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制作香菇菌棒應注意問題》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學術(shù)論文-天天文庫。
1、制作香菇菌棒應注意問題 1.培養(yǎng)基的配制栽培香菇要選營養(yǎng)豐富的硬雜木木屑,可粉碎成黃豆粒大小,最好粗細搭配并新鮮、無霉變。麩皮也要求新鮮無霉變。栽培袋的配方:木屑78%、麥麩20%、石膏1%、糖1%。配料時先將木屑、麥麩充分混合在一起,再把糖和石膏融化于水中后,灑在混合料上攪拌均勻。加水量要根據(jù)木屑的干濕決定,攪拌好的配料含水量在55%~60%。2.裝袋滅菌菌袋選用長55厘米、寬15厘米、厚0.05毫米的低壓聚乙烯塑料菌袋,每個菌袋干重約1公斤。裝袋前要檢查是否漏氣,檢查方法是:將塑料袋吹滿氣,
2、放在水里,看有沒有氣泡冒出。低壓滅菌的采用0.05毫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袋,高壓滅菌的宜采用0.05毫米厚的聚丙烯塑料袋,但冬季氣溫低時,聚丙烯筒變脆,易破碎。塑料袋厚薄要一致、均勻,無沙眼不漏氣。裝料要緊實不松散,在4~5小時內(nèi)完成,時間過長原料易酸敗變質(zhì)。在離封口2厘米處回折扎緊菌袋(先直扎,再折轉(zhuǎn)扎緊),這樣可防止水蒸氣進入料袋,防止雜菌污染。裝好后的料袋要無破損、無刺孔,用手抓有木棒狀感。若用裝袋機,可6人一組,1人往里加料,1人裝袋,1人遞袋,另外3人整理料袋扎口。4裝好的菌袋當天要進行滅菌
3、,不宜放置過夜。因為是濕熱滅菌,靠水分子傳導熱進行殺菌,所以及時排盡冷氣是關(guān)鍵。菌袋在滅菌灶內(nèi)的擺放盡量多留空隙,以提高滅菌效果。每灶按2000支菌棒為例,滅菌開始必須火力要旺,爭取4小時內(nèi)灶的溫度達到100℃,保持20小時,再悶5小時即可。當鍋內(nèi)溫度降至70℃時要趁熱出鍋,在經(jīng)過消毒的室內(nèi)冷卻。3.菌棒接種目前大部分菇農(nóng)采用帳篷接種,一個帳篷裝2000支菌棒,需用5盒氣霧消毒劑,點燃,密封12小時即可接種。接種時必須避開一天中的高溫期,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凌晨,以在靜風無雨天接種最好。滅菌結(jié)束后,冷
4、卻至25℃時接種。首先挑選菌絲健壯、無污染的菌種,并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操作時一般4人一組,一人負責打開外袋和最后扎好袋,一人負責擦袋消毒,一人負責打穴,另一人負責接種、套袋。每棒一側(cè)等距離打3個孔,孔的直徑為1.5厘米,深2厘米,再翻過另一面,錯開對面孔位置再打2個孔,并填滿菌種,用外套套袋。當打孔棒抽出時,用手按住接種孔袋壁,以防筒袋與培養(yǎng)料脫離而透入空氣,造成雜菌污染。打一孔,放一塊菌種,種塊必須壓實,讓菌種微微凸起料面1~2毫米,以加速菌絲封口,避免雜菌污染。若套袋發(fā)菌,可
5、不必封孔。接種期間,每隔30分鐘,用小噴霧器噴灑1次消毒。一般情況,1袋菌種可接種20棒以上。44.菌棒培養(yǎng)發(fā)菌場地要求通風、干燥、光線暗。堆放菌棒不能超過10層,最好8層,行間要有通道。接種后的菌棒移至發(fā)菌棚,呈“井”字形排列。發(fā)菌棚要保持干燥、清潔、暗光并定時通風,溫度在18~25℃,空氣相對濕度為60%~70%。一般情況下每隔7~10天翻堆1次,如發(fā)現(xiàn)雜菌污染,用300倍的克霉靈局部注射。發(fā)菌期間根據(jù)菌絲生長狀況,及時刺孔增氧。刺孔一般分3個階段進行:第1次刺孔,當菌絲生長直徑達到6~8厘米
6、時,在接種孔向外2厘米處刺3~4個1厘米深的孔;第2次刺孔,要待接種孔周圍菌絲生長至完全相連后,在菌絲外邊緣向內(nèi)2厘米處刺8~10個孔;第3次要待菌絲完全長滿菌袋后,在菌袋上均勻刺20~30個深1.5~2厘米的孔。刺孔后因菌絲生長加速,呼吸作用增強,自身散熱量大,菌袋溫度會高出室溫2~3℃,在這期間要注意通風降溫,適當減少堆疊層數(shù),控制室溫在28℃以下,防止高溫燒菌。5.雜菌感染和處理4菌棒接種后的5天內(nèi)如發(fā)現(xiàn)菌棒有霉菌,證明培養(yǎng)料滅菌不徹底,必須脫袋補充三分之一的新料重新滅菌。接種孔感染雜毛根霉
7、時,如菌絲萌發(fā)良好可保留,待香菇菌絲從生理條件成熟時最終會覆蓋雜霉菌,也能正常出菇。發(fā)現(xiàn)有鏈孢霉時,應及時采用濕紙或滴有柴油的濕布包住霉菌,拿出培養(yǎng)室到陰涼處深埋即可。總之,如能按照上述幾點要求制作菌棒,袋栽香菇菌棒的成品率將大大提高。同時對下一步香菇菌棒的排場、轉(zhuǎn)色、出菇、產(chǎn)品質(zhì)量和產(chǎn)量都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遼寧省微生物科學研究院孟慶國郵編:12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