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中國哲學的詮釋問題》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中國哲學的詮釋問題一部中國哲學史,就是一部詮釋史。在詮釋中不斷產(chǎn)生新的問題,又在詮釋中尋求問題的解答。其基本方法是不斷回到原始的經(jīng)典文本,重新確立解釋系統(tǒng)。其結(jié)果是重建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精神世界。作為開放系統(tǒng),對原始文本的詮釋有無限延伸的可能性。這是一個合理的假設。但是,既然如此,在詮釋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在歷史發(fā)生重大變化的今天,又如何詮釋中國哲學?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以仁為中心,討論中國哲學詮釋中的某些基本特點和方法。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儒家詮釋學中最有意義的問題。從歷史的角度看,從孔子到宋明儒家以至當代新儒家,仁的內(nèi)容、意義和范圍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這是一
2、種什么樣的變化呢?一談到仁,立刻就會產(chǎn)生這樣一個問題:仁是人的內(nèi)在心理情感與德性,還是外在的倫理規(guī)范?仁從何而來?仁的應用只限于人間性,還是包括人以外的其他生命?這些問題涉及到所謂內(nèi)在與外在、先驗與經(jīng)驗、個人與社會、自然、心理與倫理等關(guān)系問題。這也是中國詮釋學中的基本問題。作為儒家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孔子將仁視為人的最高德性,又提出仁者“愛人”?的重要說。但是他并沒有向我們明確展示出一種固定的解釋向度,即沒有明確回答上面提出的問題。事實上,孔子的仁學有很大的解釋空間,在很大程度上,仁的意義是通過后人的詮釋而展示出來的??鬃又?,最先詮釋孔子而發(fā)展儒家學說的,是孟子與荀子。但兩人
3、的解釋向度是不同的。荀子的詮釋意味著一次“意義轉(zhuǎn)向”(即“禮義”)而孟子的詮釋延伸了仁的內(nèi)涵及其外延。按照孟子的詮釋,仁是由心理情感所決定的內(nèi)在德性,但與天又有內(nèi)在聯(lián)系。一方面是“我固有之”,另一方面是“天之所與我者”。因此,“盡心”可以“知性”,“知性”可以“知天”。仁性之行于外,就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叭拭瘛奔纯鬃铀f的“愛人”,但“仁民”與“愛物”究竟有何關(guān)系?孔子并未明確提出“愛物”之說,但在孟子看來,“仁民”與“愛物”之間既有差別(差異性原則),又有統(tǒng)一性,二者無疑包含在仁之中而成為仁的內(nèi)容。仁不僅被解釋成內(nèi)在德性,其應用范圍也由人間之愛擴展到對自然
4、界的動植物的愛。這是一個明顯的變化。到了宋代,出現(xiàn)了所謂“新儒家”?!靶氯寮摇钡囊粋€重要特點,就是用形而上學的方法解釋仁的學說。張載首先提出“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無不在”②的命題,主張“以仁體物”。他將仁與“天德”、“天道”相溝通,提出天以生為德,而人以仁為性,“仁通極其性”③而“性者萬物之一源”?等一系列命題。說明仁是通天人的。程顥則提出,仁是人性之“全體”,于天地“生生之理”或“生生之道”。“天地只是以生為道”,而人以仁為性。但天性“生生之道”之賦予人與物者,都只是“一般”,只是人能“推”而物不能“推”。因此他主張“仁者,渾然與物同體”⑤、“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5、“仁者”是具有普遍仁性之人,能夠?qū)崿F(xiàn)仁德之人。仁者能夠?qū)⑷f物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像愛護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萬物。這里所說的“萬物”,是指一切生命之物,但是從有機整體論的觀點看(“萬物一體說”就是有機整體論學說)一切存在物亦在其中。后來,朱熹對仁作出“愛之理,心之德”?的解釋,在繼承張、程諸人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提出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學說,最終完成了形而上學的“天人合一論”。他在《仁說》中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總撮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已矣。”?這也是以仁為心之“全德”,并以生命目的性學說解釋仁與自
6、然界生命創(chuàng)造的關(guān)系,將孔子學說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明代的王陽明則將仁說成是人人自有的良知,而良知不是別的,就是“天理自然明覺發(fā)現(xiàn)處”?,只是一個“真誠惻怛”之心。良知之仁作為主體的自覺意識(非西方意義上的“自我意識”),既是身之“主宰”,又是天地萬物的“主宰”。但這所謂“主宰”,決不是身心二元論的,而是身心合一論的;不是對萬物的宰制,而是對萬物的愛護,即“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王陽明進而將“天地萬物一體之仁”解釋成人對人、人對動植物以至對瓦石一類存在物的更廣泛的生命關(guān)懷與愛護_?。這是仁的進一步的普遍化,也是仁的進一步的內(nèi)在化、主體化,是真正的“內(nèi)外合一”之學。與此同時,宋
7、明儒家通過對仁的詮釋,已經(jīng)提出萬物平等的觀念,比起孟子的“人禽之辨”又前進了一步。孟子一方面以仁性區(qū)別人與動物,另一方面又主張“愛物”。宋明儒則在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之下,將一切生命視為人類的朋友和伴侶。張載提出的“平物我、合內(nèi)外”、“民吾同胞,物吾與也”_?,程顥提出的“己亦是萬物中的之一物”、“都在萬物中一例看”等重要命題,都說明了這一點。他們既肯定了人在自然界的特殊地位,即作為德性主體,人就是“天地之心”(程顥語),能“為天地立心”(張載語)同時又在生命的意義上將人與萬物平等對待,而不是以優(yōu)越者自居;以關(guān)懷一切生命及存在物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