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古詩詞鑒賞復習方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2010年高考復習一輪古代詩詞鑒賞方案古代詩詞鑒賞始終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自從進入高考考查范圍以后,它一直成為學生難以邁過的坎。究其原因,大體上來自三方面:其一,閱讀量過少,體悟不夠:其二,命題者命題概念上的混亂;其三,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一一鑒賞的方法。前兩點暫不作討論,本文單探討鑒賞方法。鑒賞解讀大體上可分四個部分:外部感知、象境體悟、技巧品賞和語言玩味。一、外部感知外部感知,可以從叫個方面入手:讀題,識人,辨文,看注釋。1、讀“題”凡讀詩,必須讀全詩,即從題目入手,直到最后一個字,凡有注釋的,包括注釋在A。事實上
2、,許多讀者,特別是中學生,尤其是面對考題上的詩,往往只記住詩句,而忘了題目。殊不知,有些題目也是詩整體意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丟了題目,等于給自己的理解設置了障礙,拋棄了對詩內容或情感把握的切入口。因為題目往往含有可資我們理解詩的信息。例如,王維《過香積寺》,券,特殊的地點,題目點明了地點,事情(“過”)。杜甫的《春夜喜雨》,題目既交待了季節(jié)、時間、對象,又表達了心情(“喜”)。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題目不僅交代了人物間的關系,同時,又敘述了情節(jié)(“見”一一“別”),更重要的是描寫了情感的不同特征(喜悅與哀愁)。
3、面對這樣的題目,縱然不讀詩,也可以引發(fā)豐富的聯(lián)想。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題目既明確了地點,一個富有歷史厚重感的地點,又交待內容,同時也暗示了情感的指向。讀題目,可以幫助讀者對詩歌A容的理解,對所抒情感的把握。2、識“人”這里的“人”,指詩人、敘述者和被敘述者(詩詞中的主體對象)三者。凡詩文皆有敘述者,相對于文而言,對詩的敘述者的辨識,對理解詩的情感內容更加直接。詩的“敘述”者有兩種形式:一處于詩的景物人事之外的敘述者,作者以旁觀者或代言人的身份出現(xiàn);一是置身于景物人事之屮的敘述者。處于詩的景物人事之外的敘述
4、者,作為局外人,與詩歌詠的主體對象是分離的。例如,盧照鄰的《曲池荷》:“浮香繞曲岸,圓影復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边@首詠物詩,敘述者和歌詠的主體對象是分離的。敘述者是詩人,主體對象是池荷。詩句是圍繞主體對象展開的,詩人的思想情感是依附在主體對象允許的范圍內的。要理解詩人的思想情感,首先要解讀主體對象。該詩寫荷花的呑艷,也寫荷花擔憂因秋風而過早的飄零。只有解讀了荷花的這一形象,才能品味出詩人在詩中寄寓了自己懷才不遇、蹉跎歲月的情感。乂如李白的《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
5、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痹娙伺c詩中的主體對象思婦也是分離的。詩句都是扣緊思婦寫,詩人渴望和平的愿望,是通過思婦的思念丈夫(良人)和“何日平胡虔,良人罷遠征”表現(xiàn)出來的。貫身于景物人事之屮的敘述者,敘述者往往和主體對象合二為一。例如,陶淵明《歸園田居》、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杜甫《登高》、陸游《書憤》、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聲聲慢》等。這些詩詞,都直接表露了詩人的思想情感,我們讀詩,就是與詩人的直接對話。讀詩,不應忽略敘述者的立場,這對鑒賞詩不無幫助。另一
6、個識“人”的含義,指對作者的認識。對作者的認識途徑有二:一是調動文學常識記憶庫中的知識儲備,二是借助現(xiàn)場的材料一一詩詞后面的注釋。了解作者,可以幫助我們解讀他的詩,因為有些詩,作者抒發(fā)的情感往往與他的背景有關。3、辨“文”所謂辨“文”,指從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詩描述的p、j容各不相同,有山水田園的、邊塞羈旅的、宮廷閨怨的、送別酬答的、詠物寫景的、寄興詠懷的,不一而足。通過對詩歌內容的辨認,有助于對詩歌情節(jié)的把握和情感的領悟。例如,李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p>
7、當我們得知這是一首詠史感懷詩,那么,我們就可以較容易地明了所寫的史實內鞞:越干破吳凱旋,戰(zhàn)士盡衣錦榮歸,如花般的宮女擠滿華麗的宮殿,真是榮極盛極一時。掌握了這一敘述情節(jié),再與“只今”一句所寫的荒涼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就較容易把握詩人對盛衰的感慨。柳永《雨霖鈴》,當我們獲知這是一首離別詞之后,我們同樣可以比較輕松地掌握它的情節(jié):一對戀人長亭惜別,他們纏綿留戀,無奈船夫催發(fā),他們哽咽著離別,女主人公想象著情人的去處和途中的景況,并且沒想自己日后生活的寂寞孤凄。明白了詞的情節(jié),就能進一步體會它所表達的情感。又如李綱《病牛
8、》:“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精疲誰復傷。但使眾生皆得飽,不辭贏病臥殘陽?!边@是一首詠物詩,它的主體對象是“病?!?。當我們辨淸了“文”之后,它的情節(jié)就很清楚了:病牛為人耕種,結果,他們收獲了很多,而病牛自己卻筋疲力盡,無人為他的老病衰弱而傷感;然而,只要眾生能夠溫飽,他目*心情愿讓病弱的身軀倒臥在殘陽里。了解了情節(jié)之后,詩人的為民奉獻的情懷也就從詩句中透露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