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課件:走進“校本研修”

教師培訓課件:走進“校本研修”

ID:39706697

大小:375.31 KB

頁數(shù):14頁

時間:2019-07-09

教師培訓課件:走進“校本研修”_第1頁
教師培訓課件:走進“校本研修”_第2頁
教師培訓課件:走進“校本研修”_第3頁
教師培訓課件:走進“校本研修”_第4頁
教師培訓課件:走進“校本研修”_第5頁
資源描述:

《教師培訓課件:走進“校本研修”》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走進“校本研修”內容提要背景國際:教育研究的焦點--教師教育國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瓶頸國際研究概況國內研究概況校本研修的實施策略--“行動學習”模式國際概況研究領域:內在結構--信念(關于教育、教學、學生、學科知識等)教學知識基礎(學科知識、一般教育理論、學科教學法)明確知識(原理性知識)、默會知識(實踐智慧)發(fā)展策略--歐美模式、東亞模式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條件1.謝菲爾德模式(collaborativeteacher-centredtraining)(1)確定需要。中小學提出教師進修意向,以便大學的培訓更具針對性。(2)談判。根據(jù)本校教師進修的需要,中小學同大學洽談培訓計劃

2、。在此過程中,中小學提出教師進修專業(yè)課程目錄,大學尊重有關要求,配備相應的教師與中小學教師見面,了解每位將要進修教師的需要。(3)協(xié)議。在大學、地方教育部門、中小學等人員參與下,共同提出培訓協(xié)議,待教師修改后確定。(4)前期培訓。一般在大學里進行,主要是導引課程培訓,各門進修課程的方法論與原理。(5)主體培訓。在中小學進行。大學教師參與備課、上課、課外作業(yè)等活動,與中小學教師共同鉆研教學難點和關鍵,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結構,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指導和幫助中小學教師提高教學水平。(6)總結。協(xié)議規(guī)定的項目完成后,教師在職培訓告一段落。2.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1.組織方式:大學與中小學合作中學教

3、師不僅僅是教師,更是大學(中小學)合作者、項目領導者、團隊合作者和臨床診斷者。2.內容:共同指導師范生的過程進行專業(yè)發(fā)展改變校園文化,視自身為終身學習者和科學研究者,強調以學習為中心,強調教師作為學習者、教師作為研究者的反思型實踐。通過與其他教師、大學教員及實習生的對話與交流,改善教學實踐,提高專業(yè)水平。3.德國模式地點:以中小學校為中心,以學校工作需要為基礎開展的繼續(xù)教育活動。組織方式:各中小學校都可以單獨或與鄰近學校共同組織校內培訓活動。負責人:培訓由校長負責,每月搞一兩次。內容:主要是教師之間相互交流教學經驗,討論教學方法,解決疑難問題,學習新知識等。外部促進者:聘請州教師進修院

4、校講師或督學講課。4.授業(yè)研究模式(LessonStudy)(1)目標:授業(yè)研究的目標是圍繞著學校發(fā)展的大目標設置的,是對大目標的細化。通常授業(yè)研究的目標可能會持續(xù)幾年。(2)授業(yè)研究的組織:基于學校的組織、校際間的交流、區(qū)域性(跨校)的授業(yè)研究小組。(3)校外顧問:督學、剛剛離開教學的優(yōu)秀教師。顧問的任務:第一,對小組的授業(yè)研究提供不同的觀點;第二,提供有關教學內容新的思想或改革信息;第三,提供其他授業(yè)研究小組的工作成果。(4)授業(yè)研究的時間和地點:學生放學后(2點40分至3點45分),下班前(5點)。(5)研究授業(yè)的程序第一步:共同設計教學第二步:觀察課堂教學第三步:討論課堂教學第

5、四步:修正教學設計(選擇)第五步:觀察修正后的課堂教學(選擇)第六步:討論修正后的課堂教學(選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條件基于學校自我反思專家引領同事互助課例為載體持續(xù)的專業(yè)發(fā)展活動群體參與/專業(yè)(對話)共同體校長支持與參與國內研究概況全國校本教研骨干研修班(2003·1北京),400人朱慕菊副司長作報告《改進和加強教學研究工作,深入推進新課程實驗》。顧泠沅報告《教師在教育行動中成長》。項目啟動會議(2003·12上海),上海四個預研區(qū)現(xiàn)場交流。項目工作組會議(2004·9上海),審批84個首批基地區(qū)、縣,達成若干共識,形成項目工作會議紀要。第二屆項目經驗交流與工作研討會(2005·1長

6、沙),教育部基教司課程中心領導主持,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16所師大課程中心349名代表與會。原行為階段關注個人已有經驗的教學行為新設計階段關注新理念的課例設計新行為階段關注學生獲得的行為調整更新理念反思1:尋找自身與他人的差距改善行為反思2:尋找設計與現(xiàn)實的差距課例為載體/教師與研究者的合作平臺:課例討論、情境設計、行為反省1“行動教育”模式循環(huán)Ⅰ循環(huán)Ⅱ開始課堂觀察便是新課程教學行為理論學習建立新的行為標準確定研究專題選擇研究課題擬定(修改)教學行為方案嘗試、觀察新的行為互動反思提高認識否結束課題結束專題否是是循環(huán)Ⅲ2“行動學習”模式“行動學習”模式運行要素組織方式:校內與校外實

7、體系統(tǒng):行動學習小組動力系統(tǒng):內動力源、外動力源保障系統(tǒng):業(yè)務--專家引領、骨干示范行政--第一責任人、相關制度“校本研修”中的骨干教師內涵:自身學科教學水平、幫助他人發(fā)展的促進者作用:組織、指導、示范大家辛苦了LN_JM@163.COM024-86902426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