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福建農林大學考試試卷3》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福建農林大學考試試卷(A)卷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一、單項選擇題(請將正確的選項填在右邊的括號中。每小題1分,共10分)1.作為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是指()A.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fā)展B.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C.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D.列寧創(chuàng)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2.恩格斯認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A.哲學與人類生存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問題B.人與周圍世界的基本聯系問題C.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D.
2、關于人的本質問題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边@兩句詩包含的哲學是()A.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B.事物是本質和現象的統一C.事物的發(fā)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D.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4.辯證法的否定即“揚棄”,它的含義是指()A.拋棄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的組合C.純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5.從哲學上來講,和諧就是指()A.事物之間不存在矛盾B.事物之間的矛盾沒有斗爭性C.矛盾雙方的絕對同一D.矛盾的一種特殊形式6.列寧提出的:“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是()A.唯物主義認識論與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對立B
3、.經驗論與唯理論的對立C.反映論與先驗論的對立D.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7.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眾()A.占人口大多數B.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C.具有先進思想D.掌握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8.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A.生產過剩的危機B.生產不足的危機C.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D.生產絕對過剩的危機9.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趨勢是()A.計劃經濟取代市場經濟B.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C.計劃經濟取代商品經濟D.社會主義公有制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10.列寧得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的結論依據是()A.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規(guī)律B.帝國主
4、義時代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規(guī)律C.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斗爭的規(guī)律D.無產階級是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的原理二、多項選擇題(請將正確的選項填在右邊的括號中,多選、少選均不給分。11.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性人物()A.康德B.黑格爾C.費爾巴哈D.笛卡爾12.下列格言中或成語中,體現質量互變規(guī)律的有()A.九層之臺,起于壘土B.有無相生,前后相隨C.月暈而風,礎潤而雨D.千里之堤,潰于蟻穴13.社會規(guī)律是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guī)律”,這是因為()A.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B.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C.歷史發(fā)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動決定的D.社會規(guī)律存在和實現于實踐活動之中
5、14.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辯證的統一,表現在()A.認識的任務歸根到底在于解釋世界B.認識的任務不僅在于解釋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須正確地認識世界D.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也是認識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15.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是指()A.個別勞動B.社會勞動C.具體勞動D.抽象勞動16.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A.維持勞動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資料價值B.勞動者維持生產所必需的生產資料價值C.養(yǎng)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資料價值D.勞動者的教育和培訓費用17.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會導致()A.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B.利潤率的提高C.可變資本
6、在總資本中比例的降低D.資本周轉速度的減緩18.壟斷形成的原因()A.生產高度集中的必然產物B.資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壟斷C.少數大企業(yè)為避免兩敗俱傷D.規(guī)模經濟效益促使少數大資本走向壟斷19.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過渡()A.是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客觀要求B.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結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D.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20.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A.現階段我黨的最低綱領B.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C.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D.通向共產主義的康莊大道三、辨析題(判斷對錯,并簡要說明理由。每小題5分,共20分)21
7、.唯心史觀是一種英雄史觀。22.指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馬克思主義。23.資本主義國家有了經濟計劃就能從根本上克服生產無政府狀態(tài)。24.20世紀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并不表明社會主義的失敗。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25.簡述量變、質變及其辯證關系。26.簡述唯物史觀在考察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時應堅持的原則。27.簡述產業(yè)資本在資本循環(huán)過程中經歷的三個階段及其三種職能。28.從已有的實踐中簡述社會主義如何進行改革?五、論述與材料分析題(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