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平遙古城

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平遙古城

ID:20024862

大?。?.97 MB

頁數(shù):27頁

時間:2018-10-09

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平遙古城_第1頁
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平遙古城_第2頁
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平遙古城_第3頁
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平遙古城_第4頁
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平遙古城_第5頁
資源描述:

《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世界遺產之文化遺產———平遙古城旅游管理劉婷婷0910308古城歷史平遙古城在1997年12月3日,連同城外的雙林寺、鎮(zhèn)國寺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古城位于中國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qū)現(xiàn)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平遙古城全景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并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平遙古城有“龜”城之稱

2、。街道格局為“土”字形,建筑布局則遵從八卦的方位,體現(xiàn)了明清時的城市規(guī)劃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筑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xiàn)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據說平遙古城是一頭正欲向南爬行的靈龜,為了不讓它帶走靈氣,設計者便把下東門的甕城城門與十里外慈祥寺麓臺塔同建在一條直線上。這就象征著用一條想象中的大繩將靈龜左后腿栓在這座麓臺塔上。從御敵角度來看這似乎欠妥,但是靈龜就可以永駐于此了。平遙城墻建于明洪武三年,現(xiàn)存有6座城門甕城、4座角樓和72座敵樓。其中南門城墻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安好,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

3、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墻之一,亦是世界遺產平遙古城的核心組成部分甕城早在商代就已出現(xiàn),因為大多狀似大甕所以形象地稱之為“甕城”。甕城是軍事防御體系中重要的建筑,也隱含如果敵人進入甕城便來個甕中捉鱉的寓意。甕城平遙古城高約12米,地基寬約10米,頂寬為3-6米不等,足以拒來犯之敵于墻外.護墻外側兩米高的護墻有著明顯的御敵功能,是為了保護守城士兵而修建的。城墻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分,這叫做墩臺。墩臺是保衛(wèi)城墻的。城墻腳下是防御的死角。有了墩臺,就可以彌補這個不足,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敵樓墩臺上的兩層小樓,是供士兵休息、存放糧食和彈藥的場

4、所,同時也增加了古城的美觀。方形垛口是供士兵打擊敵人和眺望敵情所用。城墻上有3000個垛口,72座敵樓,用來象征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敵樓上還有孫子兵法石刻,使得一座壁壘森嚴的城池顯得文雅親和、先禮后賓,透露出一種濃郁的文化氣息。平遙三寶古城墻鎮(zhèn)國寺雙林寺一寶古城墻即平遙縣城墻。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長6.4公里,是山西現(xiàn)存歷史較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城城墻。明、清兩代都有補修,但基本上還是明初的形制和構造。二寶鎮(zhèn)國寺出古城北門,它是古城的第二寶。該寺的萬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紀)時期,目前是中國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結構建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歷史。殿內的五代時期

5、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珍品。三寶雙林寺古城的第三寶是位于城西南的雙林寺。該寺修建于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寺內10余座大殿內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紀)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被人們譽為“彩塑藝術的寶庫”謝謝觀看旅游管理劉婷婷0910308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