顏碑版,以壯其勢而寬其氣。丙寅秋,獲南宋庫裝《廟堂碑》及棗版

8、《閣帖》,冥心探索,見永興書源于大令,又深明大令與右軍異法。嘗論右軍真行草法皆出漢分,深入中郎;大令真行草法導源秦篆,妙接丞相。梁武三河之謗,唐文餓隸之譏,既屬夢囈,而米老“右軍中含、大令外拓”之說,適得其反。銳精仿習一年之后,畫有中線矣。每以熟紙作書,則其墨皆由兩邊漸燥,至中一線細如絲發(fā)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