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河煤盆地的構造應力場特征.pdf

霍林河煤盆地的構造應力場特征.pdf

ID:57735566

大?。?91.46 KB

頁數(shù):3頁

時間:2020-03-26

霍林河煤盆地的構造應力場特征.pdf_第1頁
霍林河煤盆地的構造應力場特征.pdf_第2頁
霍林河煤盆地的構造應力場特征.pdf_第3頁
資源描述:

《霍林河煤盆地的構造應力場特征.pdf》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臣盈圈露天采礦技術2olo-q-g3期·l3·霍林河煤盆地的構造應力場特征劉玉林(蒙東能源集團露天煤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地質勘探公司,內蒙古霍林郭勒029200)摘要:根據(jù)霍林河煤盆地的建造和構造、縱彎褶皺、縱向正斷層和共軛節(jié)理分析,霍林河煤盆地至少經(jīng)歷了三期構造應力場的作用。分別為一期NW—SE方向伸展,發(fā)生在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期間;二期NW—SE方向擠壓,發(fā)生在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三期Nw—SE方向拉伸,發(fā)生在早第三紀。關鍵詞:構造應力場;共軛節(jié)理;斷陷盆地中圖分類號:TD1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9816(2010)03—0013—03

2、的展布方向亦大致呈北北東方向,與盆地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在盆地的北西邊緣發(fā)育了F。盆緣斷霍林河煤盆地各種地質構造的形成是巖層經(jīng)受裂,具有同沉積斷裂的特點。構造應力作用的產物。它們的類型、規(guī)模、空間分布、上述斷陷盆地的建造和構造特點反映了晚侏羅組合型式與霍林河煤盆地中新生代構造應力場的性世至早白堊世時期,我國東北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國質、方向、大小及時空演化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在東部和俄羅斯外貝加爾等廣大地區(qū)(包括霍林河煤不同體制、不同方向和不同強度的構造應力場的作盆地)處于強烈的伸展構造應力場作用下,伸展方向用下,霍林河盆地中所形成的構造類型、組合型式

3、等大體呈NW—SE方向。亦必將不同。因此,恢復和研究霍林河煤盆地中新生2.2縱彎褶皺反映的應力場特征代構造應力場,確定各期構造應力場的性質及其時霍林河煤盆地褶皺構造不甚發(fā)育,主要發(fā)育有空演化歷史,是研究霍林河煤盆地構造發(fā)展演化歷兩個規(guī)模較大的向斜構造,分別分布在盆地的東北史和成因機制所不可缺少的基礎性的工作。部(翁能花向斜)和西南部(西南部向斜)。由于露頭2霍林河煤盆地中新生代構造應力場特征條件不好,在此僅根據(jù)現(xiàn)有的鉆孔資料分別計算了它們的兩翼巖層產狀。翁能花向斜兩翼的代表性產2.1煤盆地建造和構造反映的應力場特征狀為:152。70340oL8。,

4、由此求得的三向主應力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時期,是中國東部的一個軸的方位為:156。L1。、67。L1023。89。;西南部向重要的裂陷時期。在此裂陷作用下,我國東北部以及斜兩翼的代表性產狀分別為:74o7o、297oL10o,蒙古人民共和國東部和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qū)形成了由此求得的三向主應力軸的方位為:279。1o、10o數(shù)百個規(guī)模不等的且主要呈北東方向展布的斷陷盆L3。、166。87。。地,構成了東北亞晚中生代斷陷盆地系。這些斷陷盆霍林河組底部砂礫巖段—頂部砂泥巖段均卷入地的基底大多由晚侏羅世火山巖系所構成,其上則了上述兩個向斜褶皺中,并且這兩個向斜

5、又被一系充填了巨厚的含煤碎屑巖系(霍林河盆地)。并且盆列縱向正斷層所切割、破壞。因此,由上述兩個向斜地邊緣發(fā)育有傾向盆地內部的正斷層。李思田等認構造所求得的三向主應力軸的方位應反映霍林河組為,控制巖漿噴發(fā)的通道主要為北東和北北東向的沉積之后至縱向正斷層形成之前的一段時間內霍林斷裂,在火山巖旋回的底部發(fā)育有玄武巖。河煤盆地總體的應力狀態(tài)。根據(jù)區(qū)域資料分析,這一霍林河煤盆地是上述斷陷盆地系的一個斷陷盆時間應為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地,其展布方向總體上呈北北東方向,并且其巖相帶2.3縱向正斷層反映的應力場特征收稿日期:2009—12—21霍林河煤盆地中所發(fā)

6、育的縱向正斷層切割、破作者簡介:劉玉林(1953一),男,內蒙古通遼人,地質;lift.r-壞了上述兩個主要向斜構造。并且根據(jù)沉積分析和程師。1997年研究生畢業(yè)于中國礦業(yè)大學,現(xiàn)任中電投蒙東能趨勢面分析,這些縱向正斷層中有些具有同沉積斷源集團露天煤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地質勘探公司總工程師。層的特點。因此,縱向正斷層反映了兩個不同時期大露天采礦技術2010-f-g3期.15.了一些同沉積正斷層。這些斷層控制了盆地的沉積格局及聚煤條帶。第2期應力場。該期應力場表現(xiàn)為NW—SE方向擠壓,發(fā)生在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導致霍林河組發(fā)生褶皺變形,形成了翁能花向斜和西

7、南部向斜以及三湖連線和其它地區(qū)的一系列斜向走滑型斷層,從而奠定了霍林河煤盆地的基本構造格架。由于褶皺的形態(tài)較為寬緩,說明該期擠壓作用不太強烈。第3期應力場。該期應力場表現(xiàn)為NW—SE方向拉伸,發(fā)生在早第三紀,形成了一系列縱向正斷層,且先前的同沉積縱向正斷層亦再次活動,從而改造和破壞了先前的構造,基本形成了現(xiàn)今的構造格局。參考文獻:[1]李思田.斷陷盆地分析與煤聚積規(guī)律[M].地質出版社,1988.圖3霍林河盆地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平面主應力跡線圖[2]東蒙煤田地質局第六勘探公司.霍林河煤田詳查總體勘河煤盆地形成,并且在西北部盆緣和盆地內部形成探地質報

8、告[R].1994.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