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淺議《合同法》預期違約制度適用范圍上的缺陷》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預期違約,又稱先期違約,是英美合同法上的獨有制度,它是為了解決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發(fā)生在合同履行上的危險而建立的一項法律制度。預期違約制度充分體現(xiàn)了合同法之誠實信用原則及公平原則,它對平衡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具有重要意義。預期違約救濟措施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實際違約所造成的損失,而且還可以及時地解決合同糾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社會資源的人為浪費??梢哉f,預期違約制度是英美法系國家對法制文明的一大貢獻?! ☆A期違約制度是合同法上違約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律對其作出了規(guī)定,《1980年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對其也作出了規(guī)定。新頒布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也在繼承大陸法基本框架和體系的同時,吸收和借鑒了英美法中的預期違約制度,在第108條對預期違約制度作出了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然而,我國《合同法》雖然對預期違約制度作出了規(guī)定,但它和英美法中的預期違約制度相比,卻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和不足,這種缺陷和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它的適用范圍上?! ∫?、英美法中預期違約的類型 欲談《合同法》中預期違約制度的適用范圍,就須先考察英美法中預期違約制度的類型。在英美法中,預期違約包括兩種不同的
3、類型,即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明示預期違約制度起源于英國法院在1853年作出的關于霍切斯特訴德拉圖爾案的判決(注:該案中,被告同意從1852年6月1日起雇傭原告為送信人,雇傭期為3個月。但在同年5月11日,被告寫信向原告表示他將不擬履行合同。5月22日,原告向法院起訴請求損害賠償。在5月22日和6月1日之間,原告找到了其他工作。法院判決原告勝訴,主要理由是:原告的起訴并不過早,如果不允許他立即起訴主張補救,而讓他坐等到實際違約的發(fā)生,那么他必將陷入無人雇傭的境地。)。它是指一方當事人在合同規(guī)定的履行期限到來之前明確肯定地表示他將不履行合同;默示預
4、期違約制度起源于英國法院1894年辛格夫人訴辛格一案(注:該案中,被告于婚前向原告許諾,他婚后將他一棟房屋轉(zhuǎn)歸原告所有,但被告此后又將該房賣給第三人,使其許諾成為不可能。法院對此判斷盡管不排除被告重新買回該房屋以履行其許諾的可能性,但原告仍有權(quán)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它是指一方當事人在合同規(guī)定的履行期限到來之前其自身行為或某些客觀情況表明他將不履行合同或不能履行合同?! ∮⒚婪ㄏ祰掖蠖家?guī)定了預期違約制度,其中尤以《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的規(guī)定最為完備。從該法的規(guī)定來看,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都是發(fā)生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履行期限到來之前,二者侵害的都是債權(quán)
5、人的期待權(quán)(注:王利民:《預期違約制度的若干問題》,載《民商法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第499頁至528頁),但二者又是有區(qū)別的,這種區(qū)別表現(xiàn)在: 第一,違約表現(xiàn)形式不同。明示預期違約表現(xiàn)為一方當事人明確向另一方當事人表示他將不履行合同義務,這種表示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而默示預期違約中,違約者并未以明示方式表明他將不履行合同義務,而是對方當事人預見到他將于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時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義務,但這種預見應是有根據(jù)的。至于預見的根據(jù)是什么,《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規(guī)定得比較抽象,僅為“有合理的理由認定對方不能正常履行”,對何為“合理的
6、理由”,該法典并未作出具體的解釋。一般認為預見默示預期違約的標準有三:即對方履行合同的能力有嚴重缺陷;對方履行合同的信用有嚴重缺陷;對方在準備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的行為中表明他將屆時不會或不能履行合同(注:《1980年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71條)?! 〉诙?,違約者的主觀方面不同。明示預期違約表現(xiàn)為一方能夠履行而不愿履行,這種違約是明確肯定的,違約者的主觀狀態(tài)只能是故意;而默示預期違約卻表現(xiàn)為兩種情形:一是一方當事人客觀上沒有能力履行合同,即失去履約能力。這種情形往往是從一些客觀事實推測到的,如一方出現(xiàn)資金困難,支付能力欠缺,負債過多難以清償?shù)?
7、二是一方當事人客觀上能夠履行合同,但卻不打算履行合同,如該當事人商業(yè)信用不佳,已將部分貨物轉(zhuǎn)賣出去等等,這種情形,往往是從違約者的某些行為推測到的。因此,默示預期違約中違約者對違約行為的發(fā)生主觀上既可能是出于故意,也可能是出于過失?! 〉谌葷胧┎煌?。明示預期違約發(fā)生后,受害者享有一種被稱之為非此即彼的救濟措施,即受害方要么不接受對方預期違約的表示,等對方履行期限到來之后,要求對方實際履行,如果屆時對方不實際履行,再按實際違約要求對方承擔責任;要么接受對方預期違約的表示,立即解除合同并可要求對方賠償損失;而默示預期違約發(fā)生后,受害方享有的第一個救濟
8、措施是中止履行合同,并立即通知對方要求其在一個合理的期限內(nèi)提供將來能夠履行合同的擔保,而不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