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徐州旅游景點攻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徐州旅游景點攻略徐州云龍山(興化寺、放鶴亭、云龍山觀景臺)云龍山簡介:??云龍山是蘇北一帶的名山,是徐州自然風景區(qū)重要風景山林之一,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云龍山有九節(jié)山頭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龍,因山上常有云霧繚繞而得名。云龍山長3公里,北頭毗連市區(qū),海拔142米,易于登覽。宋蘇東坡在徐為太守時,常登山覽勝,醉臥山石。他寫并書“放鶴亭記”碑文現(xiàn)存山中。現(xiàn)山上滿布松柏,四季常青,山頂建有亭廊,供人休息。山上主要風景有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碑廊;東麓興化寺內(nèi)有大石佛,西麓大士巖有石造觀音像,云龍書院內(nèi)有
2、東坡石床,黃茅崗摩崖石刻?,F(xiàn)又將一些古跡整修一新,重建了臥牛泉,擴大了招鶴亭平臺,更為云龍山增添了新姿,成為中外客人來徐州必游之地。興化寺:原名石佛寺,初建于唐朝開元年間。歷經(jīng)數(shù)朝代,古跡眾多:大雄寶殿、濟公殿、鐘樓、藏經(jīng)樓等,其中較出名的是北魏時期的大石佛,唐代的摩崖石刻。石佛為釋迦牟尼佛半身像,高約三丈二尺。這就是與云崗和龍門石窟同時代富有盛名的云龍山石佛。放鶴亭:放鶴亭為宋神宗(趙項)元豐年間(公元1073年)春張?zhí)祗K所建。張?zhí)祗K自號云龍山人,又稱張山。他在山上建一亭(現(xiàn)已修建),并養(yǎng)兩只仙鶴,隱
3、居山上。蘇軾在徐州任太守期間,常率賓客在亭中飲酒,和張?zhí)祗K交成好友。于元豐元年十一月,蘇軾寫了一篇《放鶴亭記》,現(xiàn)立碑文于放鶴亭南側,這篇文章膾炙人口,并被選入《古文觀止》,徐州的云龍山和放鶴亭也因文而聞名于全國。觀景臺:看徐州市區(qū)全景。徐州博物館徐州博物館,座落在城南風景秀麗的云龍山北麓。原址為清高宗乾隆皇帝1757年南巡時的行宮舊址。博物館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展廳面積3000余平方米。博物館由陳列樓、乾隆行宮、土山漢墓三大展區(qū)組成。陳列樓內(nèi)還有展廳、學術報告廳、內(nèi)外賓
4、接待室、旅游紀念品中心等;乾隆行宮及碑園陳列漢至唐代墓志、石幢和唐宋時期書法名家的法貼刻石近百方,是一處典雅秀美的文物園林;土山漢墓曾出土銀縷玉衣、鎏金獸形硯等珍貴文物,為東漢時期分封在徐州的某代彭城王夫婦的陵墓,也是徐州市區(qū)發(fā)現(xiàn)的唯一東漢諸侯王墓;旅游紀念品中心經(jīng)營高檔禮品、碑貼字畫、史志郵品、藝術書籍、民俗工藝等,并開展文物鑒定、文物修復等業(yè)務。徐州云龍湖位于徐州城區(qū)西南部,是云龍風景區(qū)主要景區(qū),原名“簸箕洼”又名“石狗湖”,1984年被江蘇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它西連韓山,東依云龍山,南停大
5、山頭和珠山,原水面5.8平方公里,陸地5.6平方公里,包括新近開發(fā)的小南湖景區(qū)(總面積1.6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962平方公里),云龍湖水面面積已達到6.76平方公里,陸地面積6.3平方公里(含小南湖景區(qū))。以湖中路為界,東湖周長約8.1公里,西湖長約7公里,全湖周長約12公里(不包括小南湖)。概況徐州古稱彭城,向以眾多的漢朝文化瑰寶聞名中外,其南郊園林卻以山水風韻秀甲淮海。云龍山、云龍湖、彭園、徐州動物園、淮海烈士陵園及泉山森林公園,莽莽蒼蒼,連成一片,氣勢磅薄,蔚成大觀,風光秀美的云龍湖風
6、景名勝區(qū)則是其中閃閃發(fā)光的一顆璀璨明珠。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為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資環(huán)境,增強吸引力,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銳意開發(fā)云龍湖風景區(qū),辟館建塔,筑島修路,植木藝卉,精心裝?點,遂使云龍湖剖石見玉,光彩照人,成為一處綜合觀光的旅游風景區(qū),一條玉帶般的湖中路,把湖面分成東西兩湖,石橋鑒通,垂柳兩岸,草坪似毯;環(huán)湖路依山順堤,寬闊平坦,環(huán)繞一湖碧水。市區(qū)中山路南端,即為云龍湖風景區(qū)大門。三面青山,疊翠連綿,一湖波光,盡收眼底,令人胸襟豁然,心曠神怡。沿湖而行,綠草如菌,三春桃紅柳綠,
7、仲夏荷花比艷,深秋楓葉如火,嚴冬青松傲雪,東岸夏景,西岸秋景,北岸冬景。四時風光鮮明,各自異彩紛呈。云龍湖景點玉綴珠聯(lián),風物如畫。以功能論,東湖游覽區(qū)以水上活動和參觀游覽為主,西湖游覽區(qū)以療養(yǎng)度假為主,湖南則主要以娛樂及賓館為主,以水相劃又有水中景與水邊景為分,一十八景,景景相望,各有千秋。湖名來歷一曰:簸箕洼。云龍湖的《圓夢園記》碑載:“云龍湖原為一環(huán)山負郭之洼地,其形如簸箕,故名簸箕洼?!濒せ?,乃三面有幫一面缺口,百姓簸麥簸米去糠癟之粒的家庭用具。云龍湖東有云龍山,南有大山頭、拉犁山,西有韓山,惟北
8、缺一口,其形如簸箕。故依其形而名“簸箕洼”。據(jù)說“簸箕洼”之名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二曰:石溝湖。蘇軾任徐州知州時,時從賓佐僚吏游覽云龍山、云龍湖。站在山上或湖邊,放眼眺望,一片洼地,猶如一條大溝,其溝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城。蘇軾《答王定民》詩中曰:“筆中好在留臺寺,遙知旗隊到石溝?!笔瘻暇褪侵冈讫埡?。故以形而名“石溝湖”。后訛傳為“石狗湖”?!笆瘻虾敝延薪甑臍v史。三曰:石狗湖。據(jù)《徐州風物志》載:“石狗湖,多雨時南山之水盡匯于此,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