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趙連海案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趙連海案分析2009年11月13日,趙連海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事拘留。12月17R,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2010年11刀10U,“結石寶寶”家長趙連海涉嫌尋釁滋事案在北京大興法院再次開庭,法庭宣判趙連海因“尋釁滋事罪”獲刑兩年6個月。對于判決結果,趙連海的辯護律師表示將上訴,趙連海在法庭上也表示自己無罪。2008年,趙連海的兒子疑食用含有三聚氧胺的奶粉而患上腎結石,趙山此走上維權之路。三聚鼠胺奶粉事件爆發(fā)后,全國有若十名嬰幼兒因食用此類奶粉而住院治療。趙連海由此成立了“結石寶寶Z家”網(wǎng)站,為患
2、兒家長提供尋求治療及如何維護疋當權利等相關信息。2009年八月四日,趙連海接到網(wǎng)友短信,豐臺馬家堡關押上訪人員之灰色賓館“聚源賓館”,發(fā)牛強奸上訪女孩李蕊蕊之案件。趙連海趕往豐臺,和逃出聚源賓館、正前往北京公安局報案的訪民匯合。去年11月,趙連海被刑事拘留。據(jù)起訴書顯示,趙連海被控涉嫌“尋釁滋事菲”主要涉及兩項內(nèi)容。其一,起訴書稱趙連海利用三聚鼠胺奶粉事件“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惡意炒作”,并“煽動糾集”群眾到河北石家莊法院及北京人興區(qū)、豐臺區(qū)等地,以喊口號和進行非法聚會方式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其二,趙連海利用為安徽女
3、青年李蕊蕊被強奸報案而“炒作”o起訴書稱,2009年8月4H,就李蕊蕊被強奸一案,趙以報案為名惡意炒作,“糾集”群眾和境外媒體記者到公安局外聚集擾亂社會秩序。作為一個被因三聚鼠胺毒奶粉而受到生命威脅的無辜幼兒的父親,趙連海盡了他一切的努力想要為A己的孩子以及那些同樣無辜受害的孩子們討一個說法。無論是在網(wǎng)上成立網(wǎng)站還是召集受害兒童家長開記者招待會,或者是為被強奸的上訪女孩趙蕊蕊說話,都只是一個普通的公民渴望維權,渴望司法公止的小小愿望。而這樣的一個父親,卻因他的維權之路,而背上了尋釁滋事的罪名,以致身陷囹圄
4、。這不得不讓人深思。對于趙連海案的判決,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根據(jù)罪刑法定原則,什么行為可以構成犯罪,構成犯罪的要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罰,各種刑罰如何適用,各種犯罪的具體雖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明確規(guī)定。對于刑法明文規(guī)足的犯罪,司法機關必須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嚴格區(qū)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一罪與數(shù)罪。對于刑法沒有明文規(guī)定的行為,不得以任何方式定罪量刑。對各種犯罪的量刑,亦必須嚴格以法定刑和法定情節(jié)為依據(jù)。因此,判斷一個行為是否違反了刑法規(guī)定,要看該行為是否具備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要件。也即犯罪的主客觀
5、條件。尋釁滋事罪,是指無事生非,起哄鬧事,肆意挑釁,隨意騷擾,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本罪的客觀方而表現(xiàn)為下列行為:1)隨意毆打他人;2)追逐,攔截,辱罵他人;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4)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本罪的主觀方回為故意。趙連海建立了“結石寶寶Z家”網(wǎng)站,并召集受害兒童家長開記者招待會,其主觀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是為了替自己因食用了摻雜了三聚孰胺的奶粉而危及生命的孩子和其他許許多多同樣的毒奶粉受害兒童討一個說法。是為了那些死于毒奶粉的嬰幼兒不至于白白
6、死去。所以說趙連海的行為并不具有主觀惡意,他并沒有無事牛非,起哄鬧事,肆意挑釁,隨意騷擾的故意。故而我認為趙連海的行為并不滿足尋釁滋事的主觀要件。同時,他的上述行為也并沒有木罪客觀方而要求的具體表現(xiàn)。他只是在自己的網(wǎng)站屮如實的記載了毒奶粉受害者們的情況,他召開記者招待會也只是真誠地呼叮?社會對受害嬰幼兒們的關心與幫助。而不是起訴書中所謂的“惡意炒作”。故而也不滿足成立尋釁滋事罪的客觀要件?!俺醋鳌北静皇且粋€法律名詞,而往往是官方對冇人傳播自己所不喜歡的信息一種茂稱。國內(nèi)有眾多兒童受到了三聚孰胺奶粉傷害,這
7、是事實。趙連海固然高強度地傳播了這一事實,但他并沒有無中生有、造謠誹謗,故而并不違法。上訪女青年李蕊蕊被截訪者強奸一案亦是如此。那么看來略可“朋實”的一項罪便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這一罪名是否成立,關鍵??次:蠊?。何謂“嚴重擾亂”,究竟使公共利益受到了那些重大的損害?金國各地那么多受害者的家長,單獨尋找救濟是那樣的艱難,受到了種種打壓。這些可憐的人聚在i塊,抱團取暖,共同來維護自己孩子的介法權益,何罪之有?呼吁社會對受害兒童的關注乂怎么稱得上時擾亂社會秩序?綜上所述,我認為根據(jù)罪刑法定原則,趙連海的行
8、為并不構成尋釁滋事罪。法院對趙連海的定罪屋刑并不合理。對于普通百姓而言,維權是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項行為。百姓一次次地走上上訪道路,一次次地求助于媒體輿論,為的無非是保障自己應得的權利。他們不想擾亂公共秩序,也不想破壞社會安定,他們求的只是一個說法。上訪或者述于網(wǎng)絡,只是他們求而不得,白般無奈之卜-的不得已之舉。政府真止要做的應該是止視這些上訪者的權利,認真地給與他們真止的幫助,而不是一次次地用莫須有的可笑罪名阻攔他們。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