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喜炎平在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中的應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喜炎平在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中的應用王永梅(普蘭店市中心醫(yī)院兒科116200}【摘要】目的具體分析對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患者行喜炎平治療的臨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將收治治療的90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分為對照組組和治療組兩組,對照組予以利巴韋林治療,治療組予以喜炎平治療,比較兩組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的總體療效、癥狀消退時間情況。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癥狀消退時間少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對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患者,采用喜炎平治療,效果顯著、無明顯不良反應,具有推廣價值?!娟P鍵詞】喜炎
2、平皰疹性咽峽炎【中圖分類號】R766.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085(2013)40-0083-02皰疹性咽峽炎是兒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個特殊類型。多由柯薩奇A組病毒引起,好發(fā)于夏秋季[1]?,F(xiàn)將我院2011年9月至今收治的病例中隨機選取90例。其中45例應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45例未用,療效滿意,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所選病例90例均符合皰疹性咽峽炎診斷標準[1]。排除標準:存在中耳炎、肺炎等相關疾病。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8個月?7歲。對照組45例,其中
3、男25例,女20例;年齡8個月?6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2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癥、支持治療,補充多種維生素等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用利巴韋林10mg/(kg·d)加入5%葡萄糖100-250ml靜脈滴注。治療組予以喜炎平注射液(江丙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2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mL中靜脈滴注。均曰1次,療程5-7d,并發(fā)細菌及其它感染者給相應抗生素治療。3療效標準[3]顯效:患兒經(jīng)治療2d以內,其臨床癥狀表現(xiàn)明顯好
4、轉或正常,咽峽皰疹明顯縮小且無潰瘍形成情況。有效:患兒經(jīng)治療4d內,其臨床癥狀表現(xiàn)明顯好轉或正常,咽峽皰疹縮小(或)消失,無潰瘍。無效:患兒治療5d后仍未達到上述標準,臨床癥狀無改變。4統(tǒng)計學方法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計數(shù)資料檢驗采用χ2,計量資料米用t值檢驗。5結果5.1患兒癥狀消失時間分析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吋間相比,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o見下表1表1兩組患兒痖狀消失時間對比分析表(d)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5.2療效比較從兩組患兒的總療
5、效統(tǒng)計結果來看,治療組總有效41例(91.11%),而對照組總有效31例(68.89%),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其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下表2。表2兩組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總療效對比分析表[n(%)]注:較對照組總療效相比,P<0.05。6討論綜上所述,皰疹性咽峽炎發(fā)生的主要原因[4】:系柯薩奇A組病毒、皰疹病毒、??刹《?、細菌感染。此病高發(fā)季節(jié)在夏秋,i具冇傳染性強、病情流行快等特點[5】。主要發(fā)生于年齡在1-7歲之間的兒童?,F(xiàn)階段,還沒有較為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喜炎平為中藥制劑,其主要成分為穿心蓮,穿心蓮具冇清熱解毒
6、,涼血消腫的功效。主要用于發(fā)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癰腫瘡瘍,毒蛇咬傷等??們弱チ蚧撬猁}是從穿心蓮葉中提取出來的無菌水溶性物質,是喜炎平中主要有效成分,它具冇抗菌、消炎、抗病毒以及抑制內毒素產(chǎn)生的功效,能冇效抑制抗組織胺物質以及一些化學刺激性物質對毛細血管造成的損害,可奮效提高免疫細胞對病毒細胞的吞噬能力,從而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屬于廣譜抗生素藥物[6】。本組結果表明,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疤疹性咽峽炎能加快減少患兒的臨床癥狀,減輕患兒痛苦,縮短病程。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參考文獻[1】沈曉明,王
7、衛(wèi)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2-263.[2】朱黎明.酚麻美敏混懸液輔治兒童皰疹性咽峽炎248例U].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7(14):258-260.[3】洪建國,李臻,普蘭芳,等.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臨床觀察[」].臨床兒科雜志,2010,24(6):525-528.[4】鐘銳章,彭慶明,蘆慧明.炎琥寧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觀察[」].中國健康月刊,2011.11(4):470-473.[5】馮琳.抗感利咽噴霧劑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護理學雜志
8、,2009,15(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