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耀州窯瓷的復仿制與鑒定》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耀州窖瓷的復仿制與鑒定對古代耀瓷的仿制始于20世紀30年代。民國版的《同官縣志》載:“民國二十四年,中委張繼、省主席邵力子謁黃帝陵過同,察閱故瓷,惜其久廢,檄縣實驗恢復,付資本六千元,聘工仿制,頗有成效。旋因抗戰(zhàn)軍興,資款不繼,遂罷?!蓖偌唇耜兾魇°~川市,民國時這里的仿制品有極少量存世,釉色不溫潤,刻花工藝亦差。新中國成立后,陜西省考古研宄所在三年困難時期進行了試驗,產(chǎn)品存世很少,且?guī)в袑嶒炂返脑夹浴?973年為配合銅川市燈泡廠基建,耀州窯遺址被再次發(fā)掘,領隊禚振西和市文化館盧建國向銅川市領導
2、建議以發(fā)掘品為樣木,進行宋代耀州青瓷的復仿制工作。建議得到了時任銅川市委領導成員之一的張鐵民同志的積極支持,撥出經(jīng)費,由文博部門出樣,陳爐和莊里陶瓷廠承擔試制。在陜西省輕工業(yè)研究所李國禎先生技術指導下,20世紀70年代中期仿宋青瓷在陳爐陶瓷廠初步取得成功;至80年代中期,該廠一直獨占著后仿耀瓷市場。其仿品造型豐富,但在釉色滋潤度和胎泥方面都與真品有所差異。產(chǎn)品在底足上很少刻意仿古,注漿產(chǎn)品也較多見。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耀州窯黃堡窯址大規(guī)??脊虐l(fā)掘,耀州窯的復制品銷量增大,除陳爐陶瓷廠繼續(xù)生產(chǎn)
3、耀瓷復仿制品外,還有礦務局轄王家河廠、銅川市文物旅游局轄銅川耀州窯復制廠,以及三原縣古耀瓷復制廠、莊里陶瓷廠的復仿制實驗窯等多個廠家進行仿品生產(chǎn)。至90年代以后,銅川陳爐等地大量民營瓷坊投入燒造,采用手工拉坯成型,自行調(diào)配釉料,產(chǎn)品亦多樣,仿宋代青瓷最多,亦有黑釉、醬釉、黑釉醬斑、月白釉、茶葉末釉、白釉黑彩等品種。制作時往往與真品標本進行對比,高仿精品多注意底足處理,有意模仿出當時的手工制作痕跡。在河南等地也有仿造耀州窯或臨汝窯的青瓷產(chǎn)品,但在造型把握、配釉和刻印花制作工藝上不及銅川的仿制水平。在
4、文化部頒布的第一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耀州窯陳爐燒瓷技藝成為北方三種燒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銅川當?shù)匾布訌娏苏衽d當?shù)靥沾尚袠I(yè)的舉措。B前陳爐、黃堡約30家民營瓷坊生產(chǎn)活躍,很多復仿制帶有研究性,產(chǎn)品也日趨多樣。在真品和仿品的鑒識上,西安藏友因為距離窯址近,方便前往觀摩博物館、窯址和仿制瓷坊,容易獲取西安城市基建中出土的真品殘瓷標本,加之耀州窯考古著作豐厚,方便查找比較,因此西安民間藏界對耀州窯的鑒識水平確高于其他省份。近年來,很多外省藏友反映耀州窯產(chǎn)品不易鑒定。對于偏好收藏耀州窯系的藏友而言
5、,應經(jīng)常外出觀摩、學習和加強與各省藏家的動態(tài)交流,手邊還要保存一些真品殘片勤加比較,這樣才能避免按圖索驥,對真仿品鑒別獲得切實心得。鑒藏者應當抓住器物底足的時代演變特征,力爭做到爛熟在胸。因為從一件古瓷的底足,即可觀察出其胎質(zhì)的組成,由底足的形態(tài)和支墊痕跡可判定出時代特色和裝燒工藝,而這些特點往往是后仿作偽者不易掌握和仿造的。耀州瓷底足辨識特征耀州窯盛唐瓷器產(chǎn)品中出現(xiàn)了青瓷器,但數(shù)量、利嘍都比較少。僅見有碗缽之類,碗的造型多為直口圓唇圓腹餅足式,以器壁厚不挖足為特征,這種餅形足也被研究者稱為“假圈
6、足”。到中晚唐時期,盤碗底足演變?yōu)樘拼餍械膶挵ψ?,亦稱玉璧形底。這種唐玉璧形底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時代早一些的挖足淺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別寬;時代晚一些的挖足漸深,所留玉璧足亦越來越窄,到晚唐時演變?yōu)槿ψ慵氄挠癍h(huán)底。在整個唐代,該窯底足都作人底,因器底露胎,采用了三角支墊尖端支于盤碗類器物內(nèi)心的裝燒法,燒成后留有三點支痕。到五代時期,該窯器物造型多仿晚唐與五代的金銀器皿,青瓷釉色有淡灰青、青綠、淡青、粉青、淡天青、天青等色調(diào)。紋飾方面,除了使用晚唐幵始出現(xiàn)的細線劃花裝飾,還出現(xiàn)新的裝飾技巧,如雕花、
7、貼花及剔刻化妝土。這一時期器物最明顯的時代特征是器底較大,足多外撇。通體施釉到底,多飾裹足釉,在器底或足底多留有三角支墊或托珠支墊的痕跡。宋代耀瓷造型清秀,底足漸小,作高窄直圈足,制作都很規(guī)整,而且多留有二次修坯的痕跡。其工藝過程為第一次修坯時底足留的較寬,隨后施釉。釉干后對器足再次修整,燒成后在底足部位留有明顯的加施修削痕跡,乂演變出雞心底,圈足亦變?yōu)榘∪ψ?。宋代耀州瓷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為真宗乾興元年(1022年)以前,器底較寬,足底往往粘有石英托珠,紋飾多簡單。由于初將燒柴窯爐改為燒
8、煤,燒成氣氛不穩(wěn),產(chǎn)品與五代和宋代屮期以后比,普遍發(fā)暗。屮期為仁宗至神宗時期(1023?1085年),是耀州窯的鼎盛時期,器胎因淘洗和煉制精細,壁薄質(zhì)細,致密度超過此前產(chǎn)品。器物底足增高,以飾釉活再經(jīng)二次精修的高窄圈足為特征晚期為哲宗時期(1086?1127年)以后,盛行斗笠狀小碗,以器物底足變矮、器胎變薄出現(xiàn)雞心底為特征。盛行印花器。金代的器物特征為青瓷的釉色偏于青翠;造型渾圓厚重,特別是碗類口部常比口下還厚;器足作玉環(huán)底,器底多飾釉,但底足多不經(jīng)二次修整,有外墻向內(nèi)斜的特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