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重癥醫(yī)學科相關技術規(guī)范與操作規(guī)程》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重癥醫(yī)學科相關技術規(guī)范與操作規(guī)程氣管插管術[適應證]:各種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復蘇以及氣管內麻醉者;加壓給氧;防止嘔吐物分泌物流入氣管及隨時吸除分泌物;氣道堵塞的搶救;復蘇術中及搶救新生兒窒息等。[禁忌證]:明顯喉頭水腫或聲門及聲門下狹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用品]:麻醉喉鏡、氣管導管、氣管導管銜接管、牙墊、導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給正壓通氣的呼吸器及氧氣等。[方法]:1、患者仰臥,頭墊高10cm,后仰。術者右手拇、食、中指撥開上、下唇,提起下頜并啟開口腔。左手持喉鏡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將舌體稍向左推開,使喉鏡片移至正中位,此時可見腭垂(懸雍垂)。2、沿舌背慢慢推進喉鏡
2、片使其頂端抵達舌根,稍上提喉鏡,可見會厭的邊緣。繼續(xù)推進喉鏡片,使其頂端達舌根與會厭交界處,然后上提喉鏡,以撬起會厭而顯露聲門。3、右手以握筆式手勢持氣管導管,斜口端對準聲門裂,輕柔地插過聲門而進入氣管內。放入牙墊于上、下齒之間。退出喉鏡。聽診兩肺有呼吸音,確定氣管導管在氣管內,且位置適當后,妥善固定導管與牙墊。4、氣管導管套囊注入適量空氣(3-5ml),使導管與氣管壁密閉,便于輔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嘔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氣管。[注意事項]:1、插管前,檢查插管用具是否齊全合用,特別是喉鏡是否明亮。2、氣管插管時患者應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遲鈍;如嗜睡或淺昏迷,
3、咽喉反應靈敏,應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3、喉鏡的著力點應始終放在喉鏡片的頂端,并采用上提喉鏡的方法。聲門顯露困難時,可請助手按壓喉結部位,可能有助于聲門顯露,或利用導管管芯將導管彎成“L”形,用導管前端挑起會厭,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時,可施行經鼻腔插管、逆行導管引導插管或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插管。4、插管動作要輕柔,操作迅速準確,勿使缺氧時間過長,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驟停。5、插管后吸痰時,必須嚴格無菌操作,吸痰持續(xù)時間一次不應超過30s,必要時于吸氧后再吸引。經導管吸入氣體必須注意濕化,防止氣管內分泌物稠厚結痂,影響呼吸道通暢。6、目前所用套囊多為高容低壓,導管留置時間一般不
4、宜超過72h,72h后病情不見改善,可考慮氣管切開術。導管留置期間每2-3h放氣1次。氣管切開術[適應癥]:1、一切急、慢性喉阻塞癥,如急性喉炎、喉水腫、喉白喉、喉部腫物及瘢痕狹窄等。2、一切因咳嗽、排痰功能減退或麻痹,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造成呼吸困難者,如各種原因所致的深度昏迷、顱腦外傷、顱內或周圍神經疾患、破傷風、呼吸道燒傷。重大胸部或腹部手術后,有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影響呼吸者,可考慮施行氣管切開術。3、肺功能不全及各種原因致呼吸功能減退或麻痹,需要較長期間輔助呼吸者,如重度肺心病、呼吸肌麻痹等。4、喉外傷或頜面部、喉咽部、喉部大手術后,上呼吸道被阻塞者。65、呼吸道異物,因各
5、種原因無法經口取出者,亦可行氣管切開急救,并經氣管切開口取出異物。[術前準備]:1、向患者(昏迷者除外)及家屬講明手術的必要性和可能發(fā)生的問題,征得同意,個別特殊急癥例外。2、按普通外科手術常規(guī),行頸前及上胸部皮膚(急癥例外)。3、要準備好手術照明燈光、吸引器,根據病人年齡選擇合適的氣管套管。垂危患者應做好其他急救準備。4、兒童或嚴重呼吸道阻塞者,可預先插入麻醉插管或氣管鏡。5、必要時攝頸部側位片及胸片,了解氣管位置及病變情況。[術中注意點]:1、采取仰臥位或斜坡臥位,頭必須保持正中后仰位,肩部墊高,頸部伸直。2、術中應經常注意氣管的位置。皮膚切口及各層軟組織只能沿頸正中線上下鈍性
6、分離,不能向兩旁解剖。向兩側牽開創(chuàng)口時,用力要均勻,深淺層次要相同,保持創(chuàng)道在中線位。防止損傷重要血管和神經。3、氣管前筋膜不宜分離,可與氣管壁同時切開。4、氣管軟骨環(huán)的切口宜在第二環(huán)與第四環(huán)之間(勿傷及第一環(huán))。切開氣管時刀尖應由下向上挑開,刀尖刺入氣管不應過深,切2—3mm為宜,以防損傷氣管后壁造成氣管食管瘺。氣管切口大小要與氣管套管相適應。5、止血藥完善,皮膚縫合不宜過緊,以防發(fā)生血腫及氣腫。6、根據選用氣管套管的情況及可能帶管時間的長短,分別決定是否做軟骨環(huán)造孔(小兒患者禁忌造孔,以免造成拔管困難)。[術后護理]:患者暫時失去語言表達能力及上呼吸道的保護功能,應密切觀察,及
7、時了解其要求及病情變化。各項操作,均應按無菌技術要求進行。1、室內要保持清潔、安靜、空氣新鮮,室溫在22℃左右,相對濕度約60%。2、床旁置無菌換藥盤(內放氣管擴張器、同型氣管套管、無菌敷料及洗套管用具)及吸引器、氧氣等,以備必要時用。3、體位不宜變動過多。頭、頸及上身應保持在同一直線,翻身或改變體位時,應同時轉動。避免套管活動造成刺激或套管脫出發(fā)生呼吸困難。患兒或有可能發(fā)生自行拔除套管者,應設法固定其上肢,以免發(fā)生意外。4、密切注意呼吸,有呼吸困難現象時,如呼吸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