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試論通感手法在李賀詩歌中的表現(xiàn)藝術 》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試論通感手法在李賀詩歌中的表現(xiàn)藝術論文關健詞:通感 表現(xiàn) 個性 想象 論文摘要:通感手法,在李賀詩歌中的運用,其數(shù)量之多,運用之妙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是表為突出的??同F(xiàn)物象在李賀的筆下往往不是按其自然的本性和方式存在。而是經(jīng)過位移和變形,再依作者的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重新組合在一起,使他的詩歌更加富有個性。在這種切劊組接中,通感手法的運用起到了關健作用。這也是李賀詩歌風格形成的直接動因?! ⊥ǜ性瓰樾睦韺W概念,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也稱“感覺移借”或“感覺變換”。“人的感覺,有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它們雖由不同的器官分別感受,并由不同的神經(jīng)分別傳送,但在神經(jīng)中樞卻可以發(fā)生這樣的‘暫時
2、聯(lián)系”’仁‘〕。而這種“暫時聯(lián)系”,往往表現(xiàn)為由一種感覺引起對另一種感覺的聯(lián)想,也稱為“感覺轉移”。這種心理活動,可以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描對象,其文學表現(xiàn)方法,錢鐘書先生6O年代的哎通感》一文借用心理學上的術語,稱為“通感”。張壽康先生在《關于移覺修辭格》一文中,把“感覺變換”和表現(xiàn)“感覺變換”的修辭格分開,且為了避免概念上的混亂,給這種修辭格取名為、‘移覺”?! ≡谖膶W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家為了突出事物的某方面特征,或突出表現(xiàn)某種感情,常需運用聯(lián)想或想象活動,把某一感官所感覺到的事物,通過另一感官的感受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通感手法的表現(xiàn)。通感的表現(xiàn)可以強化事物的某種特征和性狀,可以巧妙地揭示作家瞬
3、間的藝術感受。反應在詩歌上則更為生動,藝術形象所引起的各種官感,在詩人特殊的主觀感受里統(tǒng)一起來,使之表現(xiàn)得新鮮生動。華茲華斯的詩句:“布谷鳥啊!你可是一只鳥兒,還是一個飄蕩的聲音?”詩人的主觀感受上,布谷鳥已不再是一只鳥兒,而是倏忽飄蕩著的美妙的聲音。這一形象不是比鳥的客觀形象更加空靈美好么?通感在中國古代詩歌作品中也有它生動、鮮明的表現(xiàn)。王維《過青溪水》’‘色靜深松里”,以觸覺表現(xiàn)視覺感受到的松林的幽靜、凝綠之美。陸機《擬西北有高樓》中“哀響?zhàn)ト籼m”一句,用嗅覺中蘭草的幽香表現(xiàn)聽覺中婉轉動聽的琴聲,形象而又真切。韓愈《聽穎師彈琴》中:“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二句,對琴聲沒有
4、用相近的聲音來描摹,而用視覺形象展示琴聲所表現(xiàn)的意境:氣清日麗,白云浮動,柳絲搖曳,碧天悠悠,富有無盡的美感。但通感在大多數(shù)詩人的作品中,只是偶爾為之。數(shù)量和表現(xiàn)的大膽、突兀上,都極有限。而在李賀的詩歌中,通感卻是一種被大量運用的,以之形成他詩歌風格的重要修辭手法。李賀是一個強調自我感受的詩人。他不同于別人的地方,在于能夠大膽地把他的獨特感受形象地、直接地表現(xiàn)在詩里。因此,通感的大量運用,使李賀詩歌的主觀色彩更加強烈。 而這種藝術手法并不為當時人所理解,直斥這類詩句‘、奇詭”、、‘費解”者亦有。后代有些評論家也曾隱隱約約地發(fā)現(xiàn)了一些端倪。吳景旭在《歷代詩話》中舉出一些運用通感手法的句
5、子,有李賀的、‘依微香雨青氛氫”,可除了贊嘆幾聲、、妙”之外,就再也說不出什么道理了。直至錢鐘書先生才對這種獨特的藝術手法有了深徹的解釋?!伴L吉賦物,使之堅,使之銳,余既拈出矣。而其比喻之法,尚有曲折,··…長吉乃往往以一端相似,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如《天上謠》云:‘銀浦流云學水聲’,云可比水,皆流動故,此無似處。而一入長吉筆下,則云如流水,亦如水之流而有聲矣。《秦王飲酒》云‘敲日玻璃聲’,日比琉璃,皆光明故。而來長吉筆端,則日似玻璃光,亦必具玻璃聲矣?!湃瞬¢L吉好奇無理不可解會,是蓋知有木義而未識鋸義耳。錢先生道出了李賀詩歌‘費解”的主要原因,打開了理解李賀詩歌的一個重要的
6、扣結,揭示了李賀詩歌藝術形象組成的獨特表現(xiàn)??陀^上,通感手法的大量運用,也是李賀詩歌“怪誕虛幻”藝術風格形成的主要動因。 李賀特別善于捕捉瞬息之間的藝術感受,運用通感的手法表現(xiàn)他對美的發(fā)現(xiàn)和理解。首先,用視覺感受表現(xiàn)聽覺感受。這類詩句在李賀詩中非常突出?!案杪暣翰萋丁薄病稅拦?,用春草上滾滾露珠的圓潤之美來表現(xiàn)歌聲之美,非常新奇、貼切?!败姶祲禾J煙”〔《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遙遠的軍樂像有形的物體籠罩著茫茫原野,更增加了詩歌的悲哀氣氛。而《李憑莖模引》把訴之于聽覺的音樂聲響,轉化為鮮明可見的視覺形象來表現(xiàn)?!袄ド接袼轼P凰叫,芙蓉露泣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
7、紫皇。女蝸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詩人描繪李憑彈莖模的技藝之妙,竟使天上行云也駐足傾聽,水也為之不流。而簽懊的聲音之美,清脆如昆山玉碎,僚亮如風鳴九天,凄切如荷花泣露,喜。悅如香蘭含笑,激越如天石破裂,引起秋雨大作。從詩句的表象看,碎、叫、泣、笑似乎是以聽感形容聽感而已,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玉碎、風叫、蓉泣、蘭笑”是不可能真正聽到的。用它們來比喻簽模的樂聲之美,并不得之于它們發(fā)出的聲音,而是這些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視感特征給人們的美感。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