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沭斷裂帶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

沂沭斷裂帶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

ID:8809950

大?。?39.00 KB

頁數(shù):15頁

時間:2018-04-08

沂沭斷裂帶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_第1頁
沂沭斷裂帶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_第2頁
沂沭斷裂帶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_第3頁
沂沭斷裂帶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_第4頁
沂沭斷裂帶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_第5頁
資源描述:

《沂沭斷裂帶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沂沭斷裂帶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摘要通過對沂沭斷裂帶流體重力測量資料、深部構造特征、運動學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等進行分析。揭示沂沭斷裂帶重力場時空變化特征,進一步闡釋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的關系。究表明:重力場變化與活動斷裂構造密切相關,重力場有規(guī)律的變化與區(qū)域應力-應變場微動態(tài)活動有關。區(qū)域重力場總的趨勢變化為齊村至郯城坳陷區(qū)一帶重力正值變化,蒙陰隆起區(qū)一帶重力負值變化。關鍵詞:沂沭斷裂帶重力場地震構造運動流體重力測量13目錄摘要I第一章沂沭斷裂帶概況31.1沂沭斷裂帶結構特征31.2沂沭斷裂帶運動學特征21.3沂沭斷裂帶重力場3第二章沂沭斷裂帶重力場變化特征4

2、2.1流體重力測量42.2測量區(qū)域概況及資料處理52.3區(qū)域重力場時空動態(tài)演化特征52.4較長時期的重力變化72.5重力點值時序變化92.6重力段差時序變化10第三章對重力場變化與地震活動的認識11參考文獻131313第一章沂沭斷裂帶概況1.1沂沭斷裂帶結構特征圖1-1沂沭斷裂帶構造略圖沂沭斷裂帶主要由4條主干斷裂組成:(1)昌邑—大店斷裂該斷裂是沂沭斷裂帶的東部邊界,控制膠東斷塊和泰沂蒙斷塊兩大塊體發(fā)育的主干斷裂。分布在臨沂地區(qū),北起莒南縣嶺泉、板泉,經(jīng)臨沭縣劉官莊,石門入江蘇東??h桃林,在本區(qū)露出約有130km。斷裂性質為一陡傾沖斷層性質,傾角一般在70

3、~80°。(2)沂水—湯頭斷裂13該斷裂是馬站-蘇村地塹與汞丹山地壘的分界,北端被第三系或第四系覆蓋,從大柳樹北開始出露地表,向南經(jīng)北展、高橋、沂水、湯頭、相公莊、岌山、到郯城縣楊集,向南延入江蘇省,湯頭以南多為第四系覆蓋,湯頭以北則以主斷面的形式出露,斷裂東盤以前震旦紀基底巖石為主,西盤以大盛群為主,次為青山群。土門群及古生界斷片沿斷裂帶斷續(xù)出露,斷裂總體西傾,傾角60~80°,顯正斷層地貌。寬度較大,構造破碎帶較寬。(3)鄌郚—葛溝斷裂該斷裂是沂沭斷裂帶的西部邊界。在本區(qū)成北北東向分布,北起沂水馬站石大水場,南經(jīng)沂水縣城西至沂南銅井、葛溝一帶,沿沂河而南

4、下,到臨沂東隱覆于第四紀覆蓋層之下,斷續(xù)出露100km左右。(4)安丘—莒縣斷裂該斷裂為區(qū)內規(guī)模最大的斷裂之一,總體呈10~20°方向延伸,北起安丘市穆村鎮(zhèn),經(jīng)安丘白芬子、諸城市孟疃、茅埠、青峰嶺、莒縣一線,斷裂主要有兩支,一支為白芬子-浮來山斷裂,另一支為安丘-莒縣方向斷裂。區(qū)域上延伸穩(wěn)定且較平直,由一組互相平行的斷面構成斷裂構造帶。不同區(qū)段斷裂特征存在差異。這四條斷裂構成兩塹一壘的復式地塹構造形式,東部是安丘一莒縣地塹,西部為馬站一蘇村地塹,汞丹山凸起介于它們之間。1.2沂沭斷裂帶運動學特征朱光等,近年來在郯廬斷裂帶中南段發(fā)現(xiàn)了多條基底韌性走滑剪切帶,構

5、造學和40Ar—39Ar測年分析表明,該斷裂帶在碰撞造山晚期(晚三疊世,約180~215Ma)發(fā)生了明顯的左旋走滑剪切活動,在晚侏羅世一早白堊世早期(140~165Ma)再次發(fā)生了左旋擠壓走滑活動。早白堊世后為郯廬斷裂帶山東段的伸展期。沂沭斷裂帶至皖北嘉山普遍控制了晚自堊世的地塹式盆地的發(fā)育。郯廬斷裂帶山東段伸展期發(fā)育的4條正斷層構成“兩塹一壘”的格局,沉積了巨厚的上白堊統(tǒng)王氏組紅色碎屑巖。如馬站盆地,上部具有大量同沉積斷裂活動標志——滑塌巖、陣發(fā)性濁積巖及邊緣的巨厚洪積扇。(朱光等,2001)在郯廬斷裂帶南段,自早白堊世中期開始至古近紀,合肥盆地東界上的郯

6、廬斷裂帶呈現(xiàn)為西傾的大型正斷層活動,控制著盆地東部白堊系至古近系的沉積(朱光等,2005)。這與中段是一致的。13徐芹芹等(2008)的野外調查和地震反射剖面分析表明,沂沭斷裂帶在古近紀早期表現(xiàn)為左行走滑(可能兼有逆沖)。并在新近紀不再有明顯的活動。Lin等(1998)、滿洪敏等(2005)對沂沭斷裂帶的野外考察和地層學研究表明,沂沭斷裂帶在白堊紀至早第三紀為左旋走滑活動。西支沂水—湯頭、鄌郚—葛溝斷裂被上第三系地層所覆蓋,證明沂水—湯頭、鄌郚—葛溝斷裂在晚第三紀后基本停止了活動;而東支昌邑—大店斷裂、安丘—莒縣斷裂仍在活動,在第四紀為右行走滑,并伴有高角度

7、的逆沖。韓文功等(2005)對青東地區(qū)的最新地震勘探資料進行了解釋,證明營濰斷裂帶南段在古新世一早始新世期間表現(xiàn)為兼具逆沖的左旋走滑運動。剖面上的斷裂帶被新近系地層連續(xù)覆蓋,表明營濰斷裂帶南段的西支沂水—湯頭、鄌郚—葛溝斷裂在新近紀不再有明顯的活動,并為新的北東向斷裂構造系統(tǒng)所置換。這與郯廬斷裂帶山東段的新生代活動特征基本一致。1.3沂沭斷裂帶重力場由于沂沭斷裂帶的重力資料的時間連續(xù)性不強,難以進行系統(tǒng)對比,但可以進行分段對比。1991年對比1990年資料和1992年資料對比1991年資料,可看出重力變化有變化量級小,且無序的特點。1997年對比1996年的

8、資料(圖1-2),仔細分析一下發(fā)現(xiàn),有變化量級大,分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