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農村(基層)政治的發(fā)展

論中國農村(基層)政治的發(fā)展

ID:19722653

大?。?3.00 KB

頁數:10頁

時間:2018-10-05

論中國農村(基層)政治的發(fā)展_第1頁
論中國農村(基層)政治的發(fā)展_第2頁
論中國農村(基層)政治的發(fā)展_第3頁
論中國農村(基層)政治的發(fā)展_第4頁
論中國農村(基層)政治的發(fā)展_第5頁
資源描述:

《論中國農村(基層)政治的發(fā)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論中國農村(基層)政治的發(fā)展[摘要]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的農業(yè)文明,農村人口仍然占多數的國家。農民的狀況和行為決定著中國的命運與前途。而中國的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在促進民主成長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村基層民主發(fā)展對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具有根本性意義。從政治學的角度看,農村政治不是簡單的權力與制度,而是農民與制度的不斷互動所構成的政治生活。[關鍵詞]農村政治發(fā)展[中圖分類號]D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6-0006-01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民主政治取得顯著成績1.1農村管理模式有了翻天覆

2、地的變化改革開放前,“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基本上壟斷了農村社會幾乎所有的資源,嚴格的行政控制導致的農村經濟社會的封閉使得農村社會失去了應有的自治發(fā)展空間。1978年,改革開放的序幕首先在農村展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漸取代“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農村逐漸形成了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模式。隨之而來的變動就是農民身份制約的放松和農民流動性的增加,農民逐步突破傳統行政網絡結構的束縛和傳統村莊經濟的界限,通過“務工”的形式融入市場經濟的大潮,這種狀況直接導致了農村政治生活方式的改變--從傳統命令式的政治管理向現代民主治理的轉變。1.2農民開始作為政治權利的主體中國的傳統政治文化中

3、,農民的政治行動往往以國家、集體和家庭為單位,沒有獨立的人格,只能以依附于一定的家庭或者行政體系來履行參與角色,他們既無力把握政治,也無力把握市場。但改革開放以來,村干部與村民那種“命令=服從”的關系逐漸消失,農民政治權利的主體意識開始覺醒,這也有力的推進了農民政治參與的深度與廣度。2我國農村民主政治有其獨特之處2.1我國農村政治發(fā)展契合了農村社會自身的變在農村民主政治進程中,農村社會自身的歷史變遷構成的農村民主政治發(fā)展的邏輯起點和前提條件。[1]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邏輯起點的農村改革,使我國農村社會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化,推動了以村民自治為核心的農村基層民主政

4、治建設的大發(fā)展。自中國第一批村民委員會組織誕生起,村民自治就逐步被賦予了農村民主政治實現載體的責任。農民有了人身自由,有了生產經營自主權和相對獨立的利益訴求,而人身自由、自主經營、利益分化正是民主得以產生和賴以運作的基本條件。因此,中國農村的民主化進程必須充分考慮自身的生成邏輯,而這種邏輯起點也只有從民眾的需求中才能找到,離開了這一點,民主便缺乏強大的生命力。2.2農村政治發(fā)展離不開農民群眾的自我創(chuàng)造我國農民是農村制度創(chuàng)新的積極行動者,農民自主行為是制度創(chuàng)新的重要動力,對制度的生成、演變及重構有著特定的草根積極意義。村民自治是伴隨著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興起的,是國家治理鄉(xiāng)村社會的

5、一種新形式,村民自治的發(fā)明權屬于農民自己。2.3農村政治發(fā)展得益于政府的積極回應與西方國家由市民社會到民主國家的民主化進程不同,中國的民主化進程是權力下放給基層和群眾的過程,是還權于民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扮演著主動性角色。[2]隨著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群眾要求參與政治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如果不對政治加以制度化,建立民主規(guī)則和程序,使大眾參與控制在有序的范圍內,那中國龐達的人口數量必定會導致較大的政治危機。不僅如此,數以億計的農民處于分散孤立的狀態(tài)下,沒有政府的引導和組織,民主很難融入農民的實際生活。從現如今中國基層政治的發(fā)展來看,政府自上而下的積極回應確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3我國

6、農村政治發(fā)展依然存在問題3.1農村政治的傳統矛盾有所緩解,但新的矛盾和沖突隨之而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是農村政治發(fā)展的主基調。現階段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中,國家政權和村莊社會自治之間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由于農村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鄉(xiāng)鎮(zhèn)政府成為國家政權在農村基層的權力機關,總體上維護和實現的是國家利益,也就是全社會的共同利益。而村民自治機構,則主要維護的是村民的權益,也就是不分社會成員的權益。從根本上說,國家利益大于社會部分成員的利益,也決定著社會部分成員的利益?,F實中國家政權管理與村民自治必然會產生矛盾。只有國家政權與村民自治相互協調統一的發(fā)揮作用,才有助于

7、促進社會的全面發(fā)展。[3]3.2新“三農”問題出現我國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三農”問題得到一定的解決,但新的“三農”問題隨之出現,即農民無地、農民失地、農民外出務工問題,他們在“共建共享”中的權利和利益矛盾比較突出,成為政治發(fā)展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3.3農村社會治理和農村社會建設取得成績,但因基礎薄弱欠賬太多,反而問題凸顯首先,農村科教文衛(wèi)事業(yè)長期投入不足,無法滿足公共需求,需求與供給的矛盾突出。其次,農村社會保障事業(yè)發(fā)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