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敦煌棉花種植研究

唐五代敦煌棉花種植研究

ID:9627047

大?。?2.50 KB

頁數(shù):3頁

時間:2018-05-04

唐五代敦煌棉花種植研究_第1頁
唐五代敦煌棉花種植研究_第2頁
唐五代敦煌棉花種植研究_第3頁
資源描述:

《唐五代敦煌棉花種植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唐五代敦煌棉花種植研究——兼論棉花從西域傳入內地的問題編者按:本文通過深入細致的考證,廓清了某些歷史的疑團,提出與前人不同的新結論,值得一讀。這里刊發(fā)的是作者提供的電腦錄入稿,其中有些字字庫沒有,不能顯示,讀者可從《歷史研究》發(fā)表的文本中查閱。內容提要: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新疆吐魯番就有了棉花的種植,學術界普遍認為,敦煌與吐魯番氣候相似,交通又便利,因此敦煌也應有棉花的種植,其證據(jù)主要是敦煌文書中有大量的"緤"。其實,"緤"除了棉花、棉布外,還有毛布或毛織品這一含義。晚唐五代時期敦煌文書中的"緤"并不是指棉花,而是指毛布。敦煌文書《官布籍》中的官布也是毛布,并非

2、棉布。唐五代時,不僅敦煌,就是內地也還沒有棉花的種植。棉花并沒有通過西域,經河西走廊傳入內地。宋元之際在陜右種植的棉花,應該不是原來新疆種植的棉花,也不是經河西走廊傳入的,而是其他的棉種,可能是從南方傳入的。關鍵詞唐五代敦煌棉花種植西域傳入唐五代敦煌是否有棉花種植,因為沒有直接的二、氎、緤的另一含義--毛布或毛織品"疊"除了棉花、棉織品外,還有毛織品這一含義。如《史記》卷129《貨殖列傳》有"榻布皮革千石",裴骃釋榻布為白疊,而唐司馬貞以為非白疊,乃"粗厚之布"。引《廣志》云:"疊,毛織也"。由此可知,"白疊"古亦指毛布。當"氎"取代"疊"后,其毛布或毛織品的含

3、義更為明確。如《宋本玉篇》(2)卷二十六:"氎,徒葉切,毛布也"?!掇r政全書校注》引張勃《吳錄》曰:木棉"又可作布,名曰白緤,一曰毛布"。(3)如《正續(xù)一切經音義》引《大寶積經》第八十九卷:"白氎,音牒,《考聲》云:毛布也,草花布也";引《妙法蓮花經序品第一》:"氎,徒協(xié)反。《切韻》:細毛布。今謂不然,別有氎花,織以為布,其毛所作諸褐罽是";引《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埤蒼》云:氎,細毛布也?!犊悸暋吩疲阂嗖莼ú家?;引《佛般泥洹經上卷》:"《字林》:氎,毛布也";引《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第二》:氎,"《切韻》:細毛布也"。(4)《吳錄》、《考聲》、《字林

4、》皆三國六朝時書,由以上引述可知,三國以來,氎就有了毛布這一含義。當然,毛布并非氎的惟一釋義,大約在劉宋或肖梁時,氎就開始指棉花、棉布。如《正續(xù)一切經音義》引《持菩薩經》第四卷:"帛氎,西國撚草花絮,織以為布,其花如柳絮";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百九十八卷:"白氎,西國草名也,其草花絮堪以為布";引《金光明經卷第六》:"白氎,西國草花,絮撚以為布。亦是彼國草名也";引《轉女身經》:"氎者,西國木棉草花,如柳絮。彼國土俗,皆抽撚以紡成縷,織以為布,名之為氎"。(5)我們說氎既可以指棉布,也可以指毛布。如《正續(xù)一切經音義》引《曼殊室利菩薩閻曼德迦忿怒真言儀軌經》

5、曰:"《埤蒼》云:氎,毛布也。字書作,(1)《釋錄》第三輯,第89頁。(2)北京市中國書店,1983年出版。(3)見[明]徐光啟撰,石聲漢校注,西北農學院古農學研究室整理《農政全書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959頁。(4)[唐]釋慧琳、[遼]釋希麟撰《正續(xù)一切經音義附索引兩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4卷第18頁;第27卷第16頁;第34卷第9頁;第52卷第25頁;續(xù)第5卷第15頁。(5)[唐]釋慧琳、[遼]釋希麟撰《正續(xù)一切經音義附索引兩種》,第30卷第14頁;第4卷第13頁;第29卷第9頁;第33卷第17頁。經本作緤,音先節(jié)反,非經義"

6、;引《大威力馬樞瑟摩明王經卷上》釋氎曰:"《切韻》:白氎也,西域所尚也。經文從系作緤,俗用,非也";引《菩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第二》釋氎曰:"徒協(xié)反。《切韻》細毛布也?!浳淖骶?,俗用,非。"(1)唐釋慧琳的《一切經音義》,不僅引用《韻英》、《考聲》、《切韻》以釋其音,引《說文》、《字林》、《玉篇》、《字統(tǒng)》、《古今正字》、《文字典說》、《開元文字音義》以釋其義,而且還兼采前人玄應、慧苑、云公、基師等諸家音義,對群經進行了音訓。由上引《一切經音義》可知,在唐人的觀念中,氎已有了棉花、棉布和毛布兩種含義,而且在釋棉花、棉布之義時,所引述的資料只有西國草名這一條

7、,其史源也應是前引《梁書》中的記載,由此可知,在唐代,棉花或棉布還是非常稀有之物,在內地應該還沒有種植。否則,釋慧琳就不會以這樣單薄的材料來釋棉花、棉布了。"緤"的本義為拴、縛,或指繩索。在先秦經典中,緤多作紲,音泄,如《詩經》、《左傳》襄廿六、《論語》公冶長等篇。僅《楚辭·離騷》、《禮記·少儀》作緤,義皆為繩索之屬,并無緤布之意。再如"長興四年,回鶻來獻白鶻一聯(lián),明宗命解緤放之",(2)也是指繩索而言。但當緤與氎混用后,就有了新義,即指棉花和棉布。但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當"緤"與"氎"混用后,"緤"除了棉布這一意義外,還有另一含義,即毛布。如慧琳和玄應的《一切

8、經音義》中,就有不少這樣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