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建筑框架結構設計問題_2》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建筑框架結構設計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鋼材量的不斷提高,鋼一混凝土組合結構在建筑行業(yè)得到了迅速發(fā)展,隨著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趨多樣化,無論是工業(yè)建筑還是民用建筑,在結構設計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也日益增多,因而作為一個結構設計者需要在遵循各種規(guī)范下大膽靈活的解決一些結構方案上的難點、重點?! ∫?、框架結構設計原則 1、剛?cè)岵 『侠淼慕ㄖY構體系應該是剛?cè)嵯酀?。結構太剛則變形能力差,強大的破壞力瞬間襲來時,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損最后全部毀壞;而太柔的結構雖然可以很好的消減外力,但容易造成變形過大而無法使用甚至全體傾覆。結構是剛多一點好,還是
2、柔多一點好?剛到什么程度或柔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適呢?我個人認為剛多點使工程不經(jīng)濟,造成造價過高,而且應變能力差。柔多一點雖然造價便宜但是必然產(chǎn)生變形以適應外力,太柔的結果必然是太大的變形.甚至會導致立足不穩(wěn)而失去根本。這些問題歷來都是專家們爭論的焦點,現(xiàn)今的規(guī)范給出的也只是一些控制的指標,但無法提供精確答案?! ?、多道防線 安全的結構體系是層層設防的,災難來臨,所有抵抗外力的結構都在通力合作,前仆后繼。這時候,如果把“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某個單一的構件上,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如土建結構中多肢墻比單片墻好,框架剪力墻比純框架好等等,就是體現(xiàn)了多道防線的設計思路?! ?、抓
3、大放小 在框架結構結構體系中具有“強柱弱粱”、“強剪弱彎”等的說法也是鋼結構設計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人問:為什么不是“強柱強梁”“強剪強彎”呢?為什么所有構件都很強的結構體系反而不好,甚至會有安全隱患呢?這里面首先包含著一個簡單的道理:絕對安全的結構是沒有的。簡單地說,雖然整個結構體系是由各科,構件協(xié)調(diào)組成一體,但各個構件擔任的角色不盡相同,按照其重要性也就有輕重之分。一旦不可意料的破壞力量突然襲來,各個構件協(xié)作抵抗的目的,就是為了保住最重要的構件免遭摧毀或者至少是最后才遭摧毀,這時候犧牲在所難免,讓誰犧牲呢?明智之舉是要讓次要構件先去承擔災難?!皩帪橛袼椋粸橥呷?,如果平均
4、用力,可能會“玉石俱粉”,損失則更大矣!在鋼框架結構中,柱倒了,粱會跟著倒;而梁倒了,柱還可以不倒的??梢娭袚呢熑伪攘捍螅荒芟鹊?。為了保證柱是在最后失效,我們故意把梁設計成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使其破壞在先,以最大限度減少可能出現(xiàn)的損失。如果梁柱等同看待,企圖讓他們都“堅不可摧”,則可能會造成同時破壞,后果會更糟糕,損失會更大。所以關鍵時刻要分清主次,抓大放小,也就是要取大舍小。有舍才有得,舍是為了得?! ?、打通關節(jié) 理想的結構體系當然是渾然一體的一也就是沒有任何關節(jié)的,這樣的結構體系使任何外力都能迅速傳遞和消減?;谶@個思路,設計者要做的就是要盡可能地把結構中各種各樣
5、的關節(jié)“打通”,使力量在關節(jié)處暢通無阻。中醫(yī)上云:“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結構就像一個人,氣穴若不能暢通,癥結和隱患就會產(chǎn)生。在設計的四項基本原則中,“剛?cè)嵯酀?,“多道防線”,“抓大放小”是設計概念中的戰(zhàn)略問題,但要想得讓這些戰(zhàn)略思想得以實現(xiàn),靠的是“打通關節(jié)”這個原則作為保證的,結構設計的具體操作,最后全都歸到“打通關節(jié)”的貫徹和實施上來。打通關節(jié)保持平衡的目的其實就是使其永遠處于原始的靜態(tài),當力量不能暢通時,構件與構件之間,構件的組成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靜態(tài)平衡一旦被破壞,結構變成機動,“動”即是死,即為終結??梢娫O計者是協(xié)調(diào)者,其任務是讓所有互不相關的靜態(tài)構件相聚之后依然處于靜態(tài)
6、(也就是使其保持常態(tài)),或者是處在相對的靜態(tài)之中。其實處理和成就世間萬物,必須使動為動,靜為靜,才能平衡:必須動者動之,靜者靜之,才能持久;必須知其本源,施以規(guī)則,順之導之,才能達至繁榮昌盛。一切的一切,以順應自然為始,達到平衡為終,諸多規(guī)則,只是手段,只為平衡,只為暢通。 二、應從概念設計上著手注意幾個問題 1、關于強柱弱梁節(jié)點。這是為了實現(xiàn)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讓梁端形成塑形鉸,柱端處于非彈性工作狀態(tài),而沒有屈服,但節(jié)點還處于彈性工作階段。強柱弱梁措施的強弱,也就是相對于梁端截面實際抗彎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彎能力增強幅度的大小,是決定由強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轉(zhuǎn)動能否不超
7、過其塑性轉(zhuǎn)動能力,而且不致形成“層側(cè)移機構”,從而使柱不被壓潰的關鍵控制措施。柱強于梁的幅度大小取決于梁端縱筋不可避免的構造超配程度的大小,以及結構在梁、柱端塑性鉸逐步形成過程中的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和動力特征的相應變化。因此,當建筑許可時,盡可能將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使柱的線剛度與梁的線剛度的比值盡可能大于1,并控制柱的軸壓比滿足規(guī)范要求,以增加延性。驗算截面承載力時,人為地將柱的設計彎距按強柱弱梁原則調(diào)整放大,加強柱的配筋構造。梁端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不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