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談儒家的實踐智慧》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談儒家的實踐智慧我們知道孔子雖然較少談智,但孔子非常重視好學,而按照《中庸》好學近乎知的看法,孔門提倡的好學和智是一致的,這提示了一個重要的通向?qū)嵺`智慧的詮釋方向。不過,儒家的實踐智慧不限于對智德的提倡與實踐,而是包含了豐富的內(nèi)容。儒家所展開的實踐智慧主要的指向是修身、做人?;蛘邠Q一個說法,希臘的實踐智慧重在成物,而儒家的實踐智慧重在成人?! ≈袊軐W的傳統(tǒng)非常重視實踐智慧,可以說,實踐智慧一直是中國哲學的主體和核心。儒家自孔子以來,更是強調(diào)哲學作為實踐智慧的意義。儒家哲學思想的特點是:突出人的實踐智慧,而不突出思辨的理論智慧;儒家的實踐智慧始終是強調(diào)以道德為基礎(chǔ),從不脫離德
2、性;同時,又突出體現(xiàn)在重視修身成己的向度,亦即個人內(nèi)心的全面自我轉(zhuǎn)化;最后,儒家哲學思想總是強調(diào)實踐智慧必須化為實踐的行動,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道德德性眾所周知,現(xiàn)代哲學越來越關(guān)注的實踐智慧,與其字面意義的直接性不同,它根源于古希臘哲學特別是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phronesis,英譯曾為prudence,中文譯本以往亦多譯為明智。而現(xiàn)在更多的學者從哲學詮釋上接受把這個詞譯為實踐智慧。它在亞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第6卷被作為人類認識真理的五種方式之一,這五種方式即技術(shù)、科學、實踐智慧、智慧和理智。在亞里士多德哲學中,智慧的地位高于實踐智慧?! 嵺`智慧(
3、phronesis)追求的是對人有益的東西,這種有益主要是指人事的善,所以實踐智慧緊密聯(lián)系著善的實踐。而智慧(sophia)所追求的東西是深奧難懂的,對人沒有實際益處,是思辨的、理論的理智,即理論智慧,不是實踐性的,沒有實踐力量,它只有真與假,而不造成善與惡。實踐智慧的本義是強調(diào)德性實踐中理智考慮、理性慎思的作用,是應(yīng)對具體情境的理智能力。然而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倫理德性與作為理論德性之一的實踐智慧之間的關(guān)系,往往是不清楚的,實踐智慧有時被理解為工具性的方法,這也是近代以來在西方哲學中實踐智慧脫離德性而成為聰明算計的一個原因。 由于phronesis多被譯為明智,因此,狹義地
4、看,在古代儒家哲學中,與phronesis較相近的概念是智。當我們說到哲學作為實踐智慧時,我們也自然想到中國最古老的詞典約公元前3世紀成書的訓詁詞典《爾雅》的解釋,《爾雅釋言》:哲,智也。近一百多年以來,中文用來翻譯philosophy的哲學之哲,古代即以智為之釋義,認為哲就是智,兩者為同義詞。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古代中國早已經(jīng)把哲學理解為智慧之學,雖然中國古代并沒有獨立的一門哲學。智字從知,在春秋時代又通用于知。公元2世紀的詞典《釋名》說:智,知也,無所不知也??梢娭鞘侵腔?,知是知識,智不是普通的知識,而是高級的知識和能力。智又以見為前提,見是經(jīng)驗,《晏子》說:見足以知
5、之者,智也?!段逍衅芬舱f見而知之,智也,表示智慧需要經(jīng)驗為基礎(chǔ),而不是脫離經(jīng)驗的理性活動。另一方面,在公元前4世紀以前,中國哲學中的智多是就知人而言,指與人的事物、人的世界相關(guān)的實踐性能力和知識,有益于人的事物,而不是對宇宙世界普遍事物的知識。如《尚書》說知人則哲,《論語》中記載,__孔子學生問知,子曰,知人。孟子也說:智所以知圣人。表示哲學是認識人的智慧,哲學與人的生活、人的本性、人的生命活動以及人道的法則有關(guān),可見這里講的哲智即是實踐智慧?! 吨芤住诽貏e注重行動的實踐智慧,把智慧表達為: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知進退存亡的具體節(jié)度而不離于善,此即是行動的實
6、踐智慧。因此,哲、明、智在中國古代皆有智之義。孔子談仁很多,談智較少,他說知者不惑。這里的智即是明智?!吨杏埂分v三達德,智甚至排在首位,居于仁之前,可見《中庸》對智的重視。中庸之道是理性對實踐情境的一種把握,由經(jīng)驗而來,《中庸》對智的強調(diào)和亞里士多德論實踐智慧是一致的?!吨杏埂防镞€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主張好學近乎知。我們知道孔子雖然較少談智,但孔子非常重視好學,而按照《中庸》好學近乎知的看法,孔門提倡的好學和智是一致的,這提示了一個重要的通向?qū)嵺`智慧的詮釋方向。好學與智的關(guān)聯(lián)性,在孔子關(guān)于六言六蔽的論述中最突出地表達出來: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汝
7、。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陽貨》)這一段話很重要,從德性論來說,它表示每一個別德性對人的意義,不是獨立的,而是與其他德性相輔相成地發(fā)揮其作用的,諸德性的相輔相成才能造就君子或圣人的中和不偏的人格,而在德性的相輔相成的結(jié)構(gòu)里,好學占有突出的地位。仁、知、信、直、勇、剛這六種德性都是倫理德性,但是孔子強調(diào),對倫理德性的追求不能離開好學:所有的倫理德性若要中和地發(fā)揮其積極的作用,都不能離開好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