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唐寅《自壽圖》與《陶谷贈詞圖》淺析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xué)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唐寅《自壽圖》與《陶谷贈詞圖》淺析論文明武宗正德四年己巳(1509),唐寅四十歲。其年二月,唐寫《自壽山水圖》為自己祝壽。是年唐寅剛剛?cè)胱√一▔],畫中唐寅自提:“魚羹稻衲好終身,彈指流年到四旬;善亦懶為何況惡,富非所明武宗正德四年己巳(1509),唐寅四十歲。其年二月,唐寫《自壽山水圖》為自己祝壽。是年唐寅剛剛?cè)胱√一▔],畫中唐寅自提:“魚羹稻衲好終身,彈指流年到四旬;善亦懶為何況惡,富非所望不憂貧。僧房一局金滕著,野店三杯石凍春。”提拔中顯示了唐寅定居桃花塢后對世事的厭倦和追求隱逸的心情。這種心情在畫面中得到了充分
2、的體現(xiàn)。此圖采用高遠(yuǎn)之法,畫風(fēng)清秀雋永,文人書卷氣息濃厚。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景的高山,此山及礬頭石皆以斧劈皴法寫出,并多采取后半段著墨、前半段留白的方式,使得山石頗具立體感,顯示了唐寅對南宋畫風(fēng)的發(fā)展。細(xì)觀畫面,右邊一條山泉蜿蜒流下,與后面遠(yuǎn)山的山泉遙相呼應(yīng),給人無限的遐想。相對山泉的是左邊的小路,迤邐從后山一路走來,其間雖有山石樹木以及云霧掩映,而小路綿延不斷,體現(xiàn)著畫家的良苦匠心。從山上流下的山泉分為兩路流下,最終聚集于畫面的前端,成為一條小溪。小溪流經(jīng)屋宇之前的湍急,與近處樹屋的寧靜形成一種呼應(yīng)。流水處,樵夫?qū)?/p>
3、欲渡河,居士屋中燕坐。過橋的樵夫,流動的水,最終把屋中之人安詳灑脫的心情烘托得淋漓盡致。此種安排不禁使人拍案叫絕。唐寅的這張《自壽圖》是其后期的代表作品,其中所透露出的文人氣息十分濃郁,但是其技法卻顯然借鑒了南宋的傳統(tǒng),尤其是對空間和真實感的追求方面,他秉承了宋人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畫面布置也頗為符合郭熙所論及的做大堂的要求。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訓(xùn)》中所說:“大山堂堂為眾山之主,所以分布以項岡阜林壑,為遠(yuǎn)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當(dāng)陽而辟奔走超會,無偃蹇背卻止勢也。長松亭亭,為眾木之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蘿草木,為振擎依附
4、之師帥也。其勢若君子軒然得時而眾小人為之役使,無憑陵愁挫之態(tài)也?!边@種層次分明、追求視幻的風(fēng)格,在唐寅畫面中時有體現(xiàn),而這種意識無疑與時人,尤其是元四家所追求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等主張大異其趣。唐寅與宋人以及他的老師周臣及師弟仇英也顯然有著很大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不僅體現(xiàn)在畫面所體現(xiàn)出來的文人氣息,更加表現(xiàn)在他對筆墨的自覺追求和有意運用之上。他似乎一直在尋找一條介于宋人模式與文人抒情模式之間的中間道路,似乎希望在宋人模式下,找到一條通往心靈的道路。這種中間派的作風(fēng),在明朝中葉似乎沒有受到過多的打擊,但是到了明朝后期,
5、隨著董其昌南北宗論的提出,嚴(yán)格劃分出文人畫家與民間畫工兩大陣營,唐寅的這種做法顯然無法歸類,所以董老夫子“不語”似乎就在情理之中了。唐寅的這種修正宋人圖式,以烘托個人心志的做法,不僅體現(xiàn)在山水畫之中,也同樣體現(xiàn)在人物畫中?!短展荣浽~圖》,畫風(fēng)細(xì)致工整,可謂唐氏人物畫中的另一佳作。此圖取材于歷史故事:陶谷是北宋初年的大臣,一次出使小國南唐,態(tài)度十分傲慢,對南唐的李后主出言不遜。南唐君臣無法容忍他的這種態(tài)度,便設(shè)下圈套,派一名宮伎秦箬蘭扮作賣唱女子到陶谷下榻的地方。那位白天一本正經(jīng)、盛氣凌人的陶谷晚上見到美麗溫婉的秦箬蘭
6、之后,邪念萌動,又是曲意逢迎,又是贈詞討好。第二天李后主設(shè)宴招待陶谷,陶谷再一次擺出不可一世的樣子,李后主手一揮,那名宮伎就懷抱琵琶出來獻(xiàn)曲,歌詞即是陶谷所贈。陶谷認(rèn)出此女子就是昨晚那個賣唱的女子,頓時面紅耳赤,無地自容。這是一幅十分幽默辛辣的諷刺畫。唐寅詩云:“一宿姻緣逆旅中,短詞聊以識泥鴻。當(dāng)時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臉發(fā)紅。”唐寅利用這個典故,抨擊了士大夫的虛偽,贊揚了宮伎的智慧。這幅畫的布局、神、理、趣兼?zhèn)?,形神俱佳。人物畫最難做的就是人物的神情,所謂“傳神寫照”,寫照易而傳神難。此圖把陶谷的尷尬神色與秦箬蘭的悠
7、閑自信描繪得曲盡其妙,可見作者的寫真功力之深厚。唐寅對二者的氛圍把握也十分值得玩味。畫面中所出現(xiàn)的屏風(fēng)、燭臺、坐床等事物,暗示出這是一場夜宴,唐寅卻匠心獨運地把整個場景圍繞在樹石之間,這應(yīng)該是不符合實際境況的,卻增加了文人情趣,實為絕妙。按照史書的記載,夜宴中的人物絕不僅僅是陶谷和秦箬蘭二人,但畫面中卻惟獨出現(xiàn)二人,不僅把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把握得恰到好處,而且有力地烘托出了秦箬蘭的功績這一主題。從史書上可以得知,整個事件的背后主導(dǎo)者實際是南唐的李后主,此君卻沒有在畫面中出現(xiàn),恰恰說明了畫家主要想表達(dá)的并非是李后主,而是秦
8、箬蘭。作為一代才子,對文人士大夫卻懷有蔑視之心,反而贊揚被士人所輕賤的妓女,此問題頗值得玩味。唐寅對于妓女的態(tài)度,或許與其跌宕起伏、經(jīng)歷坎坷的一生息息相關(guān)。在古代妓女一直處于社會的底層,為世人所鄙夷,而唐寅自己的一生也一直處于榮耀、恥辱、放蕩和漂泊之中,這些特點與妓女的身世有著頗多的相似性,所以在其筆下出現(xiàn)的妓女大多善良、勇敢與睿智。從這種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