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談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作.pdf》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第21卷第2期全國常用外國語類核心期刊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 (總第93期)1998年3月談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作侯永勝 引 言言。因為一個作家有一個作家的行文方文學翻譯與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早在二三十年式,有自己的用詞癖好;為表達不同思想代便已有人撰文論之,幾十年來也提出了而又需采用長短簡繁不同的句式(若詩則許多精辟、深刻、可行的見解。但直至90為不同詩體),遴選或悲觀、或熱情、或年代的今天,在琳瑯滿目的譯著中,我們幽默、或諷刺等不同色彩的詞語。這樣的仍會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不很成熟的譯品充翻譯自然不是單純技術(shù)性的語言外形的變斥其間,它們或生硬拗口,晦澀難懂,譯異,而是要求譯者通過
2、原作的語言外形,不如不譯;或削鼻挖眼,徹底歸化,完全深刻地體會原作者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過程,把握成了一部中國人的作品。究其原因,除譯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者基本功欠火候外,文學作品的翻譯與創(chuàng)體驗中找到最合適的印證,然后用適合于作的關(guān)系未認識好、未處理好也是一個不原作風格的文學語言,把原作的內(nèi)容與形可忽視的因素。所以我們認為仍有必要對式正確無遺地表現(xiàn)出來。此問題再作探討。本文擬從文學翻譯寓有從構(gòu)成文學作品的材料———語言的角創(chuàng)作精神、語言傳譯障礙與創(chuàng)作、反對兩度來說,原語與目的語兩個不同的語言符個不良傾向三個方面展開論述。號系統(tǒng)之間的共性或共有的東西決定了翻一、文
3、學翻譯寓有創(chuàng)作精神譯的可行性,而它們的相異之處及兩個系文學之為藝術(shù)不外乎以下兩點:一是統(tǒng)之間經(jīng)常具有的排它性則對文學翻譯提作者于文章中體現(xiàn)出的思想,二是文字本出了嚴峻的考驗。在不同的語言里,有一身所具有的美感。前者如蒙田(Mon2類文字是另一種語言里任何文字都無法完taigne)的《隨筆集》,后者如瑟伯納全切合的。如法語中l(wèi)ibéralisme一詞指西(Thurberna)之抒情詩;前者有拉伯雷方社會中政治上、經(jīng)濟上一種較寬松、自(Rabelais)的《巨人傳》,后者有南唐后由度較大的政策傾向,屬中性詞;而在漢主的詞。最好的作品往往是獨特的思想與語中“自由主義”一詞則
4、被賦予極端無組獨特的文字美二者完美的結(jié)合。經(jīng)常僅是織、無紀律的含義,明顯帶有貶義色彩。后者,即獨特的文字美決定了一件文學作再如Touteinitiativeseraencouragée一句品的優(yōu)劣,構(gòu)成一部作品的最寶貴之處。中initiative一詞在漢語中有首創(chuàng)、主動或譯文學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應以原文內(nèi)容首創(chuàng)性、主動性的意思,而其中任何一詞與風格并重,且尤需注意作者的個性化語又不能與之對等。·61·?1995-2004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由于語言的含義不是沒有界限的,因就需創(chuàng)造性地
5、吸收外國語文的長處,充分此我們很難用不同的語言談論同一概念。消化,在尊重本國語言文法規(guī)范的前提下你的思想可能在一種語言中存在,而在另補充到本國語言中去。在這方面,呂叔湘一種語言中則不存在,因為沒有任何一種先生的《伊坦·弗洛美》可以說是一個很語言是完整的。所以在翻譯過程中,我們好的例子。試引一段:可以在另一種語言里找到一個詞的相等他到郝爾家把灰色馬牽出,開始(équivalent),有時卻只能找到一個詞的相走上回家的上坡路。外邊的寒冷已不當(motcorrespondant),但對另一些詞來及早半天厲害,沉重的天空預示明天說卻既無相等又無相當,需由譯者來創(chuàng)造又要下雪。這
6、兒那兒,穿出三五顆流了。另外,外語中的長句構(gòu)成了翻譯上的星,透出背后的深藍色。再過一兩點另外一個難點。鐘,月亮就要從自己田莊背后的山頭這里需要突出的是詩的翻譯,它完全升起,在云堆里燒出一條金邊的裂可以說是一門不折不扣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讓我縫,又慢慢地被云吞沒。一種凄涼的們先從形式上談起。詩之所以為詩,在于寧靜掛在田野上,好像他們也感覺寒其嚴格的形式要求、工整的韻律及其特有威稍減,在他們漫漫的冬眠之中伸伸的音樂性。我們有五言七律及變化萬端的腳。詞體,歐美亦有亞歷山大體、索奈體譯文除自然流暢、能曲達原著的意境(sonnet)等。譯詩時采用什么詩體,是用和豐韻外,還最大限度地尊重
7、了原文的語自由體還是格律體,則只有依靠理性創(chuàng)作法,使人能透過優(yōu)美的中文領(lǐng)略到原作者方能解決。另一方面,從詩的內(nèi)容及情緒語言如行云流水般的舒展。來看,詩又有一個不同于其他文學體裁的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語言接觸向深地方,即非理性(至少一部分詩是這樣度和廣度的發(fā)展與人際活動在深度和廣度的)。它常常不是為描寫某一事物而作,上呈同向或同步發(fā)展趨勢,漢語、日語與而只是某種欲望與情緒的宣泄,比其他文英語的歷史都說明了這一點。近半個世紀學體裁更具跳躍性、隨意性。作為一個譯以來漢語在詞匯、語法上都受到外語的影者,他需要以理性的智慧,理解非理性的響,起了很大變化,表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