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我眼中的改革開放40周年征文稿四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精品學習文檔我眼中的改革開放40周年征文稿四篇作為最靠近金湖的洪澤籍學生,我開始了在金湖15年的工作歷程。
那時的金湖通信能力十分落后,縣城僅有1000門準電子交換機,幾臺55電傳,鄉(xiāng)鎮(zhèn)是人工磁石交換機;長途只有南京和淮陰兩個方向十二路載波機,農話以三路載波機為主。由于獨特的洪水走廊地理位置,省局農話處決定在縣城至石港之間架設小微波,轉接入江水道以東所有鄉(xiāng)鎮(zhèn)的電路。
1982年國慶節(jié),我還沒來得及從突如其來的天堂到蘇北的落差中鬧一下情緒,便跟著機務班長季鳳勤同志開始了今生第一次通信工程:縣城至石港小微波
2、通信工程。季師傅是一位非常聰明能干而又要求嚴格的退伍軍人,當年搞工程與現(xiàn)在有天壤之別,從主機房、配電室、油機房、電池室到樓頂塔、地氣排,從微波機、載波機、電源到配線架、天饋線安裝調測都由我們自己干,當打通第一個微波電話時,興奮之情至今難忘。
精品學習文檔上世紀80年代初各行各業(yè)都提出到本世紀末(指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作為機務班班長我也有幸參加金湖局的規(guī)劃,結果把自己嚇了一跳:到2000年金湖長途電路將從44條增長到176條,農話電路從58條增長到232條,縣城自動交換機容量將從2000門增加到80
3、00門!直到80年代末還有人說規(guī)劃就是鬼話:這10年,長途電路僅增長14條、農話21條,交換機擴容1000門,這2000門準電子交換機就16個機架,要是增加到8000門要多大的機房才能裝得下?。堪串敃r每年幾十個用戶的裝機量估算,別說10年,80年也裝不滿?。?我可不這么想,我在默默地學習積累、砥礪奮進:那些年,我擦過瓷瓶、爬過鐵塔,修過微波機、載波機;并行完成電大電氣工程三年大專、南郵電信工程六年本科的學業(yè)并獲得學士學位;入黨提干,娶妻生女;同時也經(jīng)受了1988年春天積勞成疾的肺炎、1989年夏天去石港
4、查障途中突發(fā)闌尾炎和1990年秋天外出學習特大車禍的磨難。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挺過了這艱難困苦的崢嶸歲月。
第二個10年艱苦創(chuàng)業(yè),擁抱春天
經(jīng)歷過嚴冬的人最知道春天的溫暖,又要感謝小平同志我們的國家迎來了又一個春天,中國電信迎來了又一個春天,進入而立之年的我也迎來了又一個春天,我與同志們一道艱苦創(chuàng)業(yè),擁抱春天,真的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1991年圣誕節(jié),我與三位局領導一起冒著鵝毛大雪奔赴上海貝爾公司簽訂7000門S1240程控交換機合同,想到幾乎是眨眼之間,將原來要到世紀末才能翻兩番的目標提前實現(xiàn),興
5、奮得我?guī)滋鞄滓箾]有合眼,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革命加拼命,順利完成這一金湖通信史上里程碑式的光榮任務。
精品學習文檔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短短20個月,我們創(chuàng)造了金湖通信史上多項第一:1992年3月第一次將長途光纜引入金湖,安裝西門子光端機,具備開通1920條長途電路的能力,是原有能力的43倍!當話務小姐第一次自動撥通長途電話時,興奮得手舞足蹈,驚嘆神奇。到蘇南拆搬他們淘汰的三套微波、兩套特高頻和多套載波機改造農村傳輸網(wǎng),在鄉(xiāng)鎮(zhèn)引進JKT20小程控交換機,于1992年9月在蘇北率先實現(xiàn)全縣電話的
6、自動化!而1993年8月8,金湖號碼加88的經(jīng)典宣傳暨縣城七千門程控交換機的開通,標志著金湖長市農合一自動電話網(wǎng)順利建成!
滿以為大程控(指縣城S1240)開通了,小程控(指鄉(xiāng)鎮(zhèn)JKT20)聯(lián)網(wǎng)了,足夠三五年發(fā)展,可以松口氣了。但用戶需求如雪崩式的增長再次超出我們的想象,逼迫我們馬不停蹄、人不離鞍。隨后幾年,我先后在金湖和洪澤兩縣與同志們一道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
首先是農話傳輸網(wǎng)改造,敷設縣-鄉(xiāng)光纜,組建34MPDH,進而引進155、622MSDH農話光傳輸環(huán)路,將我們親手建成的農話小微波機、載波
7、機送進了歷史的博物館;其次是農話交換網(wǎng)改造,用S1240和EWSD數(shù)字交換機替換JKT20小程控交換機,實現(xiàn)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順利開通A網(wǎng)、G網(wǎng)移動和尋呼系統(tǒng),尤其是村村通電話、桿線到村直至電話縣的建設,為兩地經(jīng)濟騰飛插上了金色的翅膀!
精品學習文檔這其中傾注了我們太多的血汗: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聽說設備、電纜到了,已經(jīng)當上縣局長的我都會毫不猶豫與員工一起奔赴現(xiàn)場、裝卸搬運;我們與工程隊的小伙子們同吃一鍋飯、同睡一地鋪,一起立電桿、一塊放電纜。
第三個10年艱巨使命,呼應轉型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
8、間進入了21世紀,雖然10年前的種種夢想和爭論已經(jīng)被一個個現(xiàn)實所印證,但已屆不惑的我,卻常常會出現(xiàn)新的困惑:一個紅紅火火的郵電大家庭分營了,原來情同手足的移動尋呼變成了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政府、輿論監(jiān)管力度越來越大,消費者要求越來越高,固定電話飽和、業(yè)務收入失去了增長的動力電信的出路在哪里?
為應對機遇和挑戰(zhàn),新時期的中國電信提出了戰(zhàn)略轉型,而戰(zhàn)略轉型的基礎是網(wǎng)絡轉型。我也在悄悄地充實自己,2001年我參加了南郵MBA學習,并以比同學們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