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選讀》緒論課件

《內經選讀》緒論課件

ID:11078240

大小:3.12 MB

頁數(shù):24頁

時間:2018-07-09

《內經選讀》緒論課件_第1頁
《內經選讀》緒論課件_第2頁
《內經選讀》緒論課件_第3頁
《內經選讀》緒論課件_第4頁
《內經選讀》緒論課件_第5頁
資源描述:

《《內經選讀》緒論課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內經選讀》《內經選讀》概論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談《內經》的成書與流傳2談《內經》的注家與注本3怎么樣學作為課程學習應學什么及怎樣學?為什么學學中醫(yī)為什么必學《內經》?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中醫(yī)思維特點中醫(yī)第一經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臨證之兵書古代百科全書為什么必學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中醫(yī)思維特點中醫(yī)不同于西醫(yī),中醫(yī)比較抽象,要求悟性較強的人學,要運用意象思維、取象比類的方法。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素問·至真要大論》)風勝則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素問·痹論

2、》)五臟之象,可以類推。(《五臟生成論》)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中醫(yī)第一經典《內經》記載有《內經》之前的醫(yī)著,如《素問·病能論》中提到的《上經》、《下經》、《金匱》、《揆度》、《奇恒》等;另如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脈法》、《五十二病方》等,因不符合這樣的標準,故不被稱為經典;《傷寒》、《金匱》等產生于《內經》之后,故《內經》稱為第一經典。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中醫(yī)是保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完整、且最具有實用價值的學科。中醫(yī)發(fā)展最大的特點是經典傳承;

3、學習中醫(yī)最大的特點是學習經典。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臨證之兵書煙建華《內經選讀》稱《內經》是“醫(yī)家臨證之兵書”。王洪圖先生《黃帝內經臨證切要》、《王洪圖內經臨證發(fā)揮》,王慶其先生《內經臨證發(fā)微》。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古代百科全書《內經》中包含有大量的天文、歷法、地理、氣象等方面的內容,堪稱古代的百科全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問·氣交變大論》、《素問·著至教論》)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內經》學科的內容與中醫(yī)其他課程的區(qū)別作為內經課應學什么及怎樣學怎么樣學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內

4、經》學科的內容醫(yī)學理論對生命的認識生命的產生生命的過程生命的特征對人體的認識臟腑(藏象)身形官竅經絡精氣神對疾病的認識疾病的基本認識傳變與轉歸病證的命名與分類病因與發(fā)病病機對疾病診斷的認識診法的原理診病的原則與方法對疾病治療的認識治療思想治療原則與方法具體治法對保健養(yǎng)生的認識養(yǎng)生法則養(yǎng)生方法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內經》學科的內容醫(yī)學基礎哲學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精氣學說意象思維天文歷法氣象地理社會學……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與中醫(yī)其他課程的區(qū)別中基《內經》《內經》與中基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談《內經》的學習與方

5、法1作為內經課應學什么及怎樣學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教師指導自學討論重點內經中的各種不同學說后代醫(yī)家的不同觀點方法:談《內經》的學習與方法1流傳定稿史籍著錄成書爭議作者談《內經》的成書與流傳談《內經》的成書與流傳2黃帝介紹托名的緣起醫(yī)學文集黃帝——《內經》的作者問題1成書于黃帝時期說2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說3成書于西漢說《內經》的成書爭議談《內經》的成書與流傳2談《內經》的成書與流傳2《黃帝內經》成書年代的確定談《內經》的成書與流傳2《內經》的流傳定稿1分類注解2隨文發(fā)揮3??庇栐b談《內經》的注家與注本3《

6、內經》的注家特點分類全文分類1、李中梓《內經知要》摘選分類談《內經》的注家與注本3《內經》注家注本選介分類注解1、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2、張介賓《類經》1、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fā)微》《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fā)微》2、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全文注解1、王冰《黃帝內經素問》2、吳昆《素問吳注》3、張琦《素問釋義》單注《素問》1、丹波元胤《素問識》《靈樞識》全文選注談《內經》的注家與注本3《內經》注家注本選介隨文發(fā)揮胡澍《黃帝內經素問校義》俞樾《讀書余錄·內經辨言》于鬯《香草續(xù)校書·內經

7、素問》顧觀光《素問校勘記》《靈樞??庇洝方姓a《素問靈樞韻讀》談《內經》的注家與注本3訓詁考據(jù)《內經》注家注本選介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