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高考地理命題猜想與仿真押_題仿真押_題原卷版專題04地質循環(huán)、地殼運動與地形地貌》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仿真押題04地質循環(huán)、地殼運動與地形地貌下圖示意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過程。讀圖,冋答第1題。-④_、/①1.圖中()A.①環(huán)節(jié)發(fā)生在地球軟流層以上B.②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xiàn)為巖漿活動C.③環(huán)節(jié)發(fā)生在地球外部圈層D.④環(huán)節(jié)可使地球表血溫度降低在干旱地區(qū)大山的山麓,某些風蝕洼地或干河洼地的底部,在巖石裸露的平坦地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尖角石塊和礫石,其巖性與基巖一致,此稱為巖漠。讀巖漠的地貌結構示意圖,完成2?3題。2.巖漠地貌的尖角石塊和礫石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風化、堆積作用B.風化、侵蝕作用C.搬運、堆積作用D.固結成巖作用3.圖中干鹽湖形成的主耍原因是當?shù)兀ǎ〢.地勢低洼,酸雨嚴重B.喀斯
2、特地貌,地表水下滲C.降水量小,蒸發(fā)量大D.農業(yè)生產灌溉用水量大翡翠玉石是礦物在高溫、極高壓力條件下(巖漿強烈擠壓)重新結晶變質形成的。翠玉白菜(下左圖)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藝品,它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下右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圖,讀圖回答4?6題。4.這件翠玉白菜工藝品與右圖中巖石類型相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b時3、b地表形態(tài)差異的原因是巖層年代不同②Li時a、b地表形態(tài)差異的原因是地質作用的差異③地表由?演化為匚過程中,經歷了下降運動④地表由1“演化為1.2過程中,伴隨著圖中褶皺的產生D.②③A.①②B.③④C.①④6.圖中巖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順
3、序排列正確的是()A.⑦一④一②一①B.①一②一③一④C.③一②一①一⑤D.②一④一⑤一⑥下圖為全球板塊分布的局部示意圖,讀圖回答7?8題。A.亞歐板塊、非洲板塊B.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C.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D.美洲板塊、亞歐板塊8.M、N兩處板塊邊界類型圖示依次是()①②③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①讀圖,回答9?10題。302520151050總輸沙量(億噸)我國主要入海河流年1980198519900520海平面變化(毫米)oooO90-642O2040-一O2018.我國主要入海河流年總輸沙量變化可能是由于()A.水土流失現(xiàn)彖加劇C.修建水庫數(shù)量增多10.據(jù)圖推斷,
4、近年我國(B.河流沿岸大規(guī)模挖沙0.近十年降水持續(xù)偏多)A.濱海鹽堿化趨勢減弱B.臺風破壞程度明顯降低C.沿岸濕地的面積縮小D.河口附近海岸侵蝕后退結合某區(qū)域巖層新老關系示意圖(圖甲)和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圖乙),冋答11?12題。圖乙11.圖甲中A處的地形及対應的地質構造類型對應正確的是()A.山地、背斜B.谷地、背斜C.山地、向斜D.谷地、向斜12.在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過程屮,覆蓋在地表的火山灰可轉化成的巖石類型最有可能為圖乙中的()B.bA.aC.cD.d在塔里木盆地北緣和南天山山脈z間的赤沙山小分布有我國最人的鹽丘,下列圖甲為鹽丘形成示意圖,圖乙為鹽丘上獨具特色的“石芽S讀圖完
5、成13?14題。圖甲圖乙13.有關鹽丘成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巖層受張力作用裂開導致鹽丘沿裂隙溢出B.鹽層因上覆的巖層被風化剝蝕而露出地表C.鹽丘“刺穿”上覆巖層溢出后向低處流動I).受到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的影響14?“石芽”的形成過程類似于()A.峰林B.沖積扇C.沙丘D.風蝕柱一隊登山愛好者在海拔4012米的某山(75%,72°55,S)的山麓發(fā)現(xiàn)了一些形狀奇特的巖石,讀圖回答15?16題。15.形成圖中巖石形態(tài)的外力作用有()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風力作用C.地殼抬升、風力作用D.冰川作用、風力作用16.下列有關該山所在地區(qū)的敘述說法正確的是()A.形
6、成降水的水汽多來自于大陸內部B.地表水運動速度慢,有利于其下滲C.年降水量小,降水以固體形式為主D.地表水缺乏,沙漠廣布下圖為我國兩區(qū)域景觀圖。讀圖,冋答17?18題。15.塑造甲、乙兩區(qū)域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A.流水侵蝕、流水堆積B.流水侵蝕、流水搬運C.流水堆積、流水搬運D.流水堆積、流水侵蝕16.圖中()A.甲區(qū)域河流流量隨氣溫變化而變化B.甲區(qū)域自然植被種類比乙區(qū)域多C.秋夜乙區(qū)域河面附近上升氣流較強D.冬季兩區(qū)域河段的含沙量均較大圖乙是我國某石灰?guī)r分布廣泛地區(qū)的等高線圖,圖乙中A河流被稱為“白水河",人們發(fā)現(xiàn)這條河流的底部呈乳白色;而B河流被稱為“黑水河",人們
7、發(fā)現(xiàn)這條河流的底部沉積了大量黑色的淤泥。圖甲是圖乙中M處天然形成的碳酸鈣沉積作用形成的水池,并且還在不斷地增多和長大,科學術語被稱為“鈣化池”,鈣化池光滑平整,水平如鏡,清澈見底。據(jù)此回答19?21題。圖甲15.圖屮M處鈣化池形成的碳酸鈣來源于()D.D河流)A.A河流河流C.C山脊16.從鈣化池的形成中可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池的外邊緣流速較池內?、诔氐耐膺吘壿^池內流速大③池內沉積作用快于池的邊緣④池的邊緣沉積作用快于池內A.①③B.②④C.①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