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教育也會“傷人”

小心,教育也會“傷人”

ID:30935639

大?。?2.00 KB

頁數(shù):4頁

時間:2019-01-05

小心,教育也會“傷人”_第1頁
小心,教育也會“傷人”_第2頁
小心,教育也會“傷人”_第3頁
小心,教育也會“傷人”_第4頁
資源描述:

《小心,教育也會“傷人”》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小心,教育也會“傷人”一、與教學混淆了的教育在我們的觀念中,所有的教師都被稱為“教育者”,其實'‘教育”和"教學”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那些通過催逼讓一個孩子背熟了幾首唐詩的人,以及通過機械的練習讓學生熟悉了勾股定理的人,并不一定是教育者。只傳遞知識,而不能建立孩子對知識的熱愛態(tài)度、不能讓孩子在思維和人格上受益,這樣的教學并不是教育。我們身邊的教學工作者眾多,而教育工作者實在是鳳毛麟角。進而言之,糟糕的教學工作者不僅不是教育工作者,而且是反教育者。我曾經(jīng)給一個教育同行介紹蒙臺索利的書,他看完后我問他怎么樣,他說:挺受啟發(fā)的,就是不太系統(tǒng)。我很驚訝他居然用“系統(tǒng)

2、與否”來評論一本書。'‘就是不太系統(tǒng)”這句話的背后隱藏著十幾年課堂教學灌輸?shù)挠^念要完整,要有序,要綱舉目張。如果這么說的話,那么《論語》也不夠系統(tǒng),可是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幾本書能比《論語》影響更深遠呢?這位同行身后的“糟糕的教學者”已經(jīng)破壞了他的思維結構,而且我相信,'‘形式大于實質(zhì)”這樣的遺毒還會被我這個同行一直傳遞下去。再比如說作文教育,寫作的本質(zhì)是內(nèi)心的表達,傾聽自己的心聲,喚醒自己的感受應該是最首要的,然后才是去嘗試表達,并通過練習、摸索、借鑒來提高自己的技能。而現(xiàn)在的作文教育恰恰相反不引導孩子感受生活,不引導孩子體會各種感情,卻直接把寫作六要素

3、、名言詞匯等灌輸給孩子。感覺是理智的先導,在孩子沒有感受過文學的魅力、沒有嘗試過體會和表達以前,這些形式上的東西對孩子而言只是一種負擔,而不會對他們產(chǎn)生任何幫助和啟發(fā)。所以,在高考作文中才會有四成的學生“父母發(fā)生了車禍”;所以學生才會寫到媽媽就是自己生病如何被照顧,談到老師就是“夜深了,辦公室的燈還亮著”。于是,“寫作”這樣一件最有意思的事情,變成了讓大多數(shù)學生都頭疼的事。問題的根源就在于,那些糟糕的語文老師本身就沒有受到過文學的啟蒙,連他們自己也不會寫東西。這些糟糕的“教學者”破壞或者降低了孩子對文學的興趣和鑒賞能力。一個人終生討厭數(shù)學,僅僅是因為他連

4、續(xù)遇到了幾個糟糕的數(shù)學老師;一個人一輩子抵觸寫作文,僅僅是因為某個老師把語文變得味若嚼蠟,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由來已久。所以我要說,教育已經(jīng)不是教育太久了。二、教育“潔癖癥”教育和生活本來就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就是為了讓人更好地生活,什么樣的生活就給了孩子什么樣的教育。然而,在現(xiàn)實中,我們的教育回避了太多的東西,有幾個母親跟女兒講過自己當年的春心萌動?有幾個父親和自己的孩子探討過克服過度自慰的經(jīng)驗呢?當自己去給別人送禮或者接受別人的非禮節(jié)性禮品時,有幾個家長會給孩子一個客觀的說明呢?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家長仿佛有“潔癖”,習慣在學生或者子女面前“嚴肅、正經(jīng)”

5、,這個不能講,太不正經(jīng)了,那個不能講,太庸俗了,仿佛不如此就不是一個好的教育者。其實這種意識是我們的一個大包袱,我們沒什么了不起,只不過比孩子早來這個世界一段時間而已,我們和孩子都只是在這個天空下生活的人,沒必要把自己抬得有多高。我認為,只要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我們就不應該回避;生活中必然遇到又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事情,我們就更應該深入地思考它們,從而給孩子合適的教育。假如我們不教育孩子,孩子就會從其他渠道去尋求答案,如果運氣不夠好,碰到了不良渠道,那后果就將是我們無法承受的。無論是情感、性、還是自己人格上的陰暗面、自己不太光彩的經(jīng)歷,都可以講給孩子聽。不要擔

6、心自己在孩子心中會失去威信。袒露自己的陰暗面,袒露自己內(nèi)心的隱秘,不僅不會讓孩子看不起我們,相反會讓孩子更加尊重我們,因為這體現(xiàn)了我們的勇氣和真誠。即便我們有過失,孩子也會包容我們。最重要的是,孩子會從我們的經(jīng)歷中獲得寶貴的經(jīng)驗,由此而比同齡人面臨更少的危險,付出更少的“學費”。“假正經(jīng)”對孩子的危害遠遠大于“不正經(jīng)”,因為孩子面對“不正經(jīng)”未必就會效仿,但是“假正經(jīng)”會讓孩子感到自己被騙了,會讓孩子認為世上沒有“正經(jīng)”可言。同樣的說法也適用于“偽道德”。生活從來不是完美和單純的,粉飾過的“生活”、扮演出來的“教育者”,只能帶給孩子虛假的概念而不是理性的

7、判斷和權衡后的選擇,而我們要的顯然不是這個。只有當一個人把自己的一切暴露于眾、且仍能保持自尊和自信的時候,他才有真正的自尊和自信。否則他就是表演。馬斯洛三、教育“近視病”長久以來,人們爭相議論的永遠是哪個孩子能夠背誦多少首唐詩,而不是哪個孩子多么喜歡唐詩,盡管后者比前者更有意義;人們津津樂道的也總是哪個孩子考上了什么大學,而不是哪個孩子多么獨立、多么有勇氣,盡管后者可能比前者更加重要。教育者最應該關注孩子的什么?這是一個根本的問題。人們?nèi)菀妆蛔畋砻婧妥蠲黠@的東西吸引和迷惑,這種現(xiàn)象也許不只出現(xiàn)在教育領域,但是它在教育領域卻最突出。我們關注的是孩子的分數(shù)、

8、名次、考上了哪所學校,卻忽略了那些對孩子的成長真正有深遠意義的東西學習的心態(tài)、學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