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導論(金融學)ppt培訓課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金融學主講人:黃苒華中師范大學經(jīng)濟學院使用教材:黃達主編《金融學》參考書:米什金著《貨幣金融學》黃憲主編《貨幣金融學》本課程的考核:1、平時成績:1)課堂提問、討論;2)課后作業(yè);3)到課率2、期中考核:課程論文或分組選題研究3、期末考核:閉卷考試第一講導言一、金融的內涵和外延;二、為什么研究貨幣?三、為什么研究金融市場?四、為什么研究金融機構?第一講導言一、金融的內涵和外延;二、為什么研究貨幣?三、為什么研究金融市場?四、為什么研究金融機構?1、何謂金融:“金融”雖是由漢字組成的詞,但在中國并非古已有之。古代文字中有“金”,有“融”,但未見“金融”連在一起的詞?!犊滴踝值洹芬约霸谒?/p>
2、前的工具書均無“金”與“融”連用的詞。“金”與“融”連起來組成的“金融”始于何時,無確切考證。最早列入“金融”條目的工具書是1915年初出版的《辭源》和1937年開始刊行的《辭?!?。西方人對finance的用法也不只限于一種。西方的辭書和百科全書對finance的詮釋,大體可歸納為三種口徑:(1)最寬泛的口徑是將“金融”詮釋為:貨幣的事務、貨幣的管理、與金錢有關的財源等,具體包括三個方面:政府的貨幣資財及其管理,歸之為“publicfinance”,即“國家財政”或“公共財政”;工商企業(yè)的貨幣資財及其管理,歸之為“corporatefinance”,即“公司理財”;個人的貨幣資財及其管
3、理,歸之為“personalbudget”,即“個人收支”。(2)最狹窄的詮釋用“金融”一詞概括與資本市場有關的運作機制以及股票等有價證券的價格形成。在經(jīng)濟學界,這樣的用法通行。近年來,在我國開始流行的對“金融”的狹義界定,即來源于國外對finance的這種解釋。(3)介于兩者之間的口徑是把“金融”所包括的內容詮釋為:貨幣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資的運作;銀行的服務等。一些國際組織采用這樣的統(tǒng)計口徑。比如: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署的統(tǒng)計口徑大致包括:中央銀行服務和商業(yè)銀行存貸業(yè)務與中間業(yè)務的服務;投資銀行服務;非強制性的保險和養(yǎng)老基金服務及再保險服務;房地產(chǎn)融資、租借、租賃服務,以及對從事以上各項服
4、務的金融機構的服務。事實上,在介于兩者之間的口徑中,如何界定也并非完全劃一。概而言之,西方對finance并非一種用法,往往是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用法,多種用法并存。2、在中國“金融”涵蓋的范圍:在中國的日常生活中,大體包括:與物價有緊密聯(lián)系的貨幣流通;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體系;短期資金拆借市場;資本市場;保險系統(tǒng);國際金融等領域。在中國,通常所理解的金融,就是指由這諸多部分所構成的大系統(tǒng);這個大系統(tǒng)既包括宏觀運行機制,也包括微觀運行機制。近年來開始流行對“金融”的狹義理解,即認為“金融”僅指資本市場,僅指資本市場的微觀運行機制。同時,存在范圍稍大的觀念,如從資本市場擴及金融機構及其他
5、金融市場。所指范圍雖然稍大,但也僅指這個范圍內的微觀運行機制。3、金融的形成和界定(1)古代相互獨立發(fā)展的貨幣范疇與信用范疇金融范疇的形成需從貨幣和信用的發(fā)展溯源。在現(xiàn)代資本主義市場經(jīng)濟之前,貨幣范疇的發(fā)展同信用范疇的發(fā)展保持著相互獨立的狀態(tài)。①流通中的貨幣形態(tài)的大輪廓是:實物形態(tài)——金屬鑄幣形態(tài)——信用貨幣形態(tài)。穿插于其間的則有稱量的金屬貨幣形態(tài)、國家強制行使的紙幣形態(tài)等等。貨幣在以實物形態(tài)和鑄幣(包括稱量的金屬貨幣)形態(tài)存在時,都不是信用的創(chuàng)造。作為貨幣的實物,如牛、如鹽、如布帛,是勞動產(chǎn)品,不是信用產(chǎn)品。金屬鑄幣的存在也不依存于信用。以中國為例,作為主要流通手段的銅鑄幣以及后來的
6、銀鑄幣,其形制、成色和重量都是由當政者直接規(guī)定的;鑄幣材料的開采、冶煉、調運,大部分年代也是由朝廷集中組織管理。至于鑄造錢幣的權力則由國家壟斷,大多是在京城和指定的地方設官府機構鑄造。②信用的產(chǎn)生是與財富非所有權(使用權)轉移的需要相聯(lián)系的。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信用一直是以實物借貸和貨幣借貸兩種形式并存。隨著商品貨幣關系的發(fā)展,作為財富凝結的貨幣在借貸中日益占重要地位。但在貨幣借貸迅速發(fā)展的同時,實物形態(tài)的借貸仍然大量存在。信用的發(fā)展,對于貨幣的流通確實起過強大的作用。如貨幣借貸,使不流動的貯藏貨幣變成流動的,加快了貨幣流通的速度;基于信用關系的匯兌業(yè)務,便利了貨幣在更廣大地區(qū)的流動;唐
7、代的“飛錢”、北宋出現(xiàn)的“交子”都是是信用憑證,發(fā)揮了代替笨重鑄幣流通和補充鑄幣不足的作用,并引出了后來的國家強制行使的紙幣,等等。這一切都說明貨幣、信用這兩者的聯(lián)系日益增強。但總的看來,貨幣與信用仍然保持著相互獨立的狀態(tài)。(2)現(xiàn)代銀行的產(chǎn)生與金融范疇的形成18-19世紀,在主要資本主義工業(yè)化國家中典型的現(xiàn)象是:一方面,存在著金屬鑄幣制度(金本位制、銀本位制、金銀復本位制),這是獨立于信用活動之外并由國家直接制定管理的制度。另一方面,鑄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