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2018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第四單元 相關讀物 《中庸》節(jié)選 教學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相關讀物《中庸》節(jié)選對應學生用書P35一般認為,《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據(jù)《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記載,孔子生孔鯉,孔鯉先孔子而亡,孔鯉生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為八派,子思為其中之一。子思學于曾子,孟子學于子思,故后世稱子思、孟子學派為“思孟學派”,并尊稱子思為“述圣”,孟子為“亞圣”?,F(xiàn)存的《中庸》已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于秦統(tǒng)一全國后不久。劉向《別錄》把《中庸》列為《禮記》中的“通論”一類,把它看成是從總體上來論述儒家學術的基本原理的作品?!吨杏埂繁煌瞥鐬椤皩崒W”
2、,被視為可供人們終身受用的經典,成為后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吨杏埂吩恰缎〈鞫Y記》中的一篇。一般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現(xiàn)存的《中庸》已經過秦代儒者修改,大致寫定于秦統(tǒng)一全國后不久。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后,《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吨杏埂肥侨寮谊U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養(yǎng)的教育理論著作。它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
3、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后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吨杏埂芬藗冐瀼乜组T相傳的“忠恕之道”?!爸宜∵`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發(fā)揮。要求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上合于“中庸之道”?!吨杏埂酚痔岢隽擞械轮吮仨毢谩叭_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系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
4、朋友有信”?!拔暹_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yǎng)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吨杏埂愤€闡述了學習程序,并強調“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其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边@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5、”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本文介紹了儒學中的中庸之道,主旨在于修養(yǎng)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所追求的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文章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內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chuàng)“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對應學生用書P37一、識字注音1.中庸(yōnɡ) 2.須臾(yú)3.不肖(xiào)4.篤行(
6、dǔ)二、一詞多義1.知2.微3.率4.修5.反三、古今異義1.從容中道從容2.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固執(zhí)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審問四、詞類活用1.天地位焉 (名詞作動詞,有其位置、安于其位)2.子庶民也(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子)3.來百工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來)4.雖柔必強(形容詞作名詞,堅強的人、剛強的人)5.柔遠人也(形容詞作動詞,善待)6.尊賢也,親親也(形容詞作名詞,賢能的人,親近的人)五、辨識下列文言句式類型并翻譯1.誠者,天之道也。句式:判斷句,以“……者,……也”為判斷標志。譯文:誠是上
7、天賦予人的道理。2.可離,非道也。句式:判斷句,以“非”為判斷標志。譯文: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3.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句式:判斷句,以“……者,……也”為判斷標志。譯文:中,是天下最重要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行的行為準則。4.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句式:介詞結構后置句,正常語序應為“是故君子乎其所不睹戒慎”。譯文: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謹慎檢點,不敢疏忽。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句式:省略句,省略主語“誠者”。譯文:(努力達到“誠”的人)要廣
8、博地學習,要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晰地辨析,要堅定地履行。六、名句積累1.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2.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3.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對應學生用書P381.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解讀] 發(fā)展既然有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