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摘要】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方法根據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水平把糖尿病患者分成DM1組和DM2組與正常對照組頸總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空腹血糖(FBG)、HbA1C和空腹血清胰島素(FINS)。同時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指數(shù))進行對照。結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頸動脈IMT值與FBG、BMI(身體質量指數(shù))、HbA1C和HOMAIR指數(shù)呈顯著正相關。結論2型糖尿病患者的頸動脈IMT值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和胰島素敏感性密切相關?!娟P鍵詞】糖尿病頸動脈內膜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是動脈
2、粥樣硬化的發(fā)病機制之一,同時又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發(fā)病環(huán)節(jié)[1]。超聲測量到頸總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增厚是早期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的無創(chuàng)性指標[2]。本研究旨在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IMT與胰島素敏感性的關系,以探討該指標能否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標志的可能。1資料和方法1.1臨床資料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57例,均排除酮癥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患者心、肝、腎功能在正常范圍。根據血糖控制情況[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將患者分為血糖控制良好組(DM1組,HbA1C<7%,共27例)和血糖控制欠佳組(DM2組,HbA1C≥7%,
3、共30例)。同時隨機選擇25名健康人作為正常對照組,均通過測定空腹血糖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排除糖尿病和糖耐量低減(IGT),且均無糖尿病家族史。1.2方法1.2.1頸總動脈IMT的測定采用彩色超聲儀HP8500檢測所有受檢者的IMT。頸總動脈后壁縱向超聲顯像為相對較低回聲分隔的兩條平行亮線,內線與外線的間距即為IMT。每位對象測量3次IMT,取測量值的平均值即為平均頸總動脈IMT[3]。1.2.2其他指標的測定同時測定受試者的FBG、HbA1C和FINS。同時計算穩(wěn)態(tài)模型HOMAIR指數(shù)。HOMAIR指數(shù)=(FBG×FINS)/22.5。1.3統(tǒng)計學處理頸動脈IMT和HOMAIR
4、指數(shù)因呈偏態(tài)分布,均做對數(shù)轉換。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相關分析采用線性相關分析。各組資料以x±s表示。P<0.05為統(tǒng)計學相差顯著。2結果2.1糖尿病患者與正常對照組的頸動脈IMT值比較見表1。2型糖尿病患者的頸動脈IMT值和HOMAIR指數(shù)顯著升高,按血糖控制情況分組后,血糖控制欠佳的DM2組的頸動脈IMT值和HOMAIR指數(shù)顯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的DM1組。2.2頸動脈IMT與各指標的相關分析線性相關。歸分析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頸動脈IMT值與FBG、BMI、HbA1C和HOMAIR指數(shù)呈顯著正相關。表1糖尿病患者與正常對照組頸動脈IMT值比較與對照組比較:*
5、P<0.005,**P<0.01;與DM1組比較:#P<0.01,其余各項指標均未顯示出相關性。3討論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變性、鈣化和纖維組織增生后形成粥樣斑塊引起的全身性病變。近年來高分辨力超聲技術對頸動脈探查的應用,使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得以廣泛研究,認為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周圍血管病、心臟病、吸煙、高脂血癥、飲酒、血小板活性等。有研究結果顯示[4],低年齡人群的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病變的發(fā)生率并不增高,但其病變程度相對較重;高年齡的糖尿病患者不僅使發(fā)病人數(shù)增多,還加重了病變程度,說明糖尿病患者一旦發(fā)生血管病變,病變進展較快,且程
6、度加重。國外有研究表明,頸動脈病變與主動脈、冠狀動脈等全身重要血管病變有著很好的相關性[5]。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病變,盡早進行干預,給予及時的治療對于預防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有重要的意義。動脈壁內中膜復合體增厚和血管壁硬度增加是較早無創(chuàng)性檢測到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病變。新近的幾項研究表明糖尿病與早期頸動脈結構改變有明確的關系[6],DM可以增加頸動脈的IMT。內中膜復合體增厚代表“結構性的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僵硬代表“功能性的動脈粥樣硬化”[7]。日本的一項研究顯示動脈的結構改變(內中膜復合體增厚)與功能改變(動脈僵硬度)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8]。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動
7、脈粥樣硬化的共同發(fā)病基礎,但目前臨床尚缺乏可靠的臨床胰島素抵抗標志。動脈粥樣硬化是2型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而且其發(fā)生、發(fā)展與患者胰島素抵抗的進展顯著相關,因此有必要尋找簡便、可靠的動脈粥樣硬化指標來反映患者胰島素抵抗的程度。超聲能清晰顯示頸動脈血管壁,近年來作為檢測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無創(chuàng)方法[1]。研究表明,作為動態(tài)定量觀察早期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或消退的指標,頸動脈IMT較斑塊可能更有價值[9]。本研究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患者的頸動脈IMT值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