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中國美術考古:舊石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第三講:中國古代美術的考古學觀察考古學傳入之前(20世紀以前),中國已有藝術/美術史研究傳統(tǒng)的,但主要是以漢唐之后的書畫史為核心,漢以前的藝術作品亦有涉及,而早期的金石古器被認為是上古禮制之載體,研究則以青銅銘刻為大宗,玉器則因罕見文字而視為小宗,陶器之類更因缺乏文字且非禮器更是少有關注。1928~1937年的殷墟發(fā)掘出土了大量青銅器、玉器、石雕、甲骨等文物,其后中國的考古學者在古代建筑、漢代畫像石(磚)、石窟寺藝術、古代繪畫、陶瓷器、青銅器等古代藝術方面發(fā)表了一些成果,但尚未形成“美術考古”的專
2、門領域或專類著作。英國對中國古代藝術的研究:1868年始任英國駐華公使館醫(yī)生的布紹爾(StephenW.Bushell)于1900年返英后(1904年)出版了《中國藝術》(上、下冊):分雕塑、建筑、青銅、竹木牙角雕刻、漆器、玉器、陶瓷、玻璃、琺瑯、首飾、紡織品、繪畫等12類論述中國藝術,至1924年再版6次,為英國學者研究中國古代藝術的必讀書。他的另著《玉器探索與研究》(上、下冊)請中國畫師繪制了說明玉器制造13道工序的若干插圖。1930年倫敦大學東方學院開設了“中國藝術”的學士課程。1935~1
3、936年,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AcademyofArt)舉辦了“中國藝術國際展”,共有16個國家的219個博物館或個人借出數(shù)千件文物,中國國民政府參展文物計800余件,參觀人數(shù)達42萬余人。1912年德國漢學家勞佛爾(BertholdLaufer)所著《中國古玉研究》,重點分析了中國古代玉器的象征意義?,F(xiàn)今中國美術考古的兩種情況:“考古學的美術史”(考古學中的美術史/美術文化的專門研究)——研究依據(jù)以田野考古材料為主——包括“藝術的”和“非藝術的”(精致和非精致)遺存——對材料進行“形式”
4、(圖像的、時空、質材的)和“內涵”(心理的、意境的、文化屬性的)的闡釋——目標是探求歷史中“藝術”。“美術品的考古學研究”——仍以田野考古材料為主,但限定為“藝術類/圖像類/造型類”的遺存,對其形式和內涵的闡釋是考古學的(型式劃分、分期斷代、文化歸屬、風格源流)研究——目標仍是“考古遺存”的復原研究。前者的特點:針對一切可供觀察的考古遺存,了解古人的“藝術氣質”——歷史文化中有精神意義的那一部分(難度較大)后者的特點:針對可認定為“藝術行為”或“準藝術行為”的遺存,研究其考古學意義或“社會歷史”的
5、意義——從“藝術品”中分析歷史文化。(難度次之)第三講:中國美術史的考古學觀察1、舊石器時代:“藝術”的起源——人體裝飾品●人體裝飾與人體飾品●中國人體飾品的考古發(fā)現(xiàn)●人體飾品的“藝術性”●體飾與人體飾品世界各地的所有人群都有裝飾和美化自身的習俗人體裝飾的兩種常見形式:固定裝飾——繪身、紋身、涂面、黥面、變形(鑿齒、頭部變形、撐唇、束頸等)活動裝飾——可組合、保存、移動的各類物件孰早孰晚?紋/繪身的條件:顏料、繪畫、工具裝飾品的條件:手工技術、造形能力、視覺體驗可以任意“美容”的我們的臉有別于他人
6、的自我美化云南彌勒縣彝族體飾緬甸布島族廣西古“白越”族群考古發(fā)現(xiàn)的紋身與涂面馬家窯文化彩陶、巴澤雷克墓貴州安順玄鋪鎮(zhèn)歪寨村“銅線裹”古墓歐洲鐵器時代的“指甲整形”澳大利亞羅翁卡新石器時代墓葬頭飾鐵器時代的面飾(新疆)2000年前的愛爾蘭墓主所用發(fā)膠當代體飾的不同文化涵義寧夏水洞溝,1件山西峙峪,1件北京山頂洞,141件河南小南海,1件河北虎頭梁,13件遼寧金牛山,1件、小孤山,6件●中國最早的人體裝飾品水洞溝遺址出土駝鳥蛋殼珠(約4萬年)山西峙峪遺址出土穿孔小礫石(2.8萬年)遼寧海城小孤山遺址出
7、土海貝、獸牙(舊石器時代晚期)殘留紅色顏料河北陽原虎頭梁遺址出土穿孔魚骨珠、穿孔蚌殼(約2~1萬年)河南安陽小南海遺址出土鈣石管珠(約2~1萬年)山頂洞遺址出土獸牙、骨管、青魚眼骨、穿孔小礫石(1.8萬年)山頂洞遺址出土海蚶殼、獸牙等(1.8萬年)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體飾品分析地域:北方黃河、遼河流域地區(qū)。時代:距今4~1萬年之間。種類:石、骨、牙、貝(蚌)、蛋殼等5種;珠、管、片、牙、貝(海蚶)等。技術:刮削、鉆、磨、刻、染色(紅),對自然物的加工。形式:小巧、光潔、有孔的特征;用于穿掛系戴的裝飾品
8、,主要是頭/頸部裝飾;穿孔處、刻槽內殘留紅色;規(guī)則、組合、對稱形式感。意義:工具技術、活動環(huán)境、材質級別、人群規(guī)模?!袢梭w裝飾品的“藝術性”身份象征或標志——成功的獵人、群團重要人物、群團成員標志;裝飾、美化自己——性吸引、他人欣賞、認同、崇敬——心理需求的;群體中的異化——使人畏懼、產生距離感——拒絕“認同感”而顯示“超凡性”——社會習俗的——人的“神格化”。原始體飾的兩個絕對要素:視覺審美的體驗——對形狀、色彩、形式表意性的理解與認知;表現(xiàn)視覺形象的行為能力——造型能力、高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