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記者采訪方式分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記者采訪方式分析一、直面采訪1直面采訪的采訪風格分析我們通常在電視上所見的就是一對一的直面采訪,記者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來了解客觀情況,收集新聞素材。同時也是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采訪方式,是現(xiàn)在新聞采訪欄目中記者采用最多的一種采訪方式。記者通過在采訪的過程中研究對方,揣摩和觀察對方一些細微的變化,及時的調(diào)整自己,通常在采訪的過程中不耍在對方?jīng)]談完的時候就打斷對方,轉(zhuǎn)換話題,也不能任由對方如天馬行空的不著邊際,以致浪費大量時間。直面釆訪也有它自己需要實行的原則,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記者因為工作性質(zhì)的關(guān)系都可能接觸到。因為直面采訪要
2、求面對面,記者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與對象是平等的。沒有誰更強勢之說,從實際的個人情況出發(fā),切記反復的套用一種對話形式。直面采訪效果如何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主動權(quán),所謂主動權(quán),主要指要緊緊把握釆訪意圖,因勢利導,步步深入。遇到意想不到的情況,能沉著冷靜,機智敏銳的處理,恰如其分地掌握時間等。面對面的采訪想掌握主動權(quán),重要的一關(guān)是要正確處理研究訪問對象和調(diào)整自己的關(guān)系。訪問的過程,是相互研究,適應對方,又互相調(diào)整的過程。特定的采訪活動可能符合某些采訪對象的利益,也不可能符合他們的利益,加之采訪對象具有不同的閱歷、經(jīng)濟、政治、文化觀念,
3、采訪情況極為復雜。記者要通過提問全面地掌握需了解的情況,抓住采訪過程中可能隨時出現(xiàn)的新線索、新問題、做出機敏的回應,不失時機地追問,并與采訪對象建立良好的對話關(guān)系,以爭取更多的發(fā)現(xiàn)。2案例分析一-《面對面》王志的采訪風格王志作為央視的出鏡記者,相信大家對他都不陌生。1994年2月進入央視,但如記者和主持人,于1996年的2月份來到央視新聞評論中心,在新聞調(diào)查這檔節(jié)目中擔任出鏡記者。2003年1月,在《面對面》欄目中任制片、主持人和記者。在非典期間,《血對血》欄目的記者深入第一線,采訪了鐘南山、代市長王岐山以及奮戰(zhàn)在最前線的醫(yī)務人
4、員。經(jīng)過多年的新聞采訪工作,專屬于他的采訪風格也漸漸形成?!睹鎸γ妗分型踔镜牟稍L有這么一個特點,他總是會接連提出問題,“接下來呢?”“是這樣嗎?”“我不相信”這是非常典型的質(zhì)疑式采訪。這幾句簡單的反問并不是要強勢的壓迫對方回答問題,只是給予對方思考的時間,采訪是一場交流,并非訓話和審問,對方?jīng)]冇給出你想要的答案,或者你認為對方?jīng)]冇將全部的新聞素材表達給你,你可以用質(zhì)疑的方式去引導對方,提醒對方想要更加認真的回答自己的問題,是否有遺漏的答案。這也是身為一名記者去追求真相的態(tài)度。王志就是以這種客觀真實的態(tài)度去面對每一次采訪。采訪核心
5、是“要平視采訪對象”,“平視該是記者的眼光,應該是觀眾的眼光。當你面對強者的時候,你要給他壓下去,當你面對弱者的時候要給他扶一下。這樣才能做到平衡,才能把事情展現(xiàn)的清楚真實?!闭沁@種“平時采訪對象”的新聞采訪理念,使王志訪談的節(jié)目有了成功的靈魂。他再三的強調(diào)自己的原則,要始終能夠做到別把自己太當回事,也別把自己不當回事。王志在采訪中就是用透視的目光,把受訪者還原到最真實的那一面,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表達出真實的自己。王志坦言最怕得罪的就是觀眾。記者主持節(jié)目曲對被采訪者時,代表的不是自己或者一個單純的欄目,代表的是觀眾。觀眾最
6、想知道什么,就問什么。采訪者既然來了,就耍經(jīng)得起記者的挑剔,經(jīng)得起觀眾的挑剔。觀眾是最有權(quán)利的人。二、書面采訪風格分析上文說了面對面的采訪,可是也有很多情況下,由于時間等原因記者沒有辦法與對象血對血采訪,這種時候通常也就是采用書面提問的形式進行交流,得到書面的答復。例如大人物的采訪,有或者對象身在外地沒辦法抵達但又必須采訪。這種方式雖然沒辦法得到第一時間的回應和面對面的交流,但是可以讓對方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怎么回答,你也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資料。這種突破時空的界限的采訪,可以在同一時間內(nèi)采訪不同地區(qū)、不同國家的許多人,這同樣也是書
7、面釆訪最大的一個優(yōu)勢。但書面采訪同樣存在缺陷和弊端,書面采訪不能保證每次都可以得到答復。所以相比之下直面采訪更直接一些。三、隱性米訪1隱性采訪的風格分析隱性采訪中,記者為了防止暴露自己的身份只能選擇偷拍和暗訪的形式,之所以這樣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干擾和阻礙,能夠更接近新聞事實。新的技術(shù)手段、媒介的競爭都推動了隱性采訪的發(fā)展,它的存在是推動新聞實務的物質(zhì)基礎(chǔ),可以相對快的抓到生動有力的新聞。由于條件環(huán)境與事件背景不同,在采訪過程中不能公開自己的身份和姓名,對象不知道你的記者身份也不知道你的工作目的。在這樣采訪形式中,記者如何選取提問
8、方式使得對方不會懷疑自己乂能獲得自己想得到的素材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2隱性采訪的案例與啟示隱性采訪這一方式在西方的新聞史上早就出現(xiàn)了,而在我國卻出現(xiàn)較晚。西方著名的一名女記者伊麗莎白曾經(jīng)化名為內(nèi)利,扮成一名精神病患者深入醫(yī)院,了解到了很多精神病院里的內(nèi)幕,例如虐待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