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談丹東地區(qū)藍莓栽培技術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淺談丹東地區(qū)藍莓栽培技術論文論文關鍵詞藍莓;園地選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蟲害防治;遼寧丹東論文摘要藍莓屬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元素,是國際市場公認的集營養(yǎng)與保健于一體的第3代小漿果。介紹丹東地區(qū)藍莓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園地選擇、整地、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與儲藏等內(nèi)容,以供種植戶參考。藍莓學名越橘,屬于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藍莓果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質元素以及熊果苷、蛋白質、花青苷、食用纖維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是近幾年國際市場公認的集營養(yǎng)與保健于一體的第3代小漿果。而且藍莓果實價格不菲、用途廣泛,除可鮮食外.freel,深翻熟化后平整園地,清除
2、石塊、草根、木塊等雜物。地勢低洼的園地應設置排水溝。因為丹東地區(qū)氣候濕潤,夏季雨量頗多,所以整地后都要臺田。臺田后臺面通氣好,臺溝積水,保持水分。丹東地區(qū)栽種的5個品種,臺田高均為25~30cm,臺溝寬均為0.6m。不同的是:藍豐、北陸、北藍、北村的臺面寬1.2m,美登臺面寬0.6m,在臺面中間單行種植。4定植可選擇春秋兩季定植。春天定植越早越好,但相對來說,還是秋季成活率比較高。定植苗齡最好是生根后選育的二至三年生大苗,這樣成活率高。藍豐是高叢品種,穴稍大,為1.0m×1.0m×0.5m,半高叢品種適當縮小,美登0.5m×0.5m×0.4m,挖出來的土要加入1/3草炭土,混
3、合均勻后回填。藍豐、北陸、北藍、北村株行距1.0m×1.8m,美登0.5m×1.2m。定植時將苗從營養(yǎng)缽中取出,在已挖好的定植穴上再挖1個大約20×20cm的小坑,將苗栽入,輕輕踏實,澆透水。5定植后管理從早春至8月份均可進行清耕,入秋以后不能清耕,對越冬不利。清耕深度以5~10cm為宜,若太深不利于根系發(fā)育,易傷根。生草,主要是行間生草,行內(nèi)控制雜草。生草法能起到保水、保墑的作用。每年施3次肥。春季撤完防寒土施第1次,之后每隔30~45d施1次肥,連施3次,.freel之內(nèi)土層若用手使勁攥不成團,即為干旱,需要灌水。丹東地區(qū)一般多用滴灌。藍莓修剪的目的是調節(jié)生殖生長與營養(yǎng)生
4、長的矛盾,解決通風、透光問題。修剪的主要方法有平茬、燒剪、疏剪、剪花芽、疏花、疏果等,具體操作時,應視樹的品種、樹齡等不同而定。6病蟲害防治入冬前,將枝條壓倒覆蓋淺土,蓋住枝條即可,但藍莓的枝條比較硬,容易折斷,因此采用埋土防寒的果園宜斜植。藍莓共有幾十種病害,褐斑病又名黑斑病,主要危害葉片。發(fā)病初期葉面產(chǎn)生紅褐色小斑點,然后逐漸擴大,而后轉為黑褐色,發(fā)病后期病斑中央變灰,邊緣深褐色,病斑表面生出黑褐色小點粒及霉絲,致使葉片枯黃脫落,嚴重時全枝裸露。枝條潰瘍病常發(fā)生在莖基部,染病后樹皮呈灰白色,后變褐腐爛,嚴重時導致整個樹皮壞死,葉片萎蔫失水,全株死亡。根腐病從須根開始發(fā)病,
5、病根變褐腐爛,逐漸向上蔓延,繞須根基部形成紅褐色圓斑。危害嚴重時,病根變成黑褐色而死亡。枝枯病多發(fā)生在當年生枝條上。主要癥狀就是頂尖死亡。藍莓的病害防治多采取預防為主、藥物防治為輔的綜合治療措施。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逆性,發(fā)現(xiàn)病葉、病枝、病果及時摘除。因藍莓屬于杜鵑花科植物,如果病情控制不住,需要采用藥物治療,可以參照杜鵑花的防治方法進行。7采收與儲藏當果實達到形態(tài)成熟時采收。采收過程中注意不讓果實破損,不能碰掉果實表面包裹的白霜。采收后要放入塑料食品盒中,以免擠壓。現(xiàn)在丹東地區(qū)用的都是人工采收的方法。這種方法損傷小,可利用果產(chǎn)量高。采收后的果實要及時冷藏,冷藏溫度低于10
6、℃。降溫要慢,否則易導致爛果。目前國內(nèi)最先進的儲藏技術為氣調庫儲藏。速凍儲藏是在-18℃以下低溫速凍。速凍果雖然味道比鮮果稍微酸一點,但風味仍很好,可以反季供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