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徐鑄成祖國變化真大》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徐鑄成祖國的變化真大”作者:傅國涌
2、2005年05月31日15時09分
3、《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傅國涌 著?徐鑄成:“祖國的變化真大” 徐鑄成(1907-1991),江蘇宜興人,著名報人.1927年開始投身報業(yè),在《大公報》歷任記者、要聞版編輯等。1938年在上海出任《文匯報》總主筆,一舉成名。1939年7月,《文匯報》被迫停刊后,重返《大公報》,先后任香港版編輯主任、桂林版總編輯、上海版總編輯。1946年3月,告別前后工作了18年的《大公報》,再任上海《文匯報》總主筆,1947能月被查封。1948年在創(chuàng)辦香港《文匯
4、報》。1949年春天應邀北上,隨后主持《文匯報》在上海復刊。1957年被打成右派?! ?947年5月25日,上?!段膮R報》被國民黨當局封殺之前,雖然報館有近20名中共地下黨員,但總主筆徐鑄成和報紙本身只能說是“中間偏左”,報紙不是完全左翼的報紙,他本人的思想也有“右”的成分。[1]到了《文匯報》1948年在香港復刊時,情況就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僅得到了李濟深領(lǐng)導的民革、龍云的云南地方勢力在經(jīng)濟上的大力支持,而且與中共地下黨的關(guān)系也已經(jīng)是很深了。如同王蕓生在寫下《和平無望》之后左轉(zhuǎn)一樣,徐鑄成從那時起也可以說完全轉(zhuǎn)過來了。但在急劇變動的時代
5、里,他大體上還是保持了一個報人的本色。?????.--- 1949年春天在應邀北上的一路上,徐鑄成是興奮的,對未來充滿了向往,他唱京劇、講豆皮笑話、采訪舊聞,“青春結(jié)伴好還鄉(xiāng)”,不亦樂乎。煙臺上岸以后的所見所聞,讓他感到“已由舊世界、舊時代開始走進一新天地、新社會”,他忘不了柳亞子路上將他和鄭振鐸、宋云彬、葉圣陶稱為“四大酒仙”,更忘不了柳亞子贈他的詩,“更有一事心最喜,次公已有后來人”,此時徐鑄成僅40歲出頭,已是新聞界的重要代表,他早年的老師沈穎若字次公,是柳亞子的同鄉(xiāng)總角之交,也是南社最初的發(fā)起人之一??粗嫌训牡茏映鱿?,詩人抑
6、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 〕醯綗熍_,徐鑄成在一家書鋪看到東北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紅布面,一厚冊,如見異品,即購買一本,暇時詳讀,如獲至寶?!钡鹊搅吮逼?,他在六國飯店受禮遇時,又獲贈皮面精印本的《毛澤東選集》一套??梢韵胂笏敃r“如獲至寶”的這種心情是多么虔誠的、又是多么真實。 北平是他的舊游之地,求學、工作有五六年之久,而且在那里開始了他一生的新聞生涯,所以一到北平,他就想到處去走走、看看,重溫當年的舊夢。第一批北上的重量級民主人士李濟深時居北京飯店,徐幾天后去串門,李很羨慕他到處游逛、看戲,說:“你究竟是老北京,可以到處玩玩。我來平
7、已匝月,一天到晚悶在飯店里,很無聊,你有機會帶我出去玩玩好么?”他畢竟是書生,壓根沒想得那么復雜,就答應了。第二天即請李濟深、蔡廷鍇等吃飯,然后看戲。事后負責接待的人埋怨他:“徐先生,你給我們開的玩笑太大了。你知道,任公這樣一個人物,去館子和戲院,要布置多少人暗中保護?目前北平城多么不平靜,要出點漏子怎么交代!”他這才知道自己闖“禍”了?! ???對共產(chǎn)黨,徐鑄成確實不大了解。正如他在9月30日政協(xié)會議閉幕那天的日記中說的:“此次政協(xié)之社會科學工作者代表,陳伯達居首席,陳紹禹反在其下。甚矣,余對共產(chǎn)黨歷史之少了解也!”[2]9月14日下
8、午在北京飯店開座談會,討論共同綱領(lǐng),“因連日在討論中,多對共同綱領(lǐng)中不提社會主義,有疑問。因此,今天由周副主席解釋,說毛主席一再說,社會主義是遙遠將來的事,今天應集中力量于新民主主義建設(shè),發(fā)展包括民族資本主義在內(nèi)的四種經(jīng)濟成分。如過早寫出社會主義,易在國內(nèi)外引起誤會。”[3] 他對蘇聯(lián)充滿了向往,9月14日北平西直門外新建的蘇聯(lián)展覽館落成,他在日記中說:“二次大戰(zhàn)后,蘇實行新的五年計劃,成就斐然,尤注意保嬰事業(yè)。從產(chǎn)品中,看到他們的進步?!彼诹粞员旧蠈懴铝恕拔覀儜獔詻Q向這個方向前進”。[4]9月26日,他為蘇聯(lián)造原子彈而興奮不已,“
9、蘇聯(lián)宣布已能制造原子彈。此牌推出,英美殊感狼狽,而雙方力量接近平衡,或反與維持世界和平有利歟?”[5] 但到底新時代將面臨什么,他并沒有過多的去想。.---一 ????共產(chǎn)黨對香港《文匯報》的支持讓徐鑄成深為感激。他到北平不久即有過一次天津之行,因為在香港負責報館的張稚琴電告,有一批鋼纜準備在解放區(qū)出售,利潤將用作《文匯報》的經(jīng)費。天津《進步日報》(前身即《大公報》)的徐盈介紹熟人來談價格,結(jié)果沒談成。他到北平向李濟深報告,李馬上和當時華北人民政府的負責人董必武聯(lián)絡。第二天,董約他們?nèi)?,了解了詳細情況后,即吩咐姚依林辦理,并關(guān)照:“
10、這批電纜,由我們?nèi)渴召徬聛?。不要講價還價,他們要多少,就給多少,他們是為維持香港《文匯報》而籌劃經(jīng)費啊!”[6] ???這筆生意最后有大約兩萬港幣的利潤,足以維持《文匯報》兩個多月。 然而,面對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