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技術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技術

ID:10073044

大?。?7.00 KB

頁數(shù):5頁

時間:2018-05-23

上傳者:U-3335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技術_第1頁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技術_第2頁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技術_第3頁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技術_第4頁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技術_第5頁
資源描述: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技術》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技術摘要: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手段必須綜合運用化學、物理、生物等技術手段,綜合治理,科學防治。關鍵詞:南方水稻黑條矮縮?。话l(fā)病癥狀;防控技術中圖分類號:S435.111.4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4.23.00741水稻黑條矮縮病的發(fā)病癥狀5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海南、福建、江西、浙江等南方省份水稻主產區(qū),病毒由白背飛虱攜帶傳播,不能經種子傳播,植株間也不互相傳毒。介體一經染毒,終身帶毒,稻株接毒后潛伏期14~24天。水稻感病期主要發(fā)生在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拔節(jié)以后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為秧(苗)的2~6葉期。水稻苗期、分蘗前期感染發(fā)病的基本絕收,拔節(jié)期和孕穗期發(fā)病,產量因侵染時期先后造成損失約在10%~30%。水稻感染病毒后癥狀表現(xiàn)為分蘗增加,葉片短闊、僵直,葉色深綠,葉背的葉脈和莖稈上現(xiàn)初蠟白色,后變褐色的短條瘤狀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結實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癥狀略有差異。隨著病毒分布范圍的擴大,發(fā)生會逐年加重。中晚稻發(fā)病重于早稻,育秧移栽田發(fā)病重于直播田,雜交稻發(fā)病重于常規(guī)稻。田塊間發(fā)病程度差異顯著,發(fā)病輕重取決于帶毒白背飛虱的遷入量。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有明顯抗病性的水稻品種和特效的防治藥物。2水稻黑條矮縮病發(fā)生情況2009年茂名市晚稻大面積感染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其中沿海地區(qū)又比山區(qū)和平原地區(qū)發(fā)生嚴重。該病初傳入時,大部分農戶和農業(yè)技術人員對該病了解不多,沒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水稻得病后,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在農戶中引起了恐慌,不少群眾誤以為是水稻種子質量問題,紛紛投訴,誘發(fā)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經電白區(qū)農科人員和廣大農戶的努力,并在省、市植保專家的指導下,結合當?shù)貙嶋H,提出了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綜合防治措施,經多年試驗推廣,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除2010年尚有小部分發(fā)生外,2011年起,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全區(qū)基本得到控制。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綜合防治措施就是抓住秧苗期和本田初期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采取消滅飛虱、切斷毒鏈;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辦法,科學防控,綜合治理。3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控技術3.1抓住防治重點對象5 南方黑條水稻矮縮病目前尚沒有特效藥可以防治,但該病是由白背飛虱攜帶病毒吸食水稻后引起的,因此消滅飛虱,切斷病毒傳播鏈條,也就達到了防治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防治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過程也就是防治白背飛虱的過程。一是加強病蟲預報,監(jiān)測飛虱遷飛動向。白背飛虱是遷飛性害蟲,其發(fā)生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對全市水稻產生危害的一共有七代。加強飛虱的監(jiān)測,定期進行田間調查,隨時掌握其動向,及時發(fā)布病蟲預報,及時防治,是預防飛虱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最好方法;二是推廣防蟲網覆蓋育秧技術。水稻播種后用40目聚乙烯防蟲網全程覆蓋秧田,阻止稻飛虱遷到秧苗上傳毒為害。此法簡單易操作,對防治飛虱危害秧苗、傳播病毒起到較好的效果;三是化學防治。對飛虱的防治,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還是化學藥物防治,常見防治飛虱的農藥有25%吡蚜酮、10%吡蟲啉、25%噻嗪酮等內吸長效性藥物,以及4.5%高效氯氰菊酯、80%敵敵畏、25%異丙威(葉蟬散)乳油等觸殺熏蒸類農藥。采用化學防治要注意掌握各種農藥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內吸性農藥與觸殺性農藥相互配合使用,方能揚長避短,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如25%吡蚜酮、10%吡蟲啉這類內吸性農藥宜在水稻秧苗期、本田初期和飛虱若蟲期、卵期使用,遇飛虱大爆發(fā),則必須及時噴施敵敵畏、葉蟬散等熏蒸觸殺性農藥,快速消滅飛虱,壓低蟲口密度,降低生產損失。3.2掌握防治最佳時機5 由于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主要發(fā)生在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此階段感染發(fā)病的基本上絕收,損失最大,因此掌握防治最佳時機,及早做好防治措施很重要。主要抓好以下三個時期的防治工作。一是播種期。用藥液浸種或拌種,進行種子消毒。用10%吡蟲啉300~500倍液,浸種12小時,或在種子催芽露白后用10%吡蟲啉WP15~20克/公斤稻種拌種,待藥液充分吸收后播種,減輕稻飛虱在秧田前期的傳毒;二是秧田期。秧苗稻葉開始展開至拔秧前3天,酌情噴施“送嫁藥”,每畝用25%吡蚜酮WP16~24克或10%吡蟲啉WP40~60克或25%噻嗪酮WP50克,對水30~45公斤均勻噴霧;三是本田期。水稻移栽后15~20天,用藥同上。要預防為主,切勿等到出現(xiàn)病癥以后才進行施藥,此時已晚,失去防治最佳時機。3.3加強管理,培育健株一要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偏施氮肥的秧苗貪青易倒伏,易發(fā)生稻飛虱、卷葉螟、三化螟等水稻害蟲。平衡施肥、配方施肥,禾苗莖稈挺直粗壯,抵抗力強,有利于減少飛虱以及各種水稻螟蟲的危害;二要合理插植,保持田間通風透氣。一般畝拋植秧苗1.8萬~2萬株,插植密度過大不易管理,同時容易滋生稻飛虱、螟蟲、紋枯病等各種水稻病蟲害。3.4營造良好的水稻生態(tài)環(huán)境5 一要徹底清除雜草。用除草劑或人工清除的辦法對秧田及大田邊的雜草進行清除,以減少飛虱的寄主和毒源。二是推廣稻田放養(yǎng)鴨、鵝、魚等生態(tài)種養(yǎng)法,稻田不施或少施化肥農藥,保護天敵,營造良好的水稻生態(tài)環(huán)境,利用生物鏈防治稻飛虱等水稻害蟲。該法在茂名市天力大地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有機水稻生產基地試驗推廣,取得成功?;貨]有發(fā)生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生產的有機稻米品質好,符合現(xiàn)代人的食品質量安全需求,生態(tài)、經濟、社會效益極佳。作者簡介:吳文才,??茖W歷,茂名市電白區(qū)沙瑯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三農工作及農業(yè)技術推廣。5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