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探索略論新聞記者的采訪對策》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探索略論新聞記者的采訪對策略論新聞記者的采訪對策論文導讀:本論文是一篇關于略論新聞記者的采訪對策的優(yōu)秀論文范文,對正在寫有關于采訪論文的寫有一定的參考和指導作用, 現(xiàn)場是新聞事實存在的依托和表現(xiàn)形態(tài),任何新聞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都離不開新聞現(xiàn)場。新華社西安10月18日電(記者馮森齡)記者最近去陜北北部的神木、府谷等地采訪,所到之處都見到了煤,簡直像是走進了煤的海洋。在許多村莊,我們看到農戶門前屋后堆放著煤,大大小小的礦點堆著煤,有的地方連院墻、豬圈、廁所都是用煤壘的簡介:葉金品,男,莆田市廣
2、播電視臺仙游記者站副站長兼新聞部主任,主要從事新聞采訪工作。] (莆田廣播電視臺仙游記者站,福建仙游3略論新聞記者的采訪對策論文資料由.提供,地址.51200) 摘要:采訪是記者獲得新聞的主要途徑,記者只有掌握嫻熟的采訪技巧,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新聞信息,才會寫出具有較強新聞價值的新聞作品。采訪技巧體現(xiàn)在整個采訪活動中,從接近采訪對象到提出理由,再到進行交談,還有穿插于這一過程中的心理制約等。本文旨在通過對著名記者采訪經驗的梳理,探討新聞記者采訪的策略和技巧?! £P鍵詞:采訪技巧;采訪對象;提
3、問;觀察;心理制約 1672-8122(2013)07-0120-02 “七分采,三分寫”,這是新聞界的行話,也是記者的經驗之談。記者的采訪活動始終服務于一個目標,就是“抓到”獨特的,有重大新聞價值的新聞材料,為寫出優(yōu)秀的新聞稿件打下堅實的基礎。新聞采訪是記者為收集新聞素材而進行的一種特殊的社會調查研究活動?! ∮浾邚氖抡{研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客觀事實,進行新聞報道。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進行積極、緊張有時甚至是痛苦的深思。要運用觀察、提問、思索等策略,目的只是為了獲取新聞事實,在這一過程中
4、,記者采訪的方式、策略是很重要的。 每一個成功的新聞記者,都有自己獨特的采訪技巧。正因為這樣,當他們面對采訪對象時,能夠做到鎮(zhèn)定自若,游刃有余。在那些舉世矚目的采訪活動中,法拉奇思維敏捷、文辭犀利,尤其擅長“海盜式”的提問,為后人留下了堪稱典范的采訪藝術。一代報人,中國近代新聞事業(yè)的先驅——邵飄萍,其卓絕的采訪技能和敏銳的新聞觀察力,時至今日,仍是眾多新聞工學習的榜樣。 一、善于尋找和接近采訪對象 采訪并不是記者單方面的活動,新聞事件發(fā)生后,記者要設法尋找和接近采訪對象,這是順利完成一次采
5、訪的第一步。這要求記者既要選擇一個適宜的采訪時機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采訪場所?! 。ㄒ唬┦孪燃s好采訪時間 事先約好采訪時間,便于采訪對象做準備,采訪也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遇到采訪任務緊急,而采訪對象又非常忙的時候,記者就要學會機動靈活,見縫插針,捕捉采訪時機。著名記者理由在談到這種見縫插針的采訪策略時說:“要向應用數(shù)學家學習,用優(yōu)選法和統(tǒng)籌法來安排采訪時間?!彼稍L華羅庚時,華老工作很忙,他就瞅準華老下午去醫(yī)院打針的空子,陪他去醫(yī)院打針,在車上、病房,隨時隨地交談,這樣既不耽誤華老工作,又完成
6、了采訪任務?! 。ǘ┻x擇合適的訪問場所 有了一個合適的訪問時機還不行,還要選擇一個合適的訪問場所。美聯(lián)社記者休.馬利根認為“假如讓你選擇訪問的場所,要設法做到后臺約見演員,在車站約見偵探,在會議室約見法官,在室外演講臺約見政治家,在欄圈約見野牛騎士。這樣,即使沒有恰當?shù)脑掝},也可以從他所在的自然環(huán)境中找到主題。[1]”一般地說,采訪黨政機關領導或企業(yè)家要在辦公室;采訪科學家,若要了解他的工作情況或科研結果,最好在實驗室,若想采訪他的業(yè)余生活,不妨在家里;采訪畫家最好在畫室或畫展的展廳;采訪作
7、家學者則宜在書房;采訪運動員或教練則宜在訓練場。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記者邁克·華萊士訪問。一般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外賓,而華萊士卻選擇了中南海紫光閣。他覺得中南海的古建筑最能體現(xiàn)中國特色,通過外景的渲染,能讓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的景致風貌。讓人們對這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留有深刻的印象。 同時,在采訪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采訪對象不愿意配合采訪時,記者要咬住不放,直至敲開拒絕之門。一旦得知采訪對象的行蹤或線索,要緊隨其后,直到對方開口說話。鳳凰衛(wèi)視著名記者吳小莉就是這樣的?! ?998年3月朱
8、總理訪歐期間,日程安排的很緊,小莉為了能夠采訪總理,就早晚跟著,甚至用上了“苦肉計”。一直人性化對待媒體的朱總理總是會很不忍心,總是習慣被不停的追問,有機會時總是想法子回答。31號,朱總理剛從溫莎堡會見女皇返回酒店,大廳里擠滿了當?shù)貎S民及記者,他在和僑民握手接受鮮花后準備離開。這時,吳小莉只好展開“人情攻勢”:“總理,我們等了好久,可不可以說兩句?”這時,朱總理同情地望著他們,走了過來,回答了他們一連串的理由。采訪是完成一則新聞的第一步,而接近采訪對象則是采訪的第一步。首先,記者在采訪前,要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