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壓力機制與技術支撐:政府體制改革的實踐邏輯》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時脯聞支術38拿:制KSKJ3B0SSS2018-10-2610:55:46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8年5期李小園[摘要]中國漸進式改革的邏輯決定了政府體制改革不可能以先厘定政府職能定位,據此科學設計組織結構和行政流程的方式展開,必然會遵循問題倒逼的現實邏輯,沿著行政流程創(chuàng)新一組織機構整合一政府職能轉變的軌跡前行。這種改革路徑最容易發(fā)生的困難是改革進度和成效基本取決于政府自身的改革意愿?!白疃嗯芤淮巍备母锏膶嵺`證明,引入體制外的壓力機制和技術支持是打破這種改革慣性的有效途徑。[關鍵詞]壓力機制;技術支撐;政府體制改革;實踐邏輯中圖分類號:D6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
2、08410X(2018)05008306政府角色與政府管理模式的轉型,對于屮國這樣的轉型國家來說各個領域改革始終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選準改革的突破口,直接決定著政府改革的實際成效。近40年來幾乎歷次政府改革都基丁?問題導向,選擇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機構整合為突彼口。實踐證明,單純以政府口身為改革組織者和評判者,很難實現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結構性突破,甚至容易形成審批制度增設一削減一再增設,以及政府機構膨脹一精簡一再膨脹的怪圈。浙江率先發(fā)動,多個省市積極跟進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表明,構建體制外壓力倒逼機制和廣泛采用技術手段,是打破政府改革體制內循環(huán)困境的有效途徑。一、政
3、府改革的深化:打破體制內循環(huán)格局黨的十八大開啟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在改革進入整體攻堅的關鍵時期,中國全面強化了改革的頂層設計,著力突破單純依賴摸著石頭過河所形成的改革推進及其成效的碎片化局面,以期形成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有機統一的新的改革模式。作為一個轉型國家,原有的與計?劃體制相對應的全能型政府角色及其管理體制背景,決定了無論是放權于市場,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還是更好地發(fā)揮政府在國家治理體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政府體制的改革。因而,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基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冃標制定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之后
4、,十九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將黨和國家職能機構改革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制定形成了黨和國家職能機構改革的總體方案。政府體制改革包插職能轉變、組織變革和機制創(chuàng)新等基本內涵,職能轉變涉及的是政府在整個國家治理體系的角色定位,即如何根據市場和社會的發(fā)育厘定或調整政府的職能定位;組織變革涉及的是政府如何根據職能定位及其調整,科學地設置和調整組織機構,保證政府有效地履行自身的職責;機制創(chuàng)新涉及的是政府如何通過科學的設置行政流程、管理方式,選擇有效的技術手段,保證政府能夠以較高的效率履行職責。從理論上講,政府改革的應然邏輯是先明晰政府的職能定位,設定政府的行為邊界,然后根據
5、職能定位,設定政府的組織機構,再根據職能定位和組織機構,設置行政流程以明確組織機構相互之間的關系,形成順暢的分工合作關系。但在現實世界,人們無法設想讓政府全面停擺,再按照上述應然邏輯設計和實施理想化的職能一機構一機制改革的一攬子重構計劃。改革是既有模式、體制、格局的調整。改革開放以來屮國政府改革歷程的現實邏輯基本上是行政流程變革一機構重組一職能調整。從1982年至2013年的七輪政府改革,至少從1993年探索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理架構開始,每-?輪政府改革基本上都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當審批制度涉及若干個部門關系調整時,改革就進入組織變革的壞節(jié),而一旦組織機構發(fā)生較
6、大的重組,特別是取消原有的某些部門,設立新的管理部門,政府職能也就發(fā)生了漸進式的調整。塑造行政流程變革一機構重組一職能調整的政府改革現實邏輯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政府的職能定位總是相對于市場和社會而言的,作為轉型國家,中國和對獨立的市場體系和社會治理體系都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發(fā)育過程,這意味著政府的職能定位一直處于不間斷的調整過程之中。20世紀90年代初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而政府體制改革直到21世紀之初,才形成了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服務型政府的理念性愿景。顯然,漸進式改革的模式從根本匕決定了不可能設計出以界定和規(guī)范政府職能定位為邏輯起點的政府改革路線圖,不
7、可能等到政府職能定位基木穩(wěn)定下來以后再考慮機構設置和管理模式的建構。與此同時,政府改革是政府的門我革命,政府職能的重大變革和組織機構的重大調整,不可避免會在體制內遇到各種阻力。經歷了1982年和1998年兩次大規(guī)模的機構改革之后,組織機構變革難度越來越大。從阻力最小化的改革策略選擇來說,以行政流程的改造而不是機構重組作為改革著手處,自然是相對容易操作的改革策略。問題在于行政流程特別是審批制度改革,通常是一個政府體制內部的自我調整過程,改革什么、怎么改以及改得怎么樣,都是政府自身的事情,政府既是改革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