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教案_0》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學習目標】1、品味作品中的細節(jié)描寫。2、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傾向?!緯r安排】一時【教學流程】一、背景導入奧斯維辛位于波蘭南部小波蘭省境內(nèi)。1940年4月27日,德國法西斯頭子希姆萊爾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滅絕人性的殺人工廠?D?D奧斯維辛集中營。并于同年6月14日將首批犯人運抵奧斯維辛。1941年對集中營進行了擴建,二戰(zhàn)結束時,整個集中營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熱津卡、莫諾維采三個主要集中營外,還有4個分營。營內(nèi)個焚尸爐平均每天焚尸1萬具。包括中國人在內(nèi)的28個民族的400萬人死于集中營,其
2、中猶太人最多,達20萬。1947年被開辟為國家博物館。1979年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化遺產(chǎn)名錄。二、整體感知:1、快速瀏覽,感受新聞內(nèi)容。2、完成《隨堂通》P70第一、二小題。三、討論探究(環(huán)節(jié)一)1、《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消息與我們常見的消息有什么不同?不同之處就在于記者在中參與程度不同。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有三種參與的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xiàn),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的參與者,直接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的參與者,直接描寫他的所聞所感。我們平時讀報紙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種和第
3、二種情況,主要還是一種客觀敘述為主的寫法;而本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參觀集中營的感受當成了主要的內(nèi)容寫,是一種純主觀性的報道。2、體會&ldqu;對另外一些人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rdqu;的含義是什么。3、怎樣理解&ldqu;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波娑起舞。&rdqu;4、為什么對于參觀者說,&ldqu;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rdqu;?、那個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6、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眼光
4、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ldqu;夠了&rdqu;。這是為什么?針對這些問題,請同學們做在線討論,將自己對該細節(jié)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發(fā)表議論。并讓在座的同學對評論做出一個簡單的評議與總結。(環(huán)節(jié)二)在線思考:二戰(zhàn)后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的新聞報道很多,羅森塔爾的報道說&ldqu;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rdqu;卻成了新聞史上的名作,這是為什么?它和你平時看到的新聞報道有什么不一樣?請談談你的看法。預設:奧斯維辛為什么沒有新聞?奧斯維辛有什么?為什么要寫下這一篇沒有什么新聞的新聞?明確:記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寫下該。作者參觀后
5、覺得不應該讓奧斯維辛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慘案成為舊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過,作者希望我們牢記災難,銘記歷史。因為忘記苦難就是新的苦難的開始。羅森塔爾突破了&ldqu;客觀報道&rdqu;&ldqu;零度寫作&rdqu;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做的主要內(nèi)容寫,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教師總結:細節(jié)描寫是耐人尋味的。沒有陰森恐怖的鏡頭,沒有血腥的畫面,只是重現(xiàn)了新聞的事實真相,但透過細節(jié)卻能引發(fā)人們對生命,對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抒發(fā)了對德國納粹殘酷暴行的沉重控訴,更表達
6、了作者對自由、和平與祥和的向往四、拓展延伸:《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一作品本身的價值在哪?社會價值又在哪,能不能從這兩個角度思考,幾人合作試寫一段頒獎詞?范例:《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突破新聞&ldqu;零度寫作&rdqu;原則,著眼細節(jié),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在恐怖與快樂、戰(zhàn)爭與和平、歷史與現(xiàn)實的反差中,它召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它的發(fā)表充分地表現(xiàn)了一個新聞記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為新聞史不朽的名篇。五、堂小結: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①忘記歷史,就
7、會使悲劇重演!②前以色列總理拉賓的和平宣言:&ldqu;幾萬個示威者的喊叫,還遠不如一個痛哭兒子戰(zhàn)死的母親的眼淚給我的震撼……&rdqu;&ldqu;……我向相信大多數(shù)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機會的。你們今晚聚集在此,證明了這種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傷害民主,我們必須抵制暴力。&rdqu;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奧斯維辛,納粹的暴行使400萬人的生命被罪惡地奪去。這樣的悲劇屬于整個人類,我們應共同面對這樣的恥辱,這樣的罪惡。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要做的不僅是
8、記住這樣的歷史。奧斯威辛是一個尺度:關于時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無法棄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寫的題材毫不涉及戰(zhàn)爭和殺戮,時至今日,也都與奧斯威辛有關。在這里,奧斯威辛已成為現(xiàn)實的一部分,雖然屬于過去,卻向未敞開。六、時作業(yè)(二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