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地質解釋與應用_重磁位場及重磁勘探

第十一講地質解釋與應用_重磁位場及重磁勘探

ID:46588950

大?。?.94 MB

頁數:74頁

時間:2019-11-25

第十一講地質解釋與應用_重磁位場及重磁勘探_第1頁
第十一講地質解釋與應用_重磁位場及重磁勘探_第2頁
第十一講地質解釋與應用_重磁位場及重磁勘探_第3頁
第十一講地質解釋與應用_重磁位場及重磁勘探_第4頁
第十一講地質解釋與應用_重磁位場及重磁勘探_第5頁
資源描述:

《第十一講地質解釋與應用_重磁位場及重磁勘探》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應用重力學第十一講地質解釋與應用地質解釋就是利用實測異常或經過適當數據處理的重力異常,結合工區(qū)地質資料對引起這些異常的原因作出地質上的結論或推斷,這是重力勘探工作成果解釋的最終目的。進行地質解釋時應注意的問題¢重力資料是否由研究的地質因素引起的?滿足精度要求及必須的詳細程度嗎?¢重力異常已分離為研究對象引起的異常?¢解釋從“讀圖”或異常識別開始,從區(qū)域到局部?!閺囊阎轿粗?。¢根據具體地質任務和條件選用相應的方法,選取效果最佳的解釋方案?!樵黾右阎獥l件或約束條件,限制反演多解性;綜合其他物探方法?!橛袟l件時,作驗證。一、重力異常的識別¢區(qū)域異常:走向及變化,異常變化幅度

2、,區(qū)域性重力梯級帶方向、延伸長度、平均水平梯度和最大水平梯度值等。¢局部異常:彎曲和圈閉情況,對圈閉狀異常應描述其基本形狀,如等軸狀、長軸狀或狹長帶狀。是重力高還是重力低。重力高、低的分布特點,異常的走向及其變化,幅值大小及其變化等。等軸狀重力高¢基本特征:異常等值線圈閉成圓形或接近圓形,異常值中心部分高,四周低,有極大值點?!閷囊?guī)則幾何形體:剩余密度為正值的均勻球體,鉛直圓柱體,水平截面接近正多邊形的鉛直棱柱體。¢可能反映的地質因素:¢囊狀、巢狀、透鏡體狀的致密金屬礦體,如鉻鐵礦、鐵礦,銅礦等;¢中基性巖漿(密度較高)的侵入體,形成巖株狀,穿插在較低密度的巖體或地

3、層中;¢高密度巖層形成的穹窿、短軸背斜等;¢松散沉積物下面的基巖(密度較高)局部隆起;¢低密度巖層形成的向斜或凹陷內充填了高密度的巖層,如礫石層等。等軸狀重力低¢基本特征:異常等值線圈閉成圓形或近于圓形,異常值中心低,四周高,有極小值點?!橄鄬囊?guī)則幾何形體:剩余密度為負的均勻球體,鉛直圓柱體,水平截面接近正多邊形的鉛直棱柱體等?!榭赡芊从车牡刭|因素:¢鹽丘構造或鹽盆地中鹽層加厚的地段;¢酸性巖漿(密度較低)侵入體,侵入在密度較高的地層中;¢高密度巖層形成的短軸向斜;¢古老巖系地層中存在巨大的溶洞;¢新生界松散沉積物的局部加厚地段。條帶狀重力高(重力高帶)¢基本特征:

4、異常等值線延伸很大或閉合成條帶狀,等值線的值中心高,兩側低,存在極大值線?!橄鄬囊?guī)則幾何形體:剩余密度為正的水平圓柱體、棱柱體和脈狀體等?!榭赡芊从车牡刭|因素:¢高密度巖性帶或金屬礦帶;¢中基性侵入巖形成的巖墻或巖脈穿插在較低密度的巖石或地層中;¢高密度巖層形成的長軸背斜、長垣、地下的古潛山帶、地壘等;¢地下的古河道為高密度的礫石層所充填等。條帶狀重力低(重力低帶)¢基本特征:異常等值線延伸很大,或閉合成條帶狀,等值線的值中心低,兩側高,存在極小值線?!橄鄬囊?guī)則幾何形體:剩余密度為負的水平圓柱體,棱柱體和脈狀體等。¢可能反映的地質因素:¢低密度的巖性帶,或非金屬

5、礦帶;¢酸性侵入體形成的巖墻或巖脈穿插在較高密度的巖石或地層中;¢高密度巖層形成的長軸向斜、地塹等;¢充填新生界松散沉積物的地下河床。重力梯級帶¢基本特征:異常等值線分布密集,異常值向某個方向單調上升或下降?!橄鄬囊?guī)則幾何形體:垂直或傾斜臺階?!榭赡芊从车牡刭|因素:垂直或傾斜斷層、斷裂帶、破碎帶;具有不同密度的巖體的陡直接觸帶;地層的拗曲。斷裂構造識別的標志線性重力高低過渡帶;軸線明顯錯動部位;串珠狀異常兩側或軸部所在位置;兩側特征明顯不同分界線;封閉異常突然變寬、變窄部位;同形扭曲部位。斷裂構造識別的標志¢線性重力高與重力低之間的過渡帶¢異常軸線明顯錯動的部位¢串

6、珠狀異常的兩側或軸部所在位置¢兩側異常特征明顯不同的分界線¢封閉異常等值線突然變寬、變窄的部位¢等值線同形扭曲部位二、重力異常解釋應用(一)衛(wèi)星重力異常在地球深部構造中的應用¢1985年,曾維魯利用GEM10B地球重力模型計算出三幅全球自由空氣重力異常圖,即2-12階低階圖,13-36階高階圖與2-36階全階圖?!榇笥?0的高階異常源可能主要存在于巖石圈內;¢小于10的低階異常源可能應存在于下地幔和地核之間;¢2-12階自由空氣重力異常圖保留了全階場中最基本的特征;¢控制全球重力場的最主要異常源應該存在于軟流圈以下。2-12階自由空氣重力異常圖(據曾維魯,1985)Xa

7、vierLePichon(1968)的七板塊模式¢曾維魯推論:¢整個太平洋地區(qū)包括全球主要島孤一海溝地區(qū)及深源地震帶,顯示出清晰的高正異常環(huán)帶。異常特征與太平洋板塊和納斯卡板塊邊界線也吻合得較好。正異常帶外面包圍一圈負異常帶;這一正一負的雙層環(huán)狀結構是GEM10B全球空間異常場的主要特征。產生重力高帶的場源既有巖石圈之下地球深部的因素,也有存在于巖石圈深部范圍內的因素,較淺層的異常源似乎是消減板塊隨著下插深度增大而導致的密度增高部分(因溫度與壓力增加所致)?!楫a生印度洋巨大負異常的場源存在于地球的深部,很可能是在軟流圈以下存在著巨大的質量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