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治法研究

《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治法研究

ID:26853101

大?。?3.00 KB

頁數(shù):7頁

時間:2018-11-29

《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治法研究  _第1頁
《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治法研究  _第2頁
《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治法研究  _第3頁
《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治法研究  _第4頁
《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治法研究  _第5頁
資源描述:

《《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治法研究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治法研究【摘要】《溫病條辨》以溫熱、濕熱為兩大綱。因濕性氤氳粘滯,故濕熱類溫病纏綿難愈,病情復(fù)雜多變。通過對《溫病條辨》中濕溫病所用方劑進行研究,探討《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上、中、下三焦證的治法。結(jié)論:濕熱類溫病治療總以清熱祛濕為法,但三焦用藥有別,屬上焦者,以宣肺達祛濕之功;屬中焦者,以芳香化濕及利水滲濕為祛濕之法,用藥多苦寒與辛溫相配以除濕熱;屬下焦者,除祛濕外,尚以溫補固澀為主?!娟P(guān)鍵詞】《溫病條辨》治法三焦宣肺祛濕濕熱(中醫(yī))《溫病條辨》是清·吳瑭歷取諸賢精妙,考之《內(nèi)經(jīng)》,參之心得著成。是書分為七卷,三焦篇論三焦由上及下,辨證方法與《傷寒論》形成一縱一

2、橫之妙。不僅如此,《溫病條辨》中載有很多有效的方劑,一直指導著溫病的臨床實踐。本文以濕溫病為例,通過對其證治中應(yīng)用的方劑進行分析,以探討《溫病條辨》濕熱類溫病治療的特色。1一般資料1.1病種的選擇《溫病條辨》論及濕熱類溫病包括暑溫、伏暑及濕溫。依據(jù)證候表現(xiàn),暑溫當歸屬于溫熱類溫病。但據(jù)《溫病條辨》上焦篇被標為暑溫之大綱的第22條自注所云:“……熱極濕動,火生土也。上熱下濕,人居其中而暑成矣。若純熱不兼濕者,仍歸前條溫熱例,不得混入暑也……”。可知吳氏所列暑溫乃指暑挾濕而言。然所論暑溫之證候及治療方劑又有暑溫及暑濕之別。因本研究只涉及濕熱類溫病治法,故只將其中用治暑濕之方納入研究范疇。

3、1.2方劑的選擇為研究病證治法的需要,采用如下方法對方劑進行統(tǒng)計:如某方用于治療不同病證,則該方須累計入統(tǒng)計范圍;如在某種病證治療中,一首方劑用于該病證不同病位的治療,則該方須累計;而在某病證相同病位的治療中重復(fù)記載的方劑,則該方僅記錄一次。據(jù)統(tǒng)計,暑溫、伏暑中及濕溫中載治濕熱方分別為18首及79首,方劑分布如表1。表1濕熱類溫病用方統(tǒng)計病名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共計暑溫、伏暑  1.3方劑的用藥種類97首濕熱類方劑中含清熱藥的方劑56首,含利水藥的方劑47首,含益氣藥的方劑45首,含解表藥的方劑40首,含理氣藥的方劑35首,含化濕藥及含化痰藥的方劑各34首??梢?,在《溫病條辨》中,濕熱

4、類溫病的治療以祛濕清熱為主,其次還配伍辛散藥以調(diào)理氣機。濕熱類方劑用藥種類統(tǒng)計見表2。2濕溫病治法分析表2濕熱類方劑用藥種類統(tǒng)計病吳鞠通云:“濕溫者,長夏初秋,濕中生熱,即暑病之偏于濕者也。”因濕溫最具特色,故本文將其作為濕熱類病證的代表進行研究。此類溫病屬上焦者用方8首,其中應(yīng)用清熱藥的方劑7首,以下依次為含祛濕藥、解表藥、止咳藥的方劑各為5首、3首及3首;病屬中焦者用方48首,其中含祛濕藥、清熱藥的方劑最多,各為27首,其次為含解表藥、理氣藥及補氣藥的方劑;病屬下焦者用方23首,其中祛濕藥、溫里藥、益氣藥、補血藥及收澀藥在方中的應(yīng)用較為廣泛。相關(guān)情況具體列表見表3。表3濕溫病三焦

5、用藥統(tǒng)計方中配伍某類藥物前10位方劑(藥物種類/方劑數(shù)目)上焦從表3可以看出,濕溫病屬上焦之方劑中,多以清熱藥配伍祛濕藥(本文中祛濕藥包括利水滲濕藥、芳香化濕藥及祛風濕藥,下同);中焦證以祛濕藥配伍清熱藥為主,輔以解表藥及理氣藥;濕溫病屬下焦,方劑以祛濕藥配伍溫里藥為主,輔以補益藥及收澀藥。2.1濕溫病上焦證治法分析鞠通指出:“濕溫較諸溫,病勢雖緩而實重,上焦最少……”。由于濕溫病上焦見證較少,故《溫病條辨》中僅載8方。對于濕溫治法,吳氏概括為“徒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闭J為清熱與祛濕必須兩相兼顧,純與清熱則熱去濕存,常致濕邪冰伏難化;反之,僅以祛濕則濕雖去而熱愈熾,亦于病無

6、益。從上焦方劑用藥分析,多以清熱與祛濕相配伍,符合吳氏治濕熱之原則。而上焦治濕的主要方法為輕宣芳化,輕開上焦肺氣。從藥物歸經(jīng)來分析,上焦肺經(jīng)用藥較多,如用于治療濕溫病初起的三仁湯、銀翹馬勃散及千金葦莖湯加滑石杏仁湯,均配伍杏仁或桔梗,取其輕開上焦肺氣之效,以開肺化濕。再從藥物性味來看,銀翹馬勃散、宣痹湯及千金葦莖湯加滑石杏仁湯或辛涼微苦或苦辛通或辛淡,均以辛開為主。辛可輕開肺氣,淡可滲利水濕,氣機宣通則熱去濕除。正如鞠通所云:“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矣?!绷硗?,鞠通對濕溫上焦證治提出三點告誡,即慎用汗法、下法及補陰之法,否則易致神昏、洞泄及病深不解。清宮湯去蓮心麥冬加銀花赤小豆

7、皮方就是很好的范例,以其治療濕溫邪入心包所致神昏肢逆時,去蓮心是為防止其苦寒傷及心氣從而令濕邪蒙蔽心包加重神昏,而去麥冬是考慮養(yǎng)陰藥助濕易形成錮結(jié)不解之勢。可見,鞠通用藥可謂絲絲入扣,細致入微。2.2濕溫病中焦證治法分析因脾為濕土之臟,胃為水谷之海,故濕熱致病多以脾胃為病變中心,中焦臨證亦最為多見。與之相應(yīng),《溫病條辨》濕溫中焦篇出方最多,計48首。遵循治療濕溫須清熱與祛濕兩相兼顧之原則,中焦方劑仍以祛濕藥與清熱藥配伍為主體。中焦祛濕以苦辛通降為主。在中焦

當前文檔最多預(yù)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yù)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yù)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quán)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quán)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luò)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