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痕竹韻——對竹刻的認知

刀痕竹韻——對竹刻的認知

ID:33201241

大小:57.30 KB

頁數(shù):5頁

時間:2019-02-22

刀痕竹韻——對竹刻的認知_第1頁
刀痕竹韻——對竹刻的認知_第2頁
刀痕竹韻——對竹刻的認知_第3頁
刀痕竹韻——對竹刻的認知_第4頁
刀痕竹韻——對竹刻的認知_第5頁
資源描述:

《刀痕竹韻——對竹刻的認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刀痕竹韻——對竹刻的認知-美術論文刀痕竹韻——對竹刻的認知秦石一、竹刻的刀痕與竹韻竹刻是以竹子為載體,藝人們用不同的刀具在竹子上進行雕琢刻劃,形成各種紋飾和圖形,這種雕刻的方法和形成的圖文,我把它看作為“刀痕”。通過刀痕把作者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形成一件具有一定藝術韻味的竹刻作品,這就是“竹韻”。刀痕是技能,是功夫。功夫靠練,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就能夠了解和掌握的,正所謂“功到自然成”。竹韻是藝術,藝術是人的文化學識和藝術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學養(yǎng)是要經(jīng)過長期的培養(yǎng)和積累逐步形成的,“積學儲寶”、“藝無止境”就是這個道

2、理。嫻熟的刀痕,豐厚的竹韻,兩者的有機結合,就能形成精美的竹刻藝術品。竹刻藝術從我國先民在竹用實物上的簡單刻劃美飾,到殷商制作竹簡刻字記事,再到漢唐一般竹刻工藝品的出現(xiàn),這一漸進過程,上下達數(shù)千年之久。明朝嘉定年間的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朱鶴,與其子朱纓、其孫朱稚征,人稱“嘉定三朱”。他們擅長書畫,精于篆刻,把書畫之法、金石之技融合于竹刻,始創(chuàng)了深刻浮雕和竹根圓雕的“嘉定派”竹刻。稍晚一些的金陵(今南京)人濮仲謙,擅長淺刻、“水磨”竹刻。借竹子自然之形,以刀代筆,肆意雕刻,所刻的花鳥詩文、竹刻印章,清新雅致,意韻自然。時人稱其

3、為“大璞不斫”、“吳中絕技”。濮氏成為平雕、巧雕“金陵派”竹刻的一代宗師。繼朱、濮之后到“清三代”(康、雍、乾)的三百年間,是竹刻藝術變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繁榮的時期。其工匠、文人文化的融合,專業(yè)、業(yè)余竹刻隊伍的發(fā)展壯大,竹刻藝術漸達成熟,竹刻的形式、竹刻的器形翻新多樣,竹刻的文化內(nèi)涵深化豐厚,把竹刻藝術推向空前的高峰,為竹刻藝術的繼承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竹刻是一項包容性很強的手工雕刻藝術,適合各類人群玩上一把,也滿足著各種人們的需求。有些人以“票友”的身份參與竹刻,這里面除部分工作之余的愛好者外,還有一些退休人員,我就是其中

4、之一。我退休前幾年走進竹刻,退休后身體和視力還都好,就全身心地玩起了竹刻。竹刻在刀痕和竹韻上有著豐厚的技藝外延和人文內(nèi)涵,它給竹人們提供了充分才藝展示、抒發(fā)感情的平臺和空間。十多年來我先后十多次去浙江福建竹鄉(xiāng)采購竹子。從竹材的“三防”(防霉、防裂、防蟲蛀)處理、竹器制作到磨制刀具、上稿雕刻,包括制作框架、竹品保養(yǎng),整個竹刻的全過程,我都親自動手干。前些年,我以平刻、淺刻、留青書法為主,近幾年,逐步探索留青分筠,表現(xiàn)花鳥人物。這么多年大大小小刻了三百多件作品,它給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樂趣。下面幾句話就是我學習竹刻的寫照:老來學藝

5、,毋求成器;大媽跳舞,重在參與;抒發(fā)情懷,雕刻隨遇;既康且樂,是吾本意。竹刻不僅是刻竹子,當你鉆進去了,就是在刻文化,刻學養(yǎng),刻意念,刻人生。我對竹刻的態(tài)度是敞開胸懷去擁抱它,開開心心玩上一把,不設局限,隨遇而安,這就是“開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細心,有耐心,樹立恒心,沒有“三心”是無法學好竹刻的。刻成一件作品固然重要,但制作雕刻的過程更有意義。竹刻中,竹人在抒發(fā)感情,施展才藝,修身養(yǎng)性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的體會和收獲,遠遠超過竹刻作品本身的價值。竹材在雕刻把玩時,還會給人帶來一份特有的溫馨。多年來,我一直堅持竹刻,實際上是在

6、享受竹刻這個過程。二、刀痕的外延和竹韻的內(nèi)涵竹刻所用的竹材廉價易得,相比玉石、犀角、象牙、名貴木材的雕刻,在材料價值上不占優(yōu)勢,這就促使藝人們在竹刻的人文內(nèi)涵上想辦法找出路。明朝中期,在知識階層的參與推動下,文人竹刻應運而生,職業(yè)竹人學習詩書畫印,工匠“文人化”,文人學士投身竹刻,文人“匠藝化”,他們在雕刻技法上創(chuàng)新,在制作形器上求變,在刀痕上下功夫,在竹韻上做文章,使原本比較簡單的以實用為主的竹工藝品,升華為比較復雜的以觀賞、陳設、把玩為主的竹刻藝術品,極大地提高了竹刻的藝術水平和附加價值,這是竹刻的一次歷史性飛躍。竹子非

7、草非木,中空有節(jié),地上莖光直挺拔,地下莖逶壓密結,機理清奇,材質(zhì)堅細。藝人們利用竹子的這些特性,經(jīng)過長期的探索實踐,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竹刻模式和雕刻技法,使刀痕得到較大擴展。從竹材體位上講,竹刻可分為竹皮雕刻(留青)、竹黃雕刻(翻黃、貼黃)、竹肉雕刻(去皮的竹莖)、竹根雕刻(地下莖,也叫竹兜)和混合雕刻(兩個體位以上的雕刻)。雕刻技法上可分為平雕(毛雕、淺刻、陰刻、陽刻)、浮雕(薄浮雕、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和圓雕(竹根雕、立體雕)。顯地刻,是把紋飾(圖形、文字)用深淺不同的凹陷浮雕技法刻出,而紋飾以外的部分(地子)留著不刻,

8、我把它稱為陰刻浮雕。這種雕刻方法是竹刻中十分獨特的,其它雕刻中很少見到。竹刻在形制和技法上大量借鑒和融入了中國書畫的表現(xiàn)方式和姐妹藝術的雕刻技能,充分顯示了竹刻在刀痕上極其廣博的包容性。如留青中的分筠,通過對竹皮的全留、多留、少留和不留,把中國畫的皴擦暈染巧施與竹皮之上,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人物、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