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語文課:播撒智慧的沃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第4頁共4頁語文課:播撒智慧的一方沃土——以《荷塘月色》意蘊考察為例談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226400)江蘇如東高級中學江雪松1997年,《北京文學》點火引發(fā)的語文界的大討論,其涉及領域之廣、探討層次之深是很久以來所不曾有過的。這一舉動吸引了更多關注語文學科的目光,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然而,語文教材、教法的改革還遠沒有深入展開,尤其表現(xiàn)在語文課的閱讀教學上,還常常以工具論占主導地位,以知識的傳授為主體核心,遠沒有真正凸現(xiàn)人文性。許多人為不是“授魚”而是“授漁”大聲疾呼,為應注重方法的引導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振臂
2、吶喊,誠然,這些確實是我們語文教學中應該達成的重要目標,但我以為語文課還有其無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與難以估量的培植作用:語文課——播撒智慧的沃土。閱讀教學是語文的重頭戲,長期以來的教學狀況卻讓人大失所望,與語文新課標中提出的閱讀教學建議,即“要求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的目標相差何止以道里計,更別說?閃現(xiàn)智慧的火花與人文的風采?。我們從一篇課文說起,《荷塘月色》是經(jīng)久傳誦的名篇,對其意蘊進行考察,頗有一些有意思的現(xiàn)象,或許能對語文教學帶來啟示:一、從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審視散文開頭說“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傳統(tǒng)上認
3、為是指作者的政治苦悶與思想矛盾。此文創(chuàng)作于1927年7月,離通常教參所提的創(chuàng)作背景即有巨大影響的“四·一二”大屠殺有三個多月。從作家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來看,千字文尤其是有強烈個性色彩的抒情散文基本都是一時一地的產(chǎn)物。本人也寫過不少文章(包括文學作品),一般而言,文章越長,寫作的計劃性越強,文章越短,隨意性越大。散文寫作基本沒有計劃性,我們只可以定下今年要寫30篇還是50篇,但肯定沒有誰敢說三個月后要寫一篇什么文章。秋天的一片落葉,朋友的一番話語,閱讀中的一個感受,甚至突然之間產(chǎn)生的某種思緒,都可以敷衍成篇。換句話說,“這幾天
4、心里頗不寧靜”是朱自清寫作的觸媒,而不一定是他表達的內(nèi)容,起因可能是家庭夫妻間的拌嘴,可能是單位同事間的矛盾,可能是研究寫作中的苦悶,……具體實在的起因(事件、細節(jié)或其他),不是每一篇作品都能找到的,古今相當多名篇都有類似現(xiàn)象。限于資料和各種因素,《荷塘月色》第4頁共4頁同樣如此,不少傳記作品中提到的一些說法,許多于史無據(jù),只是作傳者的猜想罷了。再說作者(朱自清)更不可能明了自己的作品將名傳后世,把當時的寫作狀況交代清楚。如果要表達政治意圖,他干嗎不說“這幾個月來心里頗不寧靜”?何況,往政治上說,那就是表達作者對現(xiàn)
5、實的一絲不解,即對國民黨屠殺共產(chǎn)黨人的不滿,這就讓人無法理解,為什么這種主題的文章竟然也會出現(xiàn)在海峽對岸的教材中,而且達多年。而頗為有趣的是,從我看到的資料中竟沒有一位作家是相信這種說法的,相反,持這種見解的多為中學語文老師和一些理論研究專家,顯然它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與心理有較大關系。二、從美學感受體悟有同學說,《荷塘月色》寫的是朱自清的美學追求,表達一種和諧的美學觀,并進而推定朱氏的為人相對是中庸的。別管他說的對否,這個見解別有洞天,作者在現(xiàn)實處境中感到一絲不自由、不快樂,而在小煤屑路上“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
6、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于是“受用著無邊的荷香月色”,此時眼前之景,無論是“月色下的荷塘”還是“荷塘下的月色”,無處不存在和諧與完美;有一絲“淡淡的云”的天空,更是恰到好處,甚至光與影也“有著和諧的旋律”,“乍看像一團煙霧的”樹色也能辨認出“楊柳的豐姿”。高矮不一、參差錯落是自然的和諧與調(diào)劑,那么茫然甚至多舛的世俗生活呢?朱自清似有所悟,現(xiàn)實生活的磕磕碰碰,事業(yè)追求的跌跌撞撞,研究結果的明明暗暗,又未嘗不是一種調(diào)劑、和諧與完美。小睡別有風味,夫妻的小吵也別有情趣,“不寧靜”中有朱氏之所思,文章的字里行間深深的打上了中國
7、傳統(tǒng)美學和傳統(tǒng)文化的烙印,可見其審美觀與處世觀之一斑。三、從性別角度感知閱讀中,有女同學發(fā)現(xiàn),朱自清散文作品,屢屢涉及女性,這篇《荷塘月色》中,出水很高的葉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點綴些的白花的“如剛出浴的美人”,連葉子底下的流水也是“脈脈”的,彎彎的楊柳也是稀疏的“倩影”與“豐姿”,更別提《采蓮賦》中提及的“妖童媛女,蕩舟心許”了……,文章情文并茂,處處體現(xiàn)了一種濃濃的女性意識。我曾讓這位同學尋找,文中的女性是作為什么樣的的形象出現(xiàn)的?多姿多彩、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風物,作家往往是用裊娜多姿、嬌美可愛、清新純美的
8、女性形象作比。由此可見,朱自清先生筆端流淌的是對女性的厚愛與敬仰之情,女性是至真、至美、至善的象征。四、從游客感受理解第4頁共4頁有一個暑期到北京旅游的同學曾慕名前往觀瞻清華大學校園的荷塘,課上他說“我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蔽倚χ蛉ふf:“天姥山何嘗不是如此?醉翁亭何嘗不是如此?這叫百聞不如一見,一見不如不見?!痹拕偮涞?,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議論紛紛,