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非整萬的數改寫成以》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非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教學內容:課本第15頁例6及“做一做”,課本第17頁練習二中的例4、5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近似數的含義,并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個數的尾數求近似數,會用“萬”作單位求一個大數目的近似數。2、使學生在認識、理解近似數的過程中感受大數目近似數的實用價值,增強應用意識,提高應用能力。3、通過選擇自然知識中的數據信息、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重、難點與關鍵:1、會用“四舍五入”法將非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
2、位的近似數。2、學會求一個大數的不同近似數。教具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1、復習。師: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近似數和準確數的知識,誰能舉例說明生活中的數,哪些是近似數,哪些是準確數。指名回答后,教師可再舉一些例子,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對近似數和準確數的認識。教師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數據是與實際完全符合的準確數。例如,到2003年末,我國有公共圖書館2709個;到2003年末,我國共有自然保護區(qū)1999個。這2709和1999就是準確數。但有的時候,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用精確的數據來
3、表示,而只是用一個與它比較接近的數來表示,這樣的數就是近似數。例如,到2003年末,我國公共圖書館的藏書約有43776萬冊;到2003年末,我國自然保護區(qū)的面積大約有14398萬公頃。這43776萬和14398萬就是近似數。2、引入。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數,那我們就應重視近似數的學習,怎樣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呢?板書課題:將非整萬的數用“四舍五入”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二、探索知識教學例6。出示出例6教學情景圖1、理解圖示內容。提問:根據這幅情景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指明回答,引導學生根據情景圖說
4、出圖中提供的各種信息,描述太陽和地球的大小關系。2、質疑。先讓學生讀出太陽和地球的直徑分別是多少,說一說怎樣能很快看出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多少倍。通過交流,使學生感到直接說出這兩個大數之間的倍數關系比較困難。3、引導。啟發(fā)學生想到:用以“萬”做單位的數進行比較會比較方便。從而引出怎樣“將非整萬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這一問題。4、自學。師:什么叫“四舍五入”法,怎樣“四舍五入”法將非整萬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請大家閱讀教材第15頁下面的內容,再在小組內討論。5、交流。指名回答上述問題,通過交
5、流,達到統(tǒng)一認識后,再請學生解釋用“四舍五入”法求地球和太陽直徑的近似數的思考過程。指出:要求地球和太陽的直徑大約是多少萬千米,也就是保留到萬位米,就要把萬位后面的尾數省略,這就要看它們尾數的最高位,也就是千位上分別是幾。12756的千位是2,就把尾數“2756”舍去,改寫成4個“0”后,即12756≈10000=1萬而1389000的千位上是9,把尾數“9000”改寫成4個后,還要向萬位上進“1”,即1389000≈1390000=139萬通過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將非整萬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
6、是省略了萬后面的尾數,所以得到的是一個近似數,不是準確數,因此要使用“約等號”即12756≈1萬1389000≈139萬6、即時練習。完成課本第15頁“做一做”。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與同伴交流想法。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通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理解以下兩點。(1)取近似值精確到某一位時,只要看它后一位數字用“四舍五入”即可。(2)“四舍五入”法是指把要處理的數的某一位以后的數字舍去后,保留部分不變(即“四舍”),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數字大于或等于5,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加1(即“五入
7、”)。三、鞏固應用完成課本第17頁練習二中的第4、5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對于第4題,通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認識,我們在測定物體的長度、重量時,由于測量工具的限制必然產生誤差,所得的結果也都是近似數。像練習中“全校有700多人”,雖然句中沒有用約表示,但700是,只是700是把百位后面的尾數省略。四、全課小結提問:在我們的身邊,你還能舉幾個用近似數表示的事例嗎?五、布置作業(yè)1、課本第18頁練習二中的第6、7、8題。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