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JB-T6633-1993 機械密封系統(tǒng)用旋液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J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行業(yè)標準JB/T6633一93機械密封系統(tǒng)用旋液器1993-05-07發(fā)布1994-01-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yè)部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行業(yè)標準JB/T6633-93機械密封系統(tǒng)用旋液器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機械密封循環(huán)保護系統(tǒng)用旋液器(以下簡稱旋液器)的型式及安裝尺寸、性能要求、主要零件技術要求、安裝要求、性能試驗及標志、包裝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密封旋液器。其工作參數為:壓力范圍。4^6.3MPa;工作溫度為一20^-+200'C;工作流量2-8L/min;工作介質為含固相顆粒的液體。2引用標準ZBJ2200
2、2機械密封用O型橡膠圈ZBJ22022機械密封用填充聚四氟乙烯和聚四氟乙烯毛坯技術條件3型式及安裝尺寸3.1型式密封旋液器分為ZSA型與ZSB型兩種,見圖1,ZSA型bZSB型圖1密封旋液分離器3.2型號表示方法機械工業(yè)部1993-05-07批準1994-01-01實施1JB/T6‘33一93接口螺紋直徑或接管口徑,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旋液器公稱直徑D,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壓力等級,1ON田a結構型式分A、B兩種用25表示密封旋液器型號示例:表示壓力等級為63MPa,公稱直徑為30mm,接口螺紋為Gl/2的A型密封旋液器:ZSA63一30/Gl/23.3安裝
3、尺寸密封旋液器的安裝尺寸應符合表1規(guī)定。表lmm型號DD。HH。dh刀苦ZSA643O15220534Gl/27只R80301902747價22漢占注:礴一管子外徑;占一管子壁厚.4性能要求4.1分離精度系指底流中的最小固相粒子群的平均粒度。與旋液器消耗的阻力降有關。阻力降與分離精度數值見圖2‘sn門曰......口.-d口口聲口戶口一J次n口日{洲}口甘日n盆,}口尸}并o撰人66/}口3一}}}側健年眾85/日健余戶戶曰一/口聲臣力降△戶義10一’MPa圖2阻力降與分離精度、分離效率的關系4.2分離效率系指人口與底流出口中所含固相粒子質量之比。與
4、旋液器消耗的阻力降有關,阻力降與分離效率數值見圖2。4.3阻力降指進口壓力與頂流或底流出口壓力之差。在正常工況下,密封旋液器阻力降與流量關系見圖3。JB/T6633-93/廠口~日悶/一臼v喇1尸洲創(chuàng)創(chuàng)口口聰////·///468阻力降△pXlo-'MP.圖3阻力降與流量的關系5主要零件技術要求5.1機械密封系統(tǒng)用旋液器應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并按經規(guī)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及技術文件制造5.2旋液器各零件常用材料見表2,表2部件名稱筒體襯里}頂蓋梢釘密封圈材料1Cr18Ni9TiSi,N1Cr18Ni9Ti聚四氟乙烯、氟橡膠、丁睛橡膠、乙丙橡膠5.3旋液器各零
5、件的幾何尺寸及形位公差應按圖樣給定的尺寸。5.4氮化硅襯里材料技術要求見表3,表3反應燒結氮化硅性能名稱單位等靜壓成型干壓成型硬度HRA)80)72抗折強度MPa)200)170熱震穩(wěn)定性次)5)S襯里游離硅含量%)10李10襯里內腔周邊不允許有崩裂,成品不允許有裂紋雜質。:.:0型橡膠圈應符合ZBJ22002規(guī)定。樂7聚四氟乙烯密封環(huán)應符合ZBJ22022規(guī)定。民On密封旋液器各零件組裝后,應做水壓試驗,其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25倍,持續(xù)15min不得泄漏。‘安裝要求6.1密封旋液器允許水平或垂直安裝。6.2旋液器接口具有螺紋接口或焊管接口兩種連接
6、方式,按需要選定。6.3與密封旋液器配合的管件應均勻受力,不得強扭安裝。7性能試驗7.1分離精度。分離效率,壓力降及工作流量的測定在專用試驗臺上進行試驗。JB/T6633一937.2旋液器分離精度其粒度值采用分辨率優(yōu)于fpm的金相顯微鏡檢測。7.3旋液器分離效率測定方法分別在入口與底流口按相同容積取樣,經過濾干燥后,用分度值優(yōu)于。.1mg的精密天平測量質量。然后計算兩者的質量比值。7.4旋液器進口壓力,頂流壓力和底流壓力采用1級工業(yè)壓力表測定。75旋液器工作流量用1級工業(yè)轉子流量計進行測定。標志與包裝8.1產品的包裝應能防止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傷和零件的
7、遺失。8.2產品出廠時,在旋液器各接管密封面上應進行油封。S3產品上應有制造廠的標志。8.4產品出廠時,應附有合格證。合格證上應有產品型號、名稱、數量、生產廠名、檢驗人員的簽章及日期。8.5包裝木箱內應有產品說明書、裝箱清單等技術文件;箱外應注明“小心輕放”、“防潮”等字樣。附加說明:本標準由機械工業(yè)部合肥通用機械研究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機械工業(yè)部合肥通用機械研究所負責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雨虹、石富江、劉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