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中藥蛤蚧的鑒別探討.pdf》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2664·光明中醫(yī)2013年12月第28卷第12期CJGMCMDeeember2013.Vol28.12中藥蛤蚧的鑒別探討楊愛莉摘要:目的探討中藥蛤蚧的鑒別方法,指導(dǎo)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方法從蛤蚧的來源、性狀、顯微、理化和名典幾個方面進行鑒別。結(jié)果正品蛤蚧為扁圓形,頭稍扁,略呈三角形,軀干和尾部較長,兩眼多凹陷,牙齒呈角質(zhì),排列緊密,腹部為灰色,全身布滿鱗片,尾部細長,形狀不規(guī)則,四足均有五趾,且除了第一指趾之外,其余的都具有爪,趾間有趾蹼。結(jié)論蛤蚧的鑒別方法有多種,主要是通過它的性狀,掌握蛤蚧的鑒別方法
2、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品蛤蚧才能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功效和應(yīng)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臨床療效。關(guān)鍵詞:蛤蚧;真?zhèn)?;鑒別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3.12.112文章編號:1003—8914(2013).12-2664—02蛤蚧為名貴中藥材之一,始載于宋代的《開寶本形。全身布滿鱗片,氣腥、味微咸、質(zhì)堅韌。草》,具有平喘止咳、補益肺腎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偽品:①多疣壁虎,俗稱小蛤蚧,易與蛤蚧混淆,需來治療肺腎虛咳、喘證、咯血、陽痿早泄及神經(jīng)衰弱等仔細鑒別。它是壁虎科動物多疣壁虎
3、去內(nèi)臟的干燥病,效果頗佳。它是壁虎科動物蛤蚧的干燥體,生活于體。全長一般不到20em,全身布滿細小鱗片,背部疣山巖、樹洞中,除了冬季外其他三個季節(jié)都是蛤蚧的活鱗較多,且不規(guī)則,同樣沒有眼瞼。②壁虎,比較常見動期,便于捕捉,去除蛤蚧的內(nèi)臟后,用竹片將其撐開,的爬行動物,壁虎科動物壁虎的去內(nèi)臟的干燥體,俗稱經(jīng)過低溫下的干燥處理,即可得到臨床用的中藥?。也是小蛤蚧。與蛤蚧形體相似,但比較小,形狀同樣是蛤蚧的主要產(chǎn)地是廣西南寧、龍津等地,但是每年的產(chǎn)扁片狀,頭尾和軀干均比蛤蚧短,吻鱗切鼻孔。背部顏量并不太多,導(dǎo)致
4、市面上供不應(yīng)求,因而十分名貴。近色不同于蛤蚧,為褐色,散在疣鱗,十分細小。③蠟皮年來蛤蚧不僅當作中藥廣泛用于臨床,還可以用作保晰,鬣晰科動物蠟皮晰去內(nèi)臟的干燥體,俗稱紅點蛤健品,由于此藥產(chǎn)量有限,但市場需求過多,因此價格蚧。主要特點是尾部較長,約為身體的2倍,全長約昂貴,導(dǎo)致偽品在市面風靡一時,故需加以鑒別,確保40cm,不同于蛤蚧的是有眼瞼。全身有細小的鱗片,安全合理用藥。但沒有疣鱗。背部呈灰黑色,散在圓形斑點,斑點呈橘1材料與方法紅色,與蛤蚧類似,身體兩側(cè)有條形斑紋,同樣為橘紅1.1主要材料取蛤蚧正品
5、若干,偽品選用多疣壁色。指、趾均較細長,且均具有爪。④山溪鯢,小鯢科虎、壁虎、蠟皮蜥、山溪鯢若干,進行性狀對比;器材取動物山溪鯢的去內(nèi)臟的干燥體,身體為黑色,略扁,呈顯微鏡,試劑取硅鎢酸或碘化鉍鉀或碘化汞鉀,用于顯條狀,可呈現(xiàn)光澤。全身沒有鱗片,氣腥,味咸,腹部顏微、理化鑒別。色比較淺,體長約等于尾長,有短小的四肢,前肢比后1.2鑒別方法肢短小。(I)藥源追蹤:“蛤蚧”之名來自其嗚叫聲,雌雄成(3)顯微鑒別:取適量正品粉末,置于顯微鏡下進對,聞之如“哥哥姐姐”,主要生活于在山巖、樹洞中,行細致觀察,身體表
6、面的鱗片幾乎沒有顏色,可以看見晝伏夜出,以昆蟲為食。每年冬季的12月、1月和2較多細小的隆起,主要為圓形,同時略微呈現(xiàn)出類似覆月為冬眠期,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為活動期,便于捕捉。瓦的形狀。皮膚的碎片主要呈現(xiàn)黃色,色素顆粒呈灰蛤蚧主產(chǎn)于廣西南寧、龍津、大新縣、百色等地區(qū),色。橫紋肌上可以看見很多的纖維,側(cè)面觀察形似波福建、臺灣、云南、廣東等省也有少量的分布。峰,暗帶上會有油滴出現(xiàn),形狀為“V”字型;橫斷面可(2)性狀鑒別:正品呈扁片狀,頭稍扁,略呈三角以明顯的觀察到為三角形,骨碎塊不規(guī)則,碎片上會發(fā)形,兩眼多凹陷
7、,無眼瞼,牙齒呈角質(zhì)狀,排列細密,沒現(xiàn)細小孔隙,以針孔狀或裂縫狀排列;骨陷窩呈長條有大齒。軀干及尾部較長,腹背部略寬,呈灰色,有散形,排列同向。在斑點。四足都是五個腳趾,且除了第一趾外,其余的(4)理化鑒別:在蛤蚧正品粉末的酸水提取液或都有爪,趾的底部一般都有吸盤。尾部較長,呈扁圓是乙醇提取液中加碘化汞鉀或碘化鉍鉀或生物堿試劑硅鎢酸,均有沉淀反應(yīng),這是區(qū)別真品和偽品的明顯作者單位:河南省濟源市中醫(yī)院(濟源459000)標志。光明中醫(yī)2013年12月第28卷第12期CJGMCMDecember2013.Vo
8、l28.12·2665·(5)名典鑒別:①宋代馬志日:“蛤蚧生嶺南山谷,斑點,橙紅色散在排列,兩眼凹陷,沒有眼瞼,四足均有及城墻或大樹間。形如大壁虎,身長四五寸,尾與身五趾,且有吸盤,趾間有趾蹼。古代醫(yī)籍中指出,蛤蚧等。最惜其尾,見人取之,多自嚙斷其尾而去。藥力在的藥用部位主要是尾部,眼部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要尾,尾不全者不效。”③明代《本草蒙筌》記載:“蛤蚧,多加注意,除去其頭腹部和鱗甲后方可人藥?,F(xiàn)代嶺南山中有,城墻樹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