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利他主義與利己主義辨析》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8卷第1期利他主義與利己主義辨析王海明(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100871)摘要:利他主義道德雖然堅持了無私利他,鼓舞了人們無私奉獻的至善熱忱,卻反對一切個人利益的追求,拋棄為己利他和單純利己原則,而以無私利他要求人的一切行為。這樣,一方面,它對每個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便最為嚴重:它侵犯、否定每個人的一切目的利己的欲望和自由;另一方面,它增進社會和每個人利益最為緩慢,因為它否定目的利己、反對一切個人利益的追求,也就堵塞了人們增進社會和他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于是,合而言之
2、,利他主義道德是給予每個人的利與害的比值最小的道德,因而也就是最為惡劣的道德。反之,利己主義道德否定、反對無私利他、自我犧牲,而把利己不損人奉為評價人的行為是否道德的唯一原則。因此,一方面,利己主義對每個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較為輕微:它僅僅侵犯、否定每個人的損人的欲望和自由;另一方面,它增進全社會和每個人利益又頗為迅速,因為它肯定為己利他,肯定一切利己不損人的行為,鼓勵一切有利社會和他人的個人利益的追求,也就開放了增進社會和每個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于是,合而言之,利己主義道德便是給予每個人的利與害的比值較大的道德,
3、因而也就是較為優(yōu)良的道德。關鍵詞:人性;道德目的;道德終極標準;善惡原則;利己主義;利他主義中圖分類號:B82一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looo一2359(2001)01一0019一08作者簡介:王海明(1950一),男,吉林省白城人,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曾在《中國社會科學》(北京)、《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哲學與文化月刊》(臺北)等刊物發(fā)表倫理學論文近百篇。關于善與惡的理論無疑是倫理學的最為重要也至很多倫理學大師,一旦定義這些概念,便顯得十分最為艱深的理論。細考究去,可以看出,
4、它包括三大無能為力:費爾巴哈、叔本華、尼采、??藸?、赫胥黎方面問題:一是關于道德本性、亦即道德目的或道德等等竟然都把利己主義與利己、利他主義與利他等終極標準的理論;二是關于人性、亦即人的倫理行為同起來。今日西方倫理學家仍然重復著這些幼稚可事實如何之本性的理論;三是關于人的行為應該如笑的定義。例如,波吉曼(LouisP.Pojman)便這樣寫何的善惡原則的理論。自古以來,倫理學們便圍繞這道:“利他主義是認為人們的行為有時能夠以某種方些問題而探求不已、論戰(zhàn)不息。已經有并且還將有多式而將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前的理論?!?/p>
5、L10桑德少思想家被它榨破頭顱!這些爭論,如所周知,可以斯(StevenM.Sanders)亦如是說:“利己主義是認為歸結為三大流派:利他主義、利己主義、己他兩利主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利益義。這三大流派的理論如此復雜,以至于關于它們的而不應該犧牲自己利益的學說?!盠20特征和定義,直到今日仍然見仁見智、眾說紛紜。甚顯然,界說利己主義、利他主義、己他兩利主義,收稿日期;2000一10—03·19·萬方數據揭示其本質、確定它們的根本特征,援引任何名家的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乃憂之,使
6、斷言都是不足為證的;唯一的科學的途徑,依我所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見,便是考察這些流派公認代表人物的原著,以這些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121代表人物的原著為依據。最后,從善惡原則來看,儒墨康德基督教一致認一、利他主義為,真正講來,凡是自愛為我、目的利己的行為,歸根利他主義主要是新老儒家的“仁學”和新老基督結底,都既有害于社會和他人,又有害于自我品德的教倫理觀。它在古代便已成熟,到中世紀則占據絕對完善,因而便都因其違背道德目的而是不義的、不道統治地位,進入近代和現代仍有極大影響。其主要
7、代德的、惡的,都是小人的行為;只有愛人無私、目的利表人物,當推孔子、墨子、耶穌、康德。首先,從人性論他的行為,才真正有利于社會和他人,有利于自我品來說,他們一致認為每個人的行為目的都能夠達到德的完善,才符合道德目的,因而才是道德的、善的、無私利他的境界。儒家倫理觀的核心范疇“仁”的定義的,才是君子的行為。所以,孑L子日:“君子喻于義,義便是無私利他。因為歷代儒家都把仁界說為“愛小人喻于利?!盠13]墨家說:“品行是:所干的事不圖個人”:愛人是無私利人的心理動因,而無私利人則是人之名利;所干的事為個人名利,便是巧詐,
8、猶如為愛人的行為表現。到了朱熹,說得就更清楚了:“公而盜?!盵1刈《圣經》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無私便是仁”。[31墨家的核心范疇“兼”也是無私利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他:“文王之兼愛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處?!盵15]康德也這樣寫道:“這位全然不受限制的立無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于法者只從人們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