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文言虛詞用法焉以之而.ppt》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常見文言虛詞用法例析連詞代詞語氣詞而常見文言虛詞用法例析復(fù)音虛詞①表并列。表示兩種事物或動作的平行關(guān)系。可譯為“又”“和”或不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xué)》)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xué)》)②表承接,為表示兩個動作的連續(xù)性??勺g“就”、“才”或不翻譯。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勸學(xué)》)③表遞進。表示又進一層,可譯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而常用作連詞④表轉(zhuǎn)折,相當(dāng)于“然而”、“但是”、“卻”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ā秳駥W(xué)》)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而寒于水(《勸學(xué)》)⑤
2、表假設(shè),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dāng)于“如果”、“假使”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勸學(xué)》)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⑥表修飾,即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dāng)于“著”、“地”等,或不譯。正襟危坐而問客曰。(《赤壁賦》)終日而思,吾嘗跂而望矣,登高而招,順風(fēng)而呼而常用作連詞⑦表因果,可以譯為:“因而”、“因此”、“所以”。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六國論》)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zhàn)》)⑧表目的??梢宰g為:“來”。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⑨表方位。可以譯為:“以”。三代而下,有學(xué)而不問。《問說》由孔子而來,至今百有余歲《孟子》而常用作連詞而
3、:代詞,通“爾”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保ā俄椉管幹尽罚┲甘敬~,近指??勺g為:此、這樣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犊兹笘|南飛》通“能”今譯為:能夠、才能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亦若此矣?!跺羞b游》而:通假字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dāng)于“罷了”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②而后,相當(dāng)于“才”,“方才”如優(yōu)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傳》)③而況,即“何況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ā妒娚接洝罚?fù)音虛詞助詞代詞動詞之①結(jié)構(gòu)助詞,相當(dāng)于“的”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師說》)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②定語后置的標志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茍以天下之大(《六國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③賓語前置的標志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用作助詞④音節(jié)襯詞悵恨久之。(《陳涉世家》)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國也》)⑤放在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寡人之于國也》)用作助詞①
5、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作賓語??纱?,代事,代物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六國論》)②指示代詞,表近指??勺g為“這”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③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dāng)于“我”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用作代詞作謂語今譯為:到、往①吾欲之南?!稙閷W(xué)》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鴻門宴》)用作動詞介詞于常見文言虛詞用法例析復(fù)音虛詞①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可譯為“到、在、從”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留下給你做個紀念,從今以后沒有再見
6、的機會了。②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可譯為“到”“在”“從”等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賦》)③介紹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由于”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進學(xué)解》)用作介詞④介進動作行為的直接對象,可譯為“和、同、跟”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六國論》)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寡人之于國也》)⑤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可譯為“對”“對于”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以其無禮于晉(《燭之武退秦師》)⑥介進動作行為旁及的對象,可譯為“向”將請罪于君,君不許(《指南錄后序》)學(xué)于余(《師說》)用作介詞⑦介進動作行為到達的地點,可譯為“到”從徑道亡,歸
7、璧于趙。(《廉頗藺相如列傳》)海運則將徙于南溟(《逍遙游》)⑧介進事物比較的對象,可譯為“比”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寒于水青于藍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六國論》)⑨介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藺》)用作介詞①放在句子開頭,表示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和現(xiàn)代漢語的“于是”用法相同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②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后,作狀語或補語,根據(jù)情況可譯為“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等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
8、傳》)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說》)復(fù)音虛詞:于是助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