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歷史成語故事淺析.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歷史成語故事淺析1,成語,實際上就是濃縮的經典小故事,每一個成語,都是由原來的一個故事,流傳下來以后,經人們逐步濃縮提煉,而成為一個成語,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些成語還保持著原有的含意,而有些成語,實際上已經有了它新的含意,我看到有人把不同歷史時期的成語,按時代歸納在一起,很有意思,試圖將它賞析,因初學質愚,還是用淺析較為妥當吧。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成語更是一朵美麗的奇葩,它意簡言駭,通俗易懂,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悉心體會。戰(zhàn)國時期:1,完璧歸趙:完璧歸趙這是藺相如的故事,趙惠文王,得到了一塊和氏壁,很貴重愛不擇手,此事被泰國的國君,秦昭襄王知道了,聲言,要用十五座城市來換
2、取這塊寶壁。秦強趙弱,趙王既怕秦國拿了壁不獻城,又怕以此為借口來攻打趙國,真是左右為難。幸得藺相如,他將寶壁帶去給秦王看,并設法保住了這寶壁,差人把和氏壁安全地送回趙國。后人就把這個故事編成成語[完璧歸趙],表示經過努力,終于完好無損地保住了寶壁,順利地完成了任務。2,負荊請罪:這是完璧歸趙接下來的故事,藺相如為趙王保住了和氏壁,并在一次趙王和秦王聚會時挽回了面子,趙王封他的官職,比老將廉頗的還要高,廉頗心內不服處處和藺作對,千方百計擋道,而藺相如總是萬般克制,不與廉頗沖突,處處忍讓,藺相如手下人,為藺不平,藺說,你們看秦王和老將軍比,那個更可怕,我連秦王都不怕,怎會怕老
3、將軍,我是怕由于內部矛盾,而讓秦國入侵有機會。后來這話傳到廉頗那里,廉頗知道是自己錯了,于是赤博,并身背荊條到藺相如處請罪的故事。后人把這段故事編成成語,就叫負荊請罪,由于廉頗識大局,勇于改過其結果就帶來了將相和。3,紙上談兵:趙括熟讀兵書,講起戰(zhàn)爭的事來頭頭是道,但實際掌兵的能力有限,趙國和秦國開戰(zhàn),廉頗為將防守嚴密,秦軍不易取勝,便用反間計讓趙王換將,用趙括替換了廉頗,由于趙括沒有實戰(zhàn)經驗,結果一敗涂地。后來就將這個故事編成成語[紙上談兵],用來諷刺那種理論脫離實際,夸夸其談而又沒有實際能力的人。4,圍魏救趙: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zhàn)守年余,趙衰魏疲。這時,齊國
4、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孫臏認為如果不直接去趙國救援,而是派兵去攻魏,讓魏兵不得不徹兵回救,再打一個伏擊戰(zhàn),以逸待勞成功的可能更大,結果和動機一樣,大敗魏軍,一戰(zhàn)成功。后來把這個故事編成成語[圍魏救趙],這是贊揚孫臏智慧的勝利,比喻做事要多動腦筋,有時可以采取更簡便的方法取得成功。5,退避三舍:晉文公因為流亡的時候受恩惠于楚王,答應如果其回國后兩國開戰(zhàn),則主動讓晉軍退避三舍(古代三十里一舍),也就是主動退90里地。后來晉楚作戰(zhàn),晉文公果然踐行了自己的若言,主動退了90里地。這就是這個故事的梗概。后來把這個故事編成成語{退避三舍},原意是重信用,
5、重諾言。而現(xiàn)在一般都比喻,遠遠地讓開你,不和你接觸,沒有了那種信用關系的承諾。6,毛遂自薦: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當時奏不足人數(shù),有一個門下食客叫毛遂的,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后來把這個故事編成成語[毛遂自薦],比喻自己推薦自己,這和謙虛精神是不一樣的,這叫勇于挑重擔,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里,如果別人不知道,自我介紹也是應該的。7,一鼓作氣:戰(zhàn)斗,主要是靠勇氣,第一通鼓時,士兵們的勇氣最足,如果這時不交鋒,到再擂一通鼓時,勇氣就有些衰弱;到第三通鼓時,勇氣更全部消失了。他們的勇氣消失了,
6、我們則一鼓作氣,斗志昂揚,所以打敗了他們這是《左傳》所載上述“曹劌論戰(zhàn)”的故事。這個故事后來編入成語就是[一鼓作氣],比喻做任何事情,趁一開始情緒高漲、干勁旺盛的時候趕快去做,成功的可能就會大大的提高,反之情緒已經開始低落的時候再去做,結果就會大不相同。8,千金買骨:說的是古代一位侍臣為君王買千里馬,化了很高的代價,卻只買了死馬的骨頭回來,大家看見君王連千里馬的骨頭都肯用重金買回來,那真正的千里馬就更能受到君王的喜歡,就自然而然把千里馬送上門來。不到一年就有幾匹千里馬被呈送了上來。故事流傳至今,后人把它編成成語[千金買骨]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視人才。9,諱疾忌醫(yī):講的是蔡桓公
7、和名醫(yī)扁鵲的故事,桓公有病不自知,扁鵲發(fā)現(xiàn)后勸他及時治,桓公不聽,后病情越來越嚴重,連名醫(yī)扁鵲都沒有辦法來治療,不久桓公就因病而死了。后人把這個故事編入成語[諱疾忌醫(yī)],意思是隱瞞疾病,不愿醫(y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10,臥薪嘗膽: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吳國和越國開戰(zhàn),吳勝越敗,越王勾踐被俘在吳國為奴,吃盡千辛萬苦,終于騙得昊王的信任,逃回國內,越王回國后,決心洗刷自己在吳國當囚徒的恥辱。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復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還在門上吊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嘗一下,為的就是要讓自己記住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